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酷影藍魔
-
2 # 許你——十里桃花
世事變遷,文化流轉,做好家庭教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積累沉澱家庭乃至家族文化,從我輩做起之淺見。
第一,自己要善於分辨、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從祖輩父輩哪裡繼承來的文化,大多來自口口相傳,由於建國前後的劇烈變遷只有少數家庭能有家族書庫流傳,因此,我輩從拾傳統文化禮儀,積累一些優秀書籍,並轉化成家風家族禮儀等。
第二,把我們參與社會分工、適應工業文明過程中學習積累的行為習慣和思維邏輯進行整理,透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傳給下一代。
第三,傳承傳統文化,也要吸收西方先進文化的精髓,取長補短,避免因循守舊。
總之,做好家教,首先自己要最好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吸收總結,最好能凝結成通俗易懂的思維邏輯和可行的行為習慣,然後傳給下一代。
-
3 # 道門守衛者
這個問題不錯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當今社會,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進行著激烈的碰撞,那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家庭教育,也越來越被人所重視。
在傳統文化中,思想道德建設是為大眾所推崇的,而大眾腦海內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成為了今天的道德準繩,這些思想約束著我們的行為,但是外來文化卻衝擊著流傳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而人們也對傳統文化的觀念發生著改變。
隨著祖國的進步,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道德倫理價值為取向的思想的國學,正席捲整個文化領域,那家庭教育中,就要順應這股潮流,以應對現代社會的文化流變。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啟蒙有《弟子規》《百家姓》《三字經》《孝經》等等一系列蘊含著傳統文化的精華的國學經典,在家庭教育中,以這些國學經典陶冶情操,培養道德,在潛移默化中沉澱,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增加和知識的豐富,孩子會逐漸加深對這些經典的理解,而這些經典就會成為孩子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當孩子長到一定程度,隨之而來的經典就更多了,這時候就要注意到孩子的天賦,喜歡理科有《天工開物》喜歡神話有《山海經》喜歡歷史讀《二十四史》不論你喜歡什麼,國學經典中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著作,幾千年來的中華文化浩如煙海,任何科目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專著,這時候就可以著重培養孩子的興趣以及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至高中到大學,分數很重要,雖然考試是檢驗成果的標準,卻不是唯一標準,到了這個時候的家庭教育基本已經成型,孩子的三觀架構基本確定,那就不能紙上談兵了,要切合實際,好了,回答完畢……
-
4 # 梅里一了
謝邀,文化的流變,是受社會的整合方式影響的,而社會整合方式是由生產方式所決定的。家庭教育說到底就是要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並有生產能力的人。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有兩大趨勢,一是社會整合的規模越來越大,從一個族群到部落,氏族,種姓,國家,聯邦,同盟,一直到聯合國。生產方式,由刀耕火種,到小農經濟,到地主莊園,到工業化,自動化,資訊化。另一趨勢是生產力單位越來越小,由整個族群的共同勞作,到一家一戶的自給自足,到個體為單位的外出打工,直到現代恨不得把一個人劈成幾瓣做到一體多能。這兩大趨勢決定了文化的流變方向,既要融合又要獨立。融合以適應社會整合的要求,獨立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講,培養孩子的包容心和獨立性將會是重中之重。無包容心,就融入不了社會,無法生存。無獨立性,就沒有浪跡天涯的勇氣和能力,無法自立。
-
5 # 弘道
文化會流變,但家庭教育的基本追求卻不會變。對於變化的文化,家庭教育也自然要與時俱進,但是卻不能隨意改變家庭教育的宗旨和根本。
繼承和創新是最基本的原則和方法論,萬變不理其中。家庭教育的重點永遠是培養心智健全、品德好、能獨立思考、善於學習和善於解決問題的有用人才。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好。時代在發展,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新舊思想的衝擊。到底什麼東西是可以傳承下去的?
個人認為,不管過去多長時間,歷史如何發展。人性幾乎不會做多少改變。歷代先祖各家的家訓都有一定的傳承和道理。家庭教育應重視剋制人性弱點及發揮人性的光輝。
我會著重培養孩子們面對困難,敢於直面挑戰,冷靜思考,大膽實踐的思維模式。我覺得這個是可以用很長時間的培養方式。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