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楓葉15

    流動性風險是指一家公司履行短期財務的義務所形成的風險。美國的房地產行業流動性風險陷阱也表現為房地產業整體流動性不足,經營性資金短缺,償債能力萎縮。其原因有:首先,房地產行業負債水平較高,而直接為房產行業提供融資貸款的銀行和非銀行機構出於風險考慮也在嚴控貸款規模,信貸融資還因利率等因素影響較為困難。其次是購買力下降,由於經濟不景氣,人們收入增長不高,對房地產購買力下降。當然,流動性風險的存在是事實,但政府、公司還是會有很多措施進行控制的,不會任其惡化,影響整體經濟發展的。

  • 2 # 理財啊微甯

    流動性風險是指履行短期財務義務的能力。

    不管在哪個國家,房地產行業遇見流動性風險,產生的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

    因為2018年特朗普政策,美國通過了30年來改動最大的稅改法案,使得貸款利率逐漸走低,刺激了經濟的增長,從而失業率持續走低,所以這一年美國房地產市場繁榮發展。

    回到2019年,美國房價持續上漲,那麼買房就變得越來越難負擔,作為連鎖反應,抵押貸款行業也遇到了困難。所以,也就有了房地產行業陷入了“流動性風險”一說。

    抵押貸款行業遇到困難,那麼各貸款機構就要面臨選擇“要降低公司利潤還是降低信貸標準”。回顧美國發生經濟危機的2008年,你會發現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貸款機構的“逐底競爭”。

  • 3 # 陳思進

    已經有好幾個專家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那我就從另一個角度來回應一下吧。

    其實,“房地產是投資性財富”的說法,是這個世界0.5%的富人對絕大多數窮人的集體洗腦,因為那是他們快速牟利最經典、最便捷的招式,屢試不爽。除此之外,他們很少會找到如此快速的致富方式,而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速度總是遠遠落後於人們對財富的嚮往速度。

    經過各國政府這幾年全力挽救市場,經濟逐漸改善,失業率不斷下降,銀行貸款政策也開始放寬。這些利好的訊息,本該有利於住房市場的復甦,並未出現令人驚喜的場景,房價不再上漲,現房銷售量也出現下滑。在此背景之下,中國民眾卻大批湧入美國投資買房,可能面臨潛在的風險。

    首先,即便華人進入房市炒高了美國房價,但出於各種各樣的其他因素,促使美華人不再對擁有自住房感興趣,儘管他們付得起首付,並能獲得銀行貸款。他們認為購房是最糟的投資。

    據Case-Shiller-Thompson有關購房者期望值的調查顯示,潛在的購房者希望未來10年房屋每年的升值率應達到3%,這一數值比目前的平均按揭貸款利率低了近1.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投資房產的回報率,從根本上來說為負值。而在2004年臨近房地產泡沫的高峰期,這一預期值為12%。在一個健康的投資市場,房產預期收益至少應比通常的按揭貸款利率高。在此情形下,理性的人會把錢用於其它投資。

    其次,許多20、30歲出頭的年經人發現,在經濟衰退期間找工作變得異常艱難,同時還要償還繁重的學生債務,因此購房的大筆投資,將成為經濟復甦後他們最後考慮的問題。就目前而言,他們似乎更願意租房。

    此外,不管近幾年消費者信心指數是上升還是下降,仍遠低於經濟衰退前,同時認為美國正朝著錯誤方向發展的美華人,比持有相反觀點的要高出30%以上。而在購房時,消費者自身通常需要保持相對樂觀的情緒,更廣泛地說,需要對整體經濟有所認可。但現在的美華人對整個經濟前景不再樂觀。

    過去十年來,美國房市歷經了繁榮的泡沫期,而泡沫破滅之後的次貸危機,使人們意識到投資房市並非一本萬利,就像股市那樣存在著風險。全球許多地方房價震幅超過50%(日本東京的房價曾大跌90%),至今美國許多城市的房價較泡沫前低了1/3。而且,標普500指數平均每年上漲8.26%,但美國房價幾乎不動,扣除通脹因素之後,實際甚至是下跌的!因為縱觀歐美近百年的房價平均走勢,基本上僅和通脹率持平,也就是說,房地產對普通百姓而言並非投資的選項,只是生活方式的選擇而已。

    以美國為例,美國房價僅僅和通漲呈正相關,不會隨著經濟增長和股票收益一起上漲。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我之前曾經提及過,眼下是美國下一次經濟危機的前夜,下一次經濟危機將可能在2年後發生。

    最後提一下,金融市場是個混沌的市場,本身就是多方因素交織而成的。而預測,特別是有影響力的人的預測,恰恰會對金融市場產生影響,從而改變它的軌跡。就像馬克思當年的預言,本身恰恰改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軌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時你最懷念的老家味道是那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