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鏘鏘三人行了,十三邀了這一類優秀節目。全都在這一兩年停播了。為什麼呢?他們一沒有聊政治話題。二沒有滿嘴跑火車,三沒有撤別人的隱私。相反的是收視率很高,豆瓣評分很高。有人知道內部原因嗎?
-
1 # 高鋒老師
-
2 # 華迪說
什麼叫談話類節目?簡單理解就是,主持人+幾個嘉賓,圍繞某個話題或者某幾個話題進行解讀分析探討。
畢竟做節目也是要為了收視率的,不然談一些枯燥的話題讓誰看呢?
就是因為探討的話題熱門且有爭議,那麼就大概率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會很容易被帶起節奏。那麼長久來看,這種情況不僅對觀眾、路人、還是節目組甚至出品方都會有不小的壓力。 上面是一方面。
節目組不能說,因為本期沒有優秀話題,暫停播放吧? 所以沒
還有最後一個情況,嘉賓優先。好比金星秀,當時是每期請一個熱門的明星上節目進行配合談話。但國內的熱門明星是有限的,而且不是每個明星上了節目都能把氣氛節奏帶起來,這對於明星的考核要求還是非常高的。
類似這種情況的還有音樂節目,比如我是歌手,可以請到的基本上請到了,不能請到的,一輩子都請不上,那怎麼辦呢?所以做著做著後面可能就會停播。
-
3 # 娛樂小練兒
節目的調整,時代的變化,很多曾經看似非常優秀的節目都不得不經歷停播的局面,而訪談類節目也不例外。
特別是這幾年,國內很多優秀的訪談類節目都相繼面臨停播,不知只是巧合,還是趨勢所在。
節目調整,似乎成為很多訪談類節目停播的“本質”一檔節目播的好好的為何突然就停播了,在收視率還挺高的情況下,或許也是“內容”出了問題吧。
而且,有時綜藝節目停播時,官方也會給出一個大體的說明解釋,很多時候都以節目調整為理由,感謝觀眾的厚愛,後會有期。可這一個後會有期,似乎成為了“後會無期”。
不過,這個節目播出一年後就停播了,這算是知名談話節目中“壽命最短”的一個吧,但知名度卻名列前茅。
還有像鳳凰衛視的《鏗鏘三人行》,當年在竇文濤主持下,和來自兩岸三地傳媒界精英名嘴暢聊的畫面,大膽言論、談笑風生,也是深得觀眾的喜愛。
除此之外,還有《金星秀》這檔節目,在談話類節目中也是獲得超高的收視率。節目中直擊文娛熱點,留下不少精彩點評,也能聽聞不少吐槽之聲。不過,《金星秀》卻沒有維持多久的時間,正在收視率超高之時退出了大螢幕。
當然,坊間對於這些節目的停播,也有許多共同的話題。有人說:“是太敢說了。”也有人說是:“得罪了某些人!”這些看似沒有過的依據,但卻給人一種很真切的理由,也許停播的本質,還真離不開那些坊間之語。
訪談節目競爭力下降,停播也是不得已很多談話類節目確實很優秀,但在經歷幾十年的歷程後,也會出現後勁不足的現象。就說《鏗鏘三人行》其收視率相比之前,明顯下降不少。還有《康熙來了》,在後期的收視率也不及當年,話說蔡康永面臨到這個問題時,還是趕緊收手,留一個最好的印象給觀眾。
即使沒有停播的談話類節目,這幾年的競爭力好像也下降不少。比如《魯豫有約》當年有多火,大家都應該有所耳聞,當年也是邀請各大明星、知名人物。在經歷這些年,《魯豫有約》影響力顯然沒有當年的火熱。
這幾年,各大綜藝節目頻出,還是一如既往的老套式談話,顯然很難在綜藝節目中佔據一席之地。而且,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多數人觀看綜藝還是以搞笑娛樂為主,很少人集中精力去追尋一檔談話節目。
所以,很多看似優秀的談話類節目,這些年遭到相繼停播,一來是節目的調整,內容上沒有跟上時代的潮流,在收視率競爭不過對手,退出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
4 # 壹戈說戲
其實比較早的還有崔永元的《實話實說》。
主持《奇葩說》的馬東在湖南衛視搞過一個欄目叫《有話好說》,我發現好多人不知道馬東是馬季的兒子,真是時代變了呢。
談話類節目必然要談一些時政類的話題,很容易出事,停播是必然的。
《鏘鏘三人行》播出了19年,被評為最有價值的談話節目,停播的原因眾說紛紜。
竇文濤在後來的《圓桌派》裡說漏了嘴,他說是難以控制質量,有時候是公司讓他“粗製濫造”,所以乾脆就不做了。
我看了十幾年的鏘鏘,後來確實發現經常邀請一些莫名其妙的嘉賓,和竇文濤一貫的風格標準不同,有幾期節目的質量也確實很差,嘉賓和主持聊不到一個頻率,不能產生共鳴,就是尬聊,其實是為了宣傳嘉賓的某部電影或者剛出版的書,是出於商業的目的。
說到許知遠的《十三邀》,我也是非常喜歡的。但他的節目特點就是“尷尬”,他明顯是故意的,總在找一些難以調和的觀點和嘉賓對著幹,試圖引發觀眾的思考。比如許知遠對話馬東那一期,他就覺得當下的娛樂節目就是“粗鄙化”的,而馬東的觀點是,娛樂無分貴賤,都是人的本性。被馬東說了一通之後,許知遠自己都有點情緒了。
這樣的節目需要觀眾帶著思辨的精神去欣賞,缺少娛樂性,不火是肯定的。
總之,談話節目最難做。
不說敏感話題蹭不到熱度,跟不上時代,說了又很容易觸犯禁忌。
不挑起矛盾沒法深刻,終究會流於平淡,而挑起矛盾又很難調和。
-
5 # 鹹魚茶館
什麼叫優秀的談話節目?
第一、節目質量高,觀眾喜聞樂見有收視率;
第二、緊跟時事熱點,能夠輸出比較新奇的觀點;
第三、談話內容比較大膽,能夠說出其他節目不敢說的東西。
滿足第一和第二條的談話節目,現在國內到處都是,但一旦你走到了第三條,離停播就不遠了。
《鏘鏘三人行》一直都是三條都佔齊了,並且堅持了十九年才停播,已經是談話節目裡面的奇蹟了。
正是這種鬆弛而且無限制的聊天環境,讓鏘鏘三人行成為嘉賓最喜歡的一個節目,王蒙馬未都等名人都多次表示,最愛去這個節目,因為聊天沒有壓力。
但就是這種過分鬆弛的狀態,也讓鏘鏘三人行出現過一些不和諧的語言,這些語言觀眾可能聽著無所謂甚至很解氣,但對於和諧社會來說,那就很難接受了。畢竟有些話容易教壞小朋友,就算沒有教壞小朋友,教壞了花花草草也是不對的。
其實停播前幾年的鏘鏘一直在糾正,並且向主流意識形態靠攏,話題選擇面越來越窄,嘉賓說話也越來越收斂,很多常客包括許子東馬家輝出鏡率都越來越低。而樑文道則在優酷開了《看理想》系列,除了自己的《一千零一夜》讀書節目之外,16年還給竇文濤也製作了一個《圓桌派》,嘉賓多了一個,話題幾乎都是些遠離時政的熱點,美食+科技+夢想+兒時回憶這種車軲轆話題佔了一大半,而且竇文濤跟嘉賓們說話的節奏也慢了很多,語言更加清潔跟和諧,後期剪輯也很明顯,喜歡看鏘鏘的觀眾,看了幾期圓桌派就會罵街,因為這就是閹割加毀容版本。
所以相對較好好的談話節目停播,在目前的語言環境下,是一個必然的事情。你可以製作精良,可以觀點新奇,但你不能放開了聊,誰敢放開了聊,誰就是下一個停播的節目。
包括自媒體也是一樣,回答這種問題,我都有作死的心態,匿了匿了~
-
6 # 鍋子哥掃芒
鍋子哥觀點:像鏘鏘三人行、十三邀等優秀的談話類節目停播的原因無非有四個,一是模式固定,收視率不高,經濟效應不強;二是社會崇尚快速文化、娛樂至上,收到娛樂綜藝節目的衝擊很大;三是節目優秀,遭到別人的妒忌;四是打擦邊球,涉及政治、色情等敏感話題。
下面我們一一探討一下:
(一)模式固化,可創性不強。近年來,如《魯豫有約》、《楊瀾訪談錄》、《人物》這類優秀的訪談節目可以說是寥寥可數。像談話類節目,本來可以深入嘉賓的內心,讓我們更加了解優秀人的內心世界,但是固化卻限制了它的發展。
以我為例吧,我之前非常喜歡看紀錄片,覺得裡面的內容非常的真實而且有營養,給我展示了個不一樣的世界,但是現在也發現隨著工作的繁忙,家務的繁多;加上優秀的紀錄片少之又少,我也很少再看紀錄片了。
人們只有在吃飯的時間,睡覺前看看手機、電腦,用娛樂打發閒暇時間,去看這種慢節奏的訪談節目人寥寥無幾。
像十三邀這個節目,雖然製作非常精良,內容充實,但是收視率非常的低,就是沒有符合大家的口味。
(三)無意突破底線《鏘鏘三人行》可以說是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談話節目,1998年,鳳凰衛視《時事直通車》開始產生影響,鳳凰衛視希望趁熱打鐵,再度打造一個每天評論新聞時事的言論節目,由主持人竇文濤和兩岸三地的精英人士,針對熱點新聞事件進行討論。
在這個節目中,所有的討論都率性而為,非常隨便,並且討論的話題沒有邊界,有一期節目甚至是連性愛都有涉及討論。可以說,它正是遊走在底線邊緣的討論,像這種內容,雖然不破界,但也會有風險。
(四)過於優秀像金星秀停播的原因,金星就曾經表態,說是收到了小人的陷害,《金星秀》這檔節目播出之後,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收視率很高的,但為什麼莫名其妙的停播了呢?
曾經主持過東方衛視的另一檔訪談節目《可凡傾聽》的主持人曹可凡舉報了金星的金星秀,而在曹可凡舉報的金星秀之後,《金星秀》也受到牽連。
鍋子哥觀點:我個人非常喜歡訪談類節目,但是這類節目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賺錢的能力差,風險高,所以像這類節目想要做好,還是要做到與公益相結合,否則久而久之這類優秀的節目都會淡出視線,不復存在!
-
7 # 劍心職場
你知道美國的邪惡陰謀《奶頭樂戰略》嗎?
2017年,一個叫布熱津斯基的美中國人去世,讓很多國家都鬆了一口氣。這個老頭可不是個簡單人物,他曾經不費一兵一卒,就幫助美國贏得了美蘇對抗。據傳,奶頭樂理論就是這個人提出來的。
1995年,全球500多名各界精英在美國舊金山集合開會。會上,這些精英們一致認為:未來世界會面臨一個重大問題:窮者俞窮,富者愈富,貧富差距會越來越懸殊。
根據二八法則,也就是世界上20%的人將佔有世界80%的資源。這種情況下,窮人勢必會反擊那些富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布熱津斯基想出一計:為了讓那80%的邊緣人人不反抗,安分守己,就得采用低成本的麻醉手段,像安撫嬰兒一樣,在嘴裡給他們塞個奶嘴兒。
奶頭有兩種形式:一是發洩性娛樂,比如網路遊戲、網路口水戰等等;二是滿足性娛樂,比如真人秀節目、綜藝視訊、娛樂八卦等等。
大眾陷於即時滿足的享樂和安逸中,就不會再動腦子思考,也就不會再有反抗之心。現在的情況就是年輕人沉迷於遊戲,中年人沉迷於小視訊和網路直播。你去某些美劇平臺,看看現在某些年輕人的“三觀”,你一定會“呵呵”。
回到問題,大量訪談類節目停播,主要是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審查制度不明確。
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審查制度。製作人只能根據哪個節目停播,哪個節目整改,來判斷什麼能播,什麼不能播。與其冒著被停播的風險,還不如不播。
第二,節目粗製濫造,沒有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正確,是節目的底線。以前的訪談節目,如早期的《實話實說》,都是主持人站在老百姓的視角,問一些老百姓真正關心的問題。現在的節目,都是請一些不知哪來的“專家”“學者”,甚至“娛樂明星”,問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在那裡自嗨。
第三,收視率低迷,不賺錢。
有些訪談類節目,看著挺火爆,但實際上都是虛火,收視率並不高。最起碼相對於真人秀、綜藝節目,收視率是相對較低的。節目的製作需要資本,而資本的本質是賺錢。既然是為了賺錢,為啥不去“人傻錢多”地方?
你覺得“奶頭樂理論”是陰謀論嗎?
-
8 # 天雷娛樂
就在內地觀眾還在唏噓臺灣王牌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停播遺憾之際,有著“內地版《康熙來了》”之稱的《超級訪問》也在4年前的2016年正式停播。
儘管《超級訪問》並沒有提到停播原因,但訪談類節目相繼走下巔峰已成不爭的事實,大多訪談類節目的收視率在0.25-0.4之間徘徊,單期網路播放量也很少能破百萬,有時甚至跌到十萬以下…
2017面8月30日,東方衛視《金星秀》正式停播,這檔綜藝其實和大多數真人秀以及訪談節目都有很大的差別,因為這檔綜藝節目不僅聚焦時下熱點,而且主持人金星本來就是一個自帶話題熱度的明星,且《金星秀》一直收視率不錯。
2017年9月12日,鳳凰衛視的金牌話談節目《鏘鏘三人行》宣佈停播。節目組在微博釋出了簡短的停播宣告——感謝大家多年的厚愛,後會有期。很多觀眾對再也聽不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而深感遺憾。
談話節目停播之原因猜想節目形式單一老套成發展瓶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日益高漲,已不滿足於兩三個人坐在一起談天說地那種舊有節目風格。節目又不能及時改變適應觀眾——被淘汰也就情理之中了。
沒有廣告商親徠不得不停播
隨著真人秀、泛娛樂綜藝的興起,老牌的談話節目越來越舉步維艱,缺乏話題,缺乏關注度,廣告商自然不願意贊助。客觀上導致了談話節目的停播。
太過優秀遭人“嫉妒”
在《金星秀》被停播之後,金星本人在自己的微博上的表態就是:金星秀之所以遭受停播,就是因為太優秀,遭受小人陷害。
-
9 # 八卦氣象臺
金星秀停播,大嘴金姐說了一番話:就是因為節目做的好,收視率又居高,就遭到小人嫉妒............這番話,實際已經說明了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如今各種節目層出不窮,但真正能讓觀眾喜歡的就那麼幾個,而這些節目卻都未能“善終”,無一例外的都被各種原因停掉了。雖然節目官方也會給一些原因,但終究難以讓人信服。
影視娛樂圈的關係,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各種利益錯綜複雜,魚龍混珠的也大有人在。看到一檔收視率讓人眼紅的節目,再看看自家這不爭氣的收視,心裡的羨慕嫉妒恨。那滋味,可不好受。那接下來使絆子,揪小辮子,讓對手難以生存,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的這句話,道出了很多問題的本質。
其次,相關部門不願擔風險如果用放大鏡去尋找節目中可能觸碰的紅線,那我們今天可能沒有節目可看了。但是,如果某檔節目中的某些擦邊球話題被人為的放大後,不被相關部門關注基本很難了。關注後發現確實存在某些問題,加上某些關係的推波助瀾,這檔節目的前景就比較堪憂了。
最後,市場環境決定了節目的壽命沒有收視,一切都是空談。
一檔節目,製作班底的資金是否雄厚,往往決定了這檔節目的最終走向。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火爆的節目,其背後都有大財團的身影。而某些小眾節目,沒有雄厚的資金,只能是靠口碑慢慢做起來。
所以,收視率是一檔節目的是根本。沒了收視或是收視不佳,節目只有被砍掉的份了。
-
10 # 桑梓說娛
誰都沒想到僅靠著閒聊的《鏘鏘三人行》竟然會維持十九年,豆瓣評分9.1,幾乎是綜藝之首,敢說敢言受到越來越多觀眾追隨。而這檔節目卻在十九年後,以“節目整改”為由暫停播出,“綜N代”註定花落別家。提起《鏘鏘三人行》很多人表示惋惜,那麼看起來收視率還不錯的三人行為什麼會停播?
節目追隨熱點,大膽新穎卻忘了積極向上這個節目有不錯的地方,比如說夠大膽,對於每一期的節目製作也會結合熱點進行深入挖掘。不過卻對一些類似於娛樂八卦的東西缺乏正確的引導性,能請到大咖坐鎮,卻忘了節目本身就是為了展現價值觀,電視臺針對的是所有的觀眾,所以整改算是必然。
“不求高度,只求廣度;不求深度,只求溫度;不求結論,只求趣味。”的宗旨明顯有些力不從心,追求趣味確實能滿足一部分人對於直言不諱的喜愛,不過對於節目長久發展,有待商榷。
鳳凰網官方解釋:節目需要整改凰網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公司節目調整,但外界不斷有聲音表示這與廣電總局的要求可能有關。不過究竟有沒有牌照資質,到現在還是個謎,值得一提的是,在節目整改後面還有句“後悔有期”。或許真的想改改內容,重新建立也未嘗不可能。
鏘鏘三人行何去何從節目停播,不少人深感意外,不過也在合理的範疇,當年三個人三個杯子的閒聊,似乎是個無往不利、成本最小的買賣。《鏘鏘三人行》“節目整改以後”的導播說了兩個字:後會。
1998年4月開播的《鏘鏘三人行》,在播出19年後被停播4。如今愛奇藝早已消失了它的痕跡,微博搜尋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尋結果未予顯示”。緊跟著,許知遠的《十三邀》也進入時代的塵埃中。
《鏘鏘三人行》、《十三邀》等節目不是“你死我活”的遊戲真人秀節目,也不是爭個頭破血流的比賽節目。僅僅兩三個人坐在一起,喝著水聊著天。你可以肆無忌憚的表現自己的想法,你在這裡被包容、被啟迪,思索後是價值觀的重新塑造,是價值觀的二次洗滌,將人生的更多可能性放在你面前。有人談起《鏘鏘三人行》說,“感覺被捂住了耳朵,閉上了眼睛,再也無法思考。”
在我藝考培訓的時候曾參加電臺主持的活動,談及喜歡的作者時,《豐乳肥臀》《春琴抄》等等一些的書,因為不夠“大眾化思想”而被斃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談話類節目的停播是所有綜藝節目的前車之鑑,不久前,《極限挑戰》也被停播整改,因涉及“內容低俗”“太負能量了”。在如此的文化環境下,我們的耳朵化為了統一的喇叭,我們的眼睛淪為了大眾的鏡子。
“把節目播完才是王道。”變成了所有綜藝節目的首要目的,可是眼看如今的綜藝百態與粉絲現象,插手越多的地方,良性生態越難以建立,更讓人懷念之前的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