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玲心理諮詢

    任何一事物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它的歷史淵源,任何身體部位的病變,都有其變故的基礎,任何神經症的形成也自有它生成的條件。

    •個性的遺傳路線。人的生理特徵與血型肯定具遺傳性,人的個性素質也可能具遺傳性,比如一個A型血型、脾氣古怪偏執的父親,其孩子(血型也是A型)的特性也顯得急和偏執。所謂的種族性特點(如奴性或侵犯性)、集體無意識情結(如面子情結、阿Q情結),都是祖祖輩輩文化習性的沉澱與承傳。

    強迫症是有神經質(如過分執著、較真等)個性基礎的文明病,可以叫做個性神經症,一種好鑽牛角尖的個性病。當然,並非必然是有其較真的父就必有其較真的子。不過,一個易患強迫症的人的個性裡,一定是繼承有他父輩身上帶“強”(比如爭強好勝)的特質。

    •不安的胎內環境或嬰幼兒環境。人的生命開始於精子與卵子相融時。人在子宮的生長期為8-10個月,這期間,如果母親的心情糟糕、情緒壓抑,那麼這就是傳遞和承載緊張焦慮情感的母子關係環境,胎兒處在躁鬱的宮內世界。這無疑是一個孕育神經症的原始土壤條件。

    出生後的3年,是人建立原始安全感與信任感的階段,這期間如果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關愛,或者獲得太過分的保護,換句話說沒有經歷必要的喪失性體驗,如必要的分離創傷,孩子就獲得不了可以獨立的體驗和能力。那麼,孩子的感覺記憶會儲存——外界和他人不可信,自己也不夠好,不夠強,不夠自信…的許多弱我的感受,也難得建立起愛人愛己的依戀關係。所以早期的缺愛和溺愛,都是缺損性的依戀關係,是一種培植敏感,多疑個性心理的關係環境。焦慮、敏感、多疑,是強迫症心理結構的基材。

    •童年的忽視。4--9歲為形成心理認定(即自我認同、自我概念形成)的關鍵期,這期間養育者的人格與教養模式,決定著孩子的心理自卑還是自信。

    我們借9歲男孩(博拉)給父母的表達,能深切感悟什麼叫童年忽視——

    你若輕柔,溫和地對我觸控,

    你若看著我,對我微笑,

    你若在說話前偶爾先聽我說話,

    那麼我會長大,真正地長大。

    可我們所看到的,卻是大多數父母對童年孩子所需的省略。

    常見的忽視:父母使用了太多語言、教導、指示,卻省略了傾聽、微笑、撫愛、尊重。

    易導致強迫症個性的童年忽視,反應在教養人的“應該”之強迫:父母完全按自我的經驗和理念灌輸(強加)於孩子。在強迫症的心理結構中,根植有一個“你應該你必須”的權威自我,也叫理想自我,這是父母權威聲音的內化。這個內心的自我,就是強迫自己想不願想的,和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那個傢伙。

    可以說,人的內部所有自我,是自己認同他者自我所產生,也是他者太強勢的自我強行自己認同所產生的。強迫症的自我,只是他人期望的反應。

    所有童年的忽視,都是心靈創傷性環境。這是神經症患者不幸的歷史背景。

  • 2 # 心靈化學

    簡單來說,強迫症是兩種人格的對抗。一種是來源於母親,一種是來源於父親。所以你觀察一下,有強迫症的,父母雙方往往有比較嚴重的感情不和,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如果是隱性的衝突,平常從外表很難看出來,因為他們已經把自己的矛盾轉移到了子女身上,子女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就暫時獲得了一種平衡,代價是強迫衝突已經到了子女身上。這是強迫的根源,從本身的發生機制來說,強迫症主要體現在前意識中。什麼是前意識?就是審查潛意識的本能慾望,能否進入到現實意識中,被現實所接納。如果這個慾望在前意識中停留太久,就會形成一種高頻選擇對抗,這就是強迫症的發生機制。

  • 3 # 催眠師Blanche

    強迫症患者通常都有強迫行為,不斷加重的強迫行為會讓生活變得非常痛苦和艱難。

    就我個人接觸來訪者的經驗來看,強迫行為背後通常都有一個不客觀的認知。例如有的人每天要洗手20次以上,這種行為背後很可能是一個“我很髒/外界很髒/我會因為髒而生病”的不客觀的認知。而這種認知一般都是後天形成的,通常都是由於過去某些經歷引起的。過去發生的某些不開心的事件,那種負面情緒不被表達而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形成了特殊的不客觀認知,而那些認知會支配著人做出符合那種認知的特殊行為,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我們通常會透過專業的催眠療法來幫助強迫症患者找到那些引發強迫行為的原始事件,從最源頭改變那些被隱藏起來的錯誤認知,從而使強迫行為改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萬,雅閣、君威、天籟、帕薩特、邁銳寶,如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