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歌陪散文聊天
-
2 # 劉海波
魯迅先生是中國的文學巨匠,他一生中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讀書經驗。
一、瀏覽
這是對專業以外的絕大多數書籍採用的一種閱讀方法,如魯迅所言,“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就如遊公園似的,隨隨便便去。”這種隨便翻翻的讀書法,看似無益,其實能夠廣見博聞,獲益匪淺。一次,作家蕭紅穿著紅上衣、咖啡色格子裙子來魯迅家,魯迅說紅色和咖啡色搭配顯得混濁,應該和紅裙或黑裙搭配才和諧。蕭紅很驚奇,原來魯迅是瀏覽了有關美學的書籍獲得的這些知識。
二、泛讀
泛讀就是博覽群書,如魯迅所言,“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淵博的學識就來自他的廣泛閱讀,他主張不要只看課內的書,也要看課外的書;不要只看本專業的書,還要看專業以外的書;不要只看一家之書,而要博採眾長。如小說《狂人日記》,正是因為有相關的醫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我們才覺得狂人的形象真實可信。魯迅還主張不但要讀中國的好書,也要讀外國的好書,並且科學書籍也要多瀏覽,不要僅僅抱住眼下流行的時髦書。
三、略讀
略讀就是遇到疑難問題時跳過去讀的方法,如魯迅所言,“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到多久都不會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這種讀書方法很早就有人採用,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也說自己“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略讀不同於隨意的瀏覽,而是有目的的閱讀活動,是先從大處著眼,再從小處入手的方法。
四、思考
古語“學而不思則罔”,闡明瞭讀書不注重思考的危害,如魯迅所言,“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是已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魯迅看書學習,為了弄清一個問題,有時甚至徹夜不眠,決不馬馬虎虎,以一知半解為滿足,而是經常琢磨、推敲,反覆對照、比較。魯迅少年時老師出“獨角獸”三字要求學生對課,有的學生不假思索就用“兩頭蛇”“九頭鳥”等來對,最後只有魯迅對的“比目魚”受到誇獎,就是因為魯迅是從《爾雅》中的“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的句子中對出來的,“獨”能表數目但不是數字,只能用“比”一類的詞來對。
五、做標記
讀書做標記就是讀書時標重點,鉤要害,這是中國傳統的讀書方法。周建人在回憶魯迅的文章中曾提到,魯迅讀書“有時在書上做記號、加眉批,有時加上一張紙條,有時把一些有價值的材料記錄下來,以便隨時應用”。做標記可以集中注意力,促進思考,幫助自己抓住重點,加深對書籍的理解,也有助於日後的查閱。
-
3 # 上醫醫國中醫人下醫病
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文學巨匠,他一生中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讀書經驗。 在筆者認為,魯迅的讀書方法,總括來說,大致有以下五種。
一、瀏覽
這是對專業以外的絕大多數書籍採用的一種閱讀方法,如魯迅所言,“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就如遊公園似的,隨隨便便去”。這種隨便翻翻的讀書法,看似無益,其實能夠廣見博聞,獲益匪淺。一次,作家蕭紅穿著紅上衣、咖啡色格子裙來魯迅家,魯迅說紅色和咖啡色搭配顯得混濁,應該和紅裙或黑裙搭配才和諧。蕭紅很驚奇,原來魯迅是瀏覽了有關美學書籍而獲得的這些知識。
二、泛讀
泛讀就是博覽群書,如魯迅所言,“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淵博的學識就來自他的廣泛的閱讀,他主張不要只看課內的書,也要看課外的書;不要只看本專業的書,還要看專業以外的書;不要只看一家之書,而要博採眾長。如小說《狂人日記》,正是因為有相關的醫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知識,我們才覺得狂人的形象真實可信。魯迅還主張不但要讀中國的好書,也要讀外國的好書,並且科學書籍也要多瀏覽,不要僅僅抱住目下流行的時髦書。如《狂人日記》就對俄國作家果戈理的《狂人日記》有所取法。除此之外,魯迅還主張不要只看自己同意的書,也看自己不同意的書,甚至是敵人的書、壞書,做到“知己知彼”。
三、略讀
略讀就是遇到疑難問題時跳過去讀的方法,如魯迅所 找紙巾機 紙巾成本,上阿里巴巴,海量爆品等你搶批! 廣告 紙巾機 紙巾成本阿里巴巴提供原料,生產,加工一系列服務,源頭廠家利潤高,優選採購批發平臺 檢視詳情 > 言,“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到多久都不會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這種讀書方法很早就有人採用,《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讀書是“觀其大略”,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也說自己“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略讀不同於隨意的瀏覽,而是有目的的閱讀活動,是先從大處著眼,再從小處入手的方法。
四、思考
古語“學而不思則罔”,闡明瞭讀書不注重思考的危害,如魯迅所言,“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是已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魯迅看書學習,為了弄清一個問題,有時甚至徹夜不眠。決不馬馬虎虎,以一知半解為滿足,而是經常琢磨、推敲,反覆對照、比較。魯迅少年時,教師出“獨角獸”三字要求學生對仗,有的學生不假思索就用“兩頭蛇”、“九頭鳥”等來對,最後只有魯迅的“比目魚”受到誇獎,就是因為魯迅從《爾雅》中的“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的句子對出來的,“獨”能表數目但不是數字,只能用“比”一類的詞來對。
五、標記
讀書標記就是讀書時標重點,勾要害,這是中國傳統的讀書法。周建人在回憶魯迅的文章中曾提到,魯迅讀書“有時在書上做記號、加眉批,有時加上一張紙條,有時把一些有價值的材料記錄下來,以便隨時應用”。做標記可以集中注意力,促進思考,幫助自己抓住重點,加深對書籍的理解,也有助於日後的查閱。常見的標記符號如分層用“/”,重點詞用“〃”,重點句用“— —”,當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創造一些記號。
-
4 # 若巖17
魯迅先生談讀書的文字不少,但專門談到讀書的文章並不多,比較重要的只有《讀書雜談》和《隨便翻翻》,其他也有幾篇如《讀幾本書》、《讀書忌》之類就事論事的文章。
泛覽法:這是魯迅先生提倡的最為主要的讀書方法。魯迅先生學貫中西,博大精深,跟他廣泛閱讀是分不開的。《讀書雜談》他提倡博採眾長,不可專看一個人的作品,“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釀出蜜來,倘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給顏黎明》魯迅先生還主張在消閒的時候,“隨便翻翻”,“書在手頭,不管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下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隨便翻翻》通過隨便翻翻,可以消除疲勞,增長知識,擴充套件視野。
硬看法:對於比較難懂的書,魯迅主張“硬看”,就是要依靠轂力、鑽勁、工具書,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他說:“學外國文須每日不放下,記生字和文法是不夠的,要硬看。比如一本書,拿來硬看,一面翻生字,記文法,到看完,自然不大懂,便放下,再看別的。數月或半年之後,再看前一本,一定比第一次懂得多。”《給曹白》若遇到暫時弄不懂的地方,則採取跳讀,聯絡上下文以至全文硬看,進行理解。他說:“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到多久都不會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活讀法:魯迅先生主張讀書要認真思考,觀察、重視實踐,與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他說:“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讀書雜談》讀書委“自己思索,自己觀察,倘只看書,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已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讀書雜談》他指出:“死讀書是害已,一開口就害人。"《讀幾本書》他還認為青年不應該埋頭讀死書,主張應留心世事。
參照法:魯迅先生認為讀書不但要讀選本,還要參照讀作者傳記,作者的專集,瞭解作者所處的時代,作者的地位,這樣點面結合、縱橫交錯,才能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他說:“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並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
“五到”法:讀書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腦到、手到。“心到”指精力集中,全神貫注;“眼到”指仔細瀏覽,目光專注,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口到”指讀出聲音來;“腦到”指讀書時要動腦筋,勤思考,多分析;“手到”指邊讀邊做筆記。魯迅先生讀書有個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他的讀書筆記分為記號、批語、摘錄、閱讀提綱和閱讀提要等形式。
-
5 # 有態度的思雅老師
其實好的讀書方法不止5種,一起學習一下吧!
一是多翻,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讀幾頁內容。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到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 二是設問,就是拿到一本書,先大體瞭解一下書的內容,然後合上書,可以一邊散步,一邊給自己提一些問題,自問自答。書上寫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要是自己,這個題目又該怎麼寫,魯迅認為,帶著這些問題去細讀全文,效果會更好些。 三是跳讀。讀書遇到難點,當然應該經過鑽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時無法弄懂到問題怎麼辦,魯迅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到地方明白了。 四是背書,魯迅的背書方法與眾不同,他製作了一張小巧精美到書籤,上面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十個工整到小楷字,他把書籤夾到書裡,每讀一遍就蓋住書籤上到一個字,讀了幾遍後,就誦讀一會兒,等把書籤到十個字蓋完,也就把全書背出來了。 五是剪報。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這一方法來積累資料,他的剪報冊貼得很整齊,分類也很嚴格,每頁上都有他簡要到親筆批註,魯迅曾利用這些剪報寫了不少犀利到雜文,魯迅先生說,無論什麼事情,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六是重讀,這是指讀過的書,隔些日子在重讀讀書中標記到重點,花到時間不多,卻有新到收穫。讀書方法多種多樣,重要的是讀書者的心態。真正喜歡讀書的不拘泥於形式,關鍵在心,不然就是你看書,書也看你了!
-
6 # 國學明志
一、多翻法。他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他認為這種多翻法有開闊視野,啟迪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
二、跳讀法。讀書遇到難點,當然應該經過鑽研弄懂它,但遇到暫時無法弄懂的問題,魯迅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三、設問法。就是先大體瞭解一下書的結構和內容後,提出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然後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細讀全書,這樣邊問邊讀逐漸深入。
五、立體法。就是既要有一般的泛讀,又有重點的“深讀”;既有橫斷面,又有縱剖面;既有對原著的鑽研,又有輔助讀物。這種讀書方法,有利於較為全面的知識結構的組成。因此,稱之為立體讀書法。
-
7 # XT永遠年輕TN
魯迅非常講究讀書方法。魯迅在博覽群籍的基礎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讀書方法。現學生讀者介紹數種:
一是泛覽,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
二是硬看。對較難懂的必讀書,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
三是專精。他提倡以“泛覽”為基礎,然後選擇自己喜愛的一門或幾門,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則,讀書雖多,終究還是一事無成。
四是活讀。魯迅主張讀書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並重視實踐。
五是參讀。魯迅讀書不但讀選本,還參讀作者傳記、專集,以便了解其所處的時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魯迅的讀書方法不止五種,還有:
設問、跳讀、背書、剪報、重讀。
-
8 # 潮弦神話
魯迅讀書的五種方法分別是哪幾種?
魯迅的一生不僅勤於讀書,而且很講究讀書方法,他讀書的方法主要有五種:
二是跳讀法:讀書遇到難點,當然應該經過鑽研弄懂它.但遇到暫時無法弄懂的問題怎麼辦?魯迅認為,要“跳過去,再向前進”,這樣,“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四是“五到”法:讀書要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腦到.“心到”,是指精力,全神貫注;“口到”,是指開口讀書,讀出聲音來;“眼到”指仔細瀏覽,目光專注;“手到”,指邊讀邊做筆記;“腦到”指讀書的要善於動腦筋、勤思考、多分析。
五是立體法:就是既有有般的泛讀,又有重點的“深掘”;既有橫斷面,又有縱剖面;既有對原著的鑽研,又有輔助讀物.這種讀書方法有利於較國全面的知識結構的組成.因此,稱之為立體讀書法。
-
9 # 海天無極
魯迅的讀書“五到法”。所謂“五到”就是:心到,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口到,開口讀書,讀出聲來;眼到,仔細瀏覽,目光專注;手到,邊讀邊做筆記;腦到,善於動腦筋,勤思考,多分析。魯迅說:“倘要看文藝作品,則先看幾種名家的選本,從中覺得誰的著作自己愛看,然後再看這一個作者的專集,然後再從文學史上看看他在史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詳細,就看一兩本這個人的傳記,那既可以大略瞭解了。”這樣,既有一般的泛讀,又有重點的“深掘”;既有橫斷面又有縱剖面,有利於較為全面的知識結構的組成。
-
10 # 靜如星辰
魯迅先生是中國的文學巨匠,他一生中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讀書經驗。魯迅的一生不僅勤於讀書,而且很講究讀書方法,他的這五種方讀書法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借鑑,當然,你如果有更好的讀書方法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一、瀏覽法這是對專業以外的絕大多數書籍採用的一種閱讀方法。
不管你看到什麼型別的書,總要拿過來翻一下,看看裡面的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就像在公園閒逛一樣,這種隨便翻翻的讀書法,看似無益,其實能夠廣見博聞,獲益匪淺。
二、泛讀法泛讀就是博覽群書。就像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竄來,倘若老是叮在一個地方,所釀造的蜜就非常有限。魯迅淵博的學識就來自他的廣泛閱讀,他主張不要只看課內的書,也要看課外的書;不要只看本專業的書,還要看專業以外的書;不要只看一家之書,而要博採眾長。
古語"學而不思則罔”,闡明瞭讀書不注重思考的危害,如魯迅所言,“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是已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魯迅看書學習,為了弄清一個問題,有時甚至徹夜不眠決不馬馬虎虎,以一-知半解為滿足,而是經常琢磨、推敲,反覆對照、比較。
五、做標記讀書做標記就是讀書時標重點,勾要害,這是中國傳統的讀書方法。
周建人在回憶魯迅的文章中曾提到,“魯迅讀書有時在書上做記號、加眉批,有時加上一張紙條,有時把一些有價值的材料記錄下來,以便隨時應用”。做標記可以集中注意力,促進思考,幫助自己抓住重點,加深對書籍的理解,也有助於日常查閱。
結束語你有沒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比如在寫文章的時候總覺得無話可寫,看過的書也是看過去就忘,腦子裡詞彙量太少,寫東西總要東找西翻?那麼,就請看看魯迅是怎麼看書的吧,魯迅讀書的五種方法一定會有一種適合你。
回覆列表
魯迅是天才,又不是天才。
他淵博的知識不是生來就有,也不是輕易能夠得到,而是來自他良好的讀書方法。因為魯迅的智商比我們普通人要高那麼一點點,所以我們不能機械的照搬魯迅的讀書方法,
而是要有選擇,有變化的借鑑。因為有些方法適合魯迅,但不一定適合我們。下面我從魯迅的學習方法中總結出五條適合我們的。
一、讀書要活。魯迅說:“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我們讀書時要獨立思考,注重實踐,要多觀察。他還有句話說:“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這句話,其實就是要我們在讀書時多觀察。
二、讀書專精。魯迅的專精是建立在泛讀的基礎上的。泛讀可以讓眼界開闊,思路拓寬。可總是泛,最終將一事無成。要選擇自己喜歡或有用處的一門或幾門,深入的研究下去,達到專精的程度,然後就會觸類旁通。就像我這個維修工一樣,當維修的技術達到高精時,其中總結出來的理論和方法,同樣可以在別的地方使用,大同小異。
三、讀書的參讀。魯迅讀書不但讀選本,還參讀作者傳記、專集,以便了解其所處的時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對作品的理解。魯迅那個年代沒有手機、電腦,他的參讀不過是翻翻手頭上有的資料,瞭解一下。今天我們在手機上搜索,那要快捷詳細的多。
第四、剪報讀法。魯迅曾說過:“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魯迅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他十分重視運用剪報這一方法來積累資料。魯迅的剪報冊貼得很整齊,分類也很嚴格,每頁上都有他簡要的親筆批註。魯迅曾利用這些剪報寫了不少犀利的雜文。
這相當於手機上的影印、貼上、收藏等。在手機上這樣積累的資料可以轉成語音,一邊工作一邊聽,收穫也會很大。
第五、背書。背書,魯迅注重心到、眼到、口到。具體說來就是製作一張小巧精美的書籤,上面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個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書籤夾到書裡,每讀一遍就蓋住書籤上的一個字,讀了幾遍後,就默誦一會兒,等把書籤上的10個字蓋完,也就把全書背出來了。
除了以上五種,魯迅還主張跳讀。就是遇到一時無法弄懂的問題怎麼辦?魯迅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今天我們可以從手機上查詢,基本上都能找到詳細的答案。
時代不同了,電子書籍、手機搜尋等工具,會讓我們把魯迅的讀書方法發揮的更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