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有點毒的心靈雞湯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仁’是他思想體系的核心,孔子說‘仁者,愛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他主張以德治民,主張貴賤有‘序’,維護周禮,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他是偉大的教育家,以‘有教無類’的思想辦學,打破奴隸社會‘學在官府’、只允許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相傳孔子晚年編訂和整理了《詩經》、《尚書》、《禮》、《易》和《春秋》五部書,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 2 # 音樂人霍丁輝

    一、開創了平民教育的先河,將教育普及進民間,從此庶民的孩子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這就像在普通群眾世代黑暗的大腦中亮起一支火炬,開啟了他們的智慧之門。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根本的知道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

    三、啟發誘導,循序漸進。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 3 # 光芒地帶

    孔子教會了眾學生們如何更好的做人,自然也就教會了他們如何更好的學習,他的弟子裡面自然也出現了很多才華橫溢的人才。所以孔子的理論思想和教育方法,對後人都是影響深遠的。

  • 4 # 教育反思者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哲學。

    不少的人認為哲學是一種智慧,我以為不對。我認為:哲學是能夠幫助人們自己增長智慧的科學。即:它是“能夠讓你可以不依靠別人,自己就能夠越來越具有智慧”的一門學問。

    因此,因果邏輯與認知方法論是哲學的基礎。哲學就是憑這個,才能讓學了哲學的人們能夠增長智慧。一種學說,無論它揭示了什麼,無論它有多高大上,只要沒有(或拒絕)因果邏輯和認知方法論,就決不能稱為是哲學。

    我們先人留下的方法論就一個字:悟。怎麼悟?對不起,還得你自己悟。

    在我們之前的文化中,沒有自己的因果邏輯和方法論,這是近來跟西方人學的。還有一個東西,我們也沒有:羅伯特議事規則。

    這個規則,在有大學及以上文憑的人群中,如果沒有過半的人背得下主要內容,社會就很難再進步。

    我可以肯定的說:眼下有過半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個規則,更別說背得下主要內容了。

  • 5 # 淡淡一掬水

    春秋時期是各種思想興起的時代孔子思想是其中之一,它與其他思想的區別在於可以稱為一個思想體系了。但說它是一種哲學思想體系還遠遠達不到。有人無限拔高,是在效仿董仲舒,是想成為新時代的董仲舒。

    人類歷史的程序是新的社會矛盾出現以前不會產生新的社會結構思想理論。2700年前矛盾的核心是土地資源爭奪戰,不是由你說的現代資本主義矛盾已經出現了,孔子思想可以把資本主義時代矛盾的解決方案都包括了。

    春秋時期的社會矛盾主要是土地爭奪和王權世襲的矛盾。土地爭奪全憑軍事武力,是不考慮原有土地上人民的生存權的,所以春秋時代人類還處於蠻蒙時代;王權世襲,你是王的後代,我也是王的後代,後代有正出庶出,而王的正妻只有一個,偏妻一大堆,庶出也就一大堆。憑什麼你正出就世襲我偏出就不能世襲的矛盾,而正出的也並不是個個精英,很多還不如庶出的聰明。這是封建制度下的核心矛盾。孔子理論並沒有涉及這個矛盾的分析。而是為了調和這個矛盾提出了“仁政”這個理論。又把“仁愛”提高到人類普遍的愛,但這個理論對於解決王權世襲中的矛盾毫無作用,王權爭奪中,仍然充滿了權謀和殺戮,寫就了兩千多年朝代更替的血腥歷史。不顧這些事實一味地拔高孔子思想,就是對2000多年曆史的無視。談什麼哲學?

    孔子本人是善良的。他老人家如果沒有一顆宏大的仁愛之心,心,他就不會關注戰爭動亂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他也不會那樣苦求苦尋太平世界的構想,他就不會那樣關注人際關係的禮節和道德的重要性。

    但他的思想是落後的,不科學的。這不能怪他,他也是人,他不能脫離他那個時代的認知水平。他沒有考慮到也不可能思考到春秋戰亂的根本原因。他不會認為王權世襲的矛盾是動亂的原因,他不會思考是勞動創造了財富。他不會認為人就是分為上智下愚有什麼錯誤,他認為下人勞動是應該應分、天經地義。他不會考慮到女人也有人格,一個君王娶18個老婆有什麼可指責。正出庶出天經地義沒有什麼問題。他認為君王實行了仁政利王、利國、利民,他提倡仁政,但他不考慮利國利民的策略可以有共和的辦法,能更好的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領導只會畫餅,如何優雅的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