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知水

    按當時觀點是各為其主,張世傑以前也跟過蒙古人,不過後來因為犯法南逃了。不過說實在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歷史觀,特別是漢族人,蔑視漢奸是正常行為,要知道正是因為這些漢奸的存在,才讓我們這麼強大的民族不止一次的臣服在小民族腳下。張弘範就現在而言,就是宋末最大的漢奸。

  • 2 # 高會民

    崖山海戰發生於南宋祥興二年(1279),對戰雙方是由張弘範統帥的元軍和張世傑統帥的宋軍。

    張世傑,涿州范陽(今屬河北范陽)人。他是宋末抗元名將、"宋末三傑之一"、民族英雄。張世傑早年從軍,屢屢建功。元軍大規模南下時,張世傑率領所部軍隊入衛臨安。支援之路並不容易,大軍又經過饒州,才入朝廷。當時形勢正危急,諸將大多未能來援助朝廷,只有張世傑趕到,因而宋度宗嘆息驚異。

    到達朝廷以後,幾個月內,張世傑從和州防禦使多次加官,一路升任保康軍承宣使,總都督府兵。在取得浙西各郡,收復平江、安吉、廣德、溧陽諸城後,他又被加封為少傅、樞密副使、越國公。

    祥興二年(1279)二月六日癸未,張弘範預備猛攻。但直到第二天,他才將其軍分成四路,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駐一軍,他自領一軍與宋軍相去裡餘,並以奏樂為總攻訊號。

    首先北軍乘潮進攻宋軍北邊,但以失敗告終,李恆等順潮而退。隨後元軍假裝奏樂,宋軍聽後以為元軍正在舉辦宴會,稍微鬆懈。正午時段,張弘範的水師從正面進攻,接著元軍用布遮蔽預先建成並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為進攻訊號。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箭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後,元軍鳴金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張世傑見大勢已去,抽調精兵,和蘇劉義帶領餘部十餘隻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

    後來張世傑還想侍奉楊太后,尋求趙氏的後代立新帝,以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趙昺的死訊後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當時颶風忽大作,將士勸張世傑登岸,張世傑說了句:"不必了。"然後他登上柁樓,露香祝道:"我為趙氏,能做的事都做盡了,一君亡,又立一君,現在又亡。我還沒有死的原因是希望敵兵退,再另立趙氏以存祀啊。現在到了這個地步,豈非天意啊!"不久張世傑溺卒於平章山下。

    趙翼曾評價道:"其後德祐國亡時能戰之將,尤推張世傑。"在國難當頭各自飛的時代,張世傑堅持主戰絕不投降。其抵抗到底的忠烈品質令人動容。

    而人們知道"張弘範"這個名字,大多歸功於一個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段子。據說張弘範使弟張弘正為前鋒,俘文天祥於廣州五坡嶺,次年又在崖山擊敗南宋張世傑大軍。因而他後來在石壁上刻"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個字而還。後來,有個秀才,在他這十二個大字前面又加了一個"宋"字,於是變成"宋張弘範滅宋於此"。春秋筆法,褒貶之意,不言自明。這樣一來,張弘範便像是自取其辱。

    張弘範是元初大將,張柔第九子,字仲疇。他曾參加襄陽之戰,後跟隨元帥伯顏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張弘範曾擊敗南宋將領文天祥與張世傑,官居江東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

    至元十七年(1280)正月十日,張弘範病死,時年四十三歲。元世祖贈予其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予諡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朝廷加贈其推忠效節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齊國公,改諡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朝廷又加贈他"保大功臣",加封淮陽王,予諡獻武。

    張弘範雖是漢人,但與漢政權毫無聯絡。他的父親張柔在元太祖八年(1213),蒙古軍南下中原,金都南遷之時,以地方豪強的身份,聚集鄉鄰親族數千餘家結寨自保。元太祖十三年(1218),其家族與蒙古軍戰於狼牙嶺(今保定市易縣紫荊關附近的狼牙山一帶),兵敗被俘,降於蒙古。元太祖二十年 (1225),蒙古任命張柔為行軍千戶,保州(今河北保定)等處都元帥。元太宗十年(1238),張柔四十九歲時,張弘範出生,當時金朝已經亡國四年了。所以張弘範說不上是金國臣民,更算不上宋臣,而是一個地道的元朝漢臣。

    張弘範與張世傑各為其主,在崖山拼死一搏。張弘範帥軍有方,參與了襄陽之戰、崖山海戰等,為元朝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張世傑雖敗猶榮,儲存了漢人的忠貞氣節,故而得以名垂青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讓人完全沉迷在一首音樂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