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誰還不是個國寶
-
2 # 笑看人生120525436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尤其是古典詩詞應好好汲取精華,對愛寫詩詞的朋友極為有益。現代詩應該在古典精華的基礎上繼承發展,否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少人對古代文字不太喜歡,這就束縛了飛翔的翅膀。因此應下決心下功夫去研讀古典文學。要力戒有決心無恆心,有激動無行動。對此我深有體會。拿起唐詩三百首如獲至寶,忙起來之後就馬放南山了。唉,畢竟七旬多了,精力不濟了。可是"賊心"不死。發表了一百多首詩,迄今無精品,慚愧。
-
3 # 依水寒煙
當然,其實不管在哪個時代,文字都是愛好文學者的最好歸宿。也許因為喜歡,所以愉悅。
我喜歡詩詞,喜歡用普通的詞語組合來表達內心的欣喜與悲傷,所以用了十年的時間來寫作,我覺得這是一種快樂,不管外面世界如何花團錦簇,我自安之若素。
-
4 # 藍本動漫
《得閒》
得閒無事一身松,
不受風霜兩頭中。
擺脫莫過豁達點,
放手詩詞驅寒冬。
-
5 # 雲水私語
一、世界很快,我們身在其中,躲不了,沒有山水供我們隱居,只能被亂入其中,別無選擇,不要排斥,接受他,每代人都有不得不接受的時代浪潮,只有擁抱體會,才會滋生詩歌的土壤,產生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詩歌,我們的文字才有生命力。
二、生存第一,世界變快的背後是工業化和資訊化在加速升級,商業化浪潮的衝擊,對於效率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們只有生存下來,有了空閒,才有機會和時間觀察世界,關注自己,變成文字,化作詩歌,詩歌本身不能讓我們填飽肚子,錢才可以,但詩歌可以讓我們內心不再飢餓,詩歌負責安慰孤獨的靈魂,金錢負責安頓脆弱的肉體。這樣分工,很好。別放錯位置,代價太大。
三、保持平常心,詩歌本身是人自我的體現,沒辦法商業化,商業是滿足別人的需要,不需要考慮生產者的需要和情感,而詩歌的源頭,是作者需要表達情感和思索,是滿足作者作為第一目標,其次才是和讀者的精神交流,並且也無法滿足讀者的現實慾望,只是讓讀者和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得以發洩和淨化,內心不再空無一物,這對於讀者和作者都有很高的審美和思考能力的要求,在這個越來越快的時代,讀者越來越少,作者也一樣,詩歌已經是個小眾的文化形式,別奢求用它出名,一旦要出名,你就要放棄自我,完全按照觀眾的要求娛樂性和便捷,感官刺激更多,這和電影電視網路影片沒有任何區別,詩歌就不存在了。詩歌也沒辦法像小說一樣變成電影電視劇等形式,導致它自身盈利渠道極少,專業的詩人也沒辦法靠文字養活自己,都要依靠名氣帶來的其他渠道去賺去生活所需,這是必然。作為一個愛好者這種機率很小,好好生活就行了,別奢求太多,好好寫自己就很好了。
四、保持讀書,當我們沒辦法又萬里路,識千種人,便只有讀書讓我們思緒在世界上游走,看盡時間和空間裡種種生死離別,興衰起落,文字才會越寫越深,靈感才有源頭,詩思才不容易枯竭,你看了太多別人的,才能醞釀自己。
五、保持心靈的敏銳,這是最難的,人經歷太多容易麻木,只有敏感才能體察生命中的波動,笑和淚的影子,從心裡流到紙上,我也沒有很好的建議,只能說,不斷保持用文字描述生命的渴望,看到世界,就想用文字去觸控,而不是用電影和網路,隔得太遠,就不是你想要知道的了。
-
6 # MackVIP
根據自身的喜好,對作詩有興趣的人,無論再忙也是可以抽出時間來作詩的。如果對詩詞沒興趣的人,天天閒著也不會做詩詞的。
-
7 # 自由的雲229821373
本人經常讀唐詩宋詞,就是記性不好,讀了就忘,也經常寫一些順口溜,實在羞愧。以後繼續讀,繼續忘,繼續寫。多看高手寫的,好好向別人學習。也算老有所幹吧。
-
8 # 每日心言
有詩云: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寫詩是一種意境,是一種灑脫,生活再快,也有停下的腳步,他是一種鍛鍊情操,提高修養,飄然物外的感覺!
-
9 # 王剛柱724
不管何時何代,詩表達的是個人的喜樂哀怨,社會,事物的意境。陶冶性情,雅俗共賞。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時代在變,博大精深。但萬變不離其宗,學海無涯。謙而恭之。
回覆列表
附庸風雅,來首現代詩,只是路過,打個醬油,哈哈!
沒有雞鳴狗叫, 沒有日光傾照, 霧靄茫茫的早晨, 憂鬱了我的心。 陣陣狂風颳過, 一陣細雨灑落, 努力綻放的迎春花, 無奈把頭低下。 夜晚狂風大作, 怒吼著、 咆哮著, 逼你躲進角落。 坐在屋裡, 寒意絲絲滑過, 我膽子很小, 心很脆弱, 本想偷偷把孤獨塵封, 誰知無意間解開了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