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懷疑探索者
-
2 # 我愛刷牙牙
誠然,對於一些沒有經過嚴謹查證就隨便搬弄是非的垃圾科普文,比如那些散播謠言的文章,稱“磚家”的確不足為過。
但是,很多科普工作者也是認真地給大家傳播科學知識分析科學現象的,這樣也被人嘲笑說酸話,那就有點令人同情了。
所以,我們自己也要有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能偏聽偏信,也不能盡聽盡信,更不能不聽不信。隨便跟風說“磚家”,只會加深科學工作者和民眾之間的不信任。
當然,最根本的還是應該加強學術法規管理,讓那些偽學者沒有作威的機會。
-
3 # 錦目探花郎
對於這個話題,很早之前就想寫一篇感慨的文章!專家是否是“磚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其實這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其實探討這個問題的意義,比這個問題本身更具有必要性!
該現象的產生,以及現象的普及,我們需從三個方面去解讀:
第一,專家是否真的是“磚家”,具不具備專業性和權威性。我認為,能被稱為“磚家”的人,本身在某一領域是具備學術研究或經驗價值的,而且是得到權威機構認可的,否則,不可能具備專家頭銜,更不用談成為“磚家”的機會!
第二,專家是如何被稱之為“磚家”的。對於很多老百姓關心的話題,很多專家在發表意見或者做出引導性看法時,犯了與其專業相悖的錯誤!有的錯誤,甚至犯得十分低階,極易被普通老百姓或者同領域的學者駁倒!對於這樣的現象,其實也存在不同的緣由。首先,有些專家誤導性意見具有個人主觀性,不乏與切身私利有關,比如常見的股評專家,轉基因話題參與討論的專家,或者涉及健康領域的產品推廣作出發言的專家等等。此類情況的發生,話題裡面往往具有誘導性,一定專業性,但往往結論與本質不符。其次,各領域的專家在身負所在領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往往在意識形態上還得承擔必要時候的象徵性義務,往往需要即時發表形式上的意見,以達到更高層次的社會目的,這裡面不能片面的用對錯去理解,畢竟結果很重要!此類情況下,專家們有身不由己的命運。再者,專家往往只是某種領域具備專業性和權威性,在探討超出自身領域以外的話題時,偶爾難免會出現紕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此種情況比較常見,但源於自身特殊性,最終導致的社會輿論反響往往不小。最後,還有專家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人生活,不可能永遠保持嚴謹的態度,有時候專家的調侃,也會被斷章取義,衍生為社會輿論。譬如,曹操小時候的頭骨之類的話題,令人啼笑皆非!
第三,當前的社會大眾,對於社會矛盾的解讀能力不足,對於日益增長琳琅滿目的社會知識或常識掌握不夠,對於很多話題的理解自身不具備基礎的判斷力,容易被誤導,然後鬧出不好的結果,最終會將理由轉嫁給各路磚家。這裡面主要和社會文明程度以及社會個體的文化知識水平有關!我們當前的教育體制具有封閉性,開放性不夠,因此社會大眾的知識覆蓋面普遍過窄,因此容易被不正確資訊誤導,再加上當前社會大眾具有很強烈的批判意識,才衍生了“磚家”一詞。
總之,問題具有多面性、複雜性,在這裡只能希望各路專家儘可能秉持對專業的公正、謹慎、負責任的態度來對待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同時也希望社會大眾也能帶著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態度,在增加自身知識覆蓋面的前提下,理性的、包容的去看待各種社會現象的發生!讓我們帶著積極健康的心態,來迎接更好的未來!
回覆列表
在美國,FDA信譽很高。FDA,指的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這個機構非常具有權威性,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對這個機構出具的鑑定證書非常信任。這是因為,在美國科學家的地位很高,而且名譽非常好。在國外,民眾都信任科學家,認為他們是良心的知識分子。這是因為,國外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法制體系,科學家如果行為不軌,造假,為利益集團做假證,宣傳虛假廣告,就會遭遇嚴厲的法律制裁。雖然不是說國外科學家都是百分之百的乾淨,但最起碼在法律層面上嚴格禁止了科學家做壞事。
而在這裡,情況似乎有所不同,由於體系的不完善,很多知識分子給虛假廣告做代言。比如,某一個醫學院士,就給男科偽藥做代言人。這就導致了民眾不再信任專家,進而懷疑其所有的科研工作者。甚至,即使是正派的科學家,只要講了一點點良心話(比如挺轉),也被他們一概諷刺為“磚家”。
這是代價!劣幣驅逐良幣的代價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