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長是個圈
-
2 # 純鈞LHGR
根據現實情況推斷,李白死於肝病。
牛渚磯撈月溺亡,雖然很有浪漫色彩,但不符合現實邏輯。首先,當時的李白起碼已是戴罪之身,他有沒有心情喝個酩酊大醉然後跑去臭美——這傢伙的心未免太大了吧?拖累著自己的小舅子,拋棄妻子在梁園,四川還有女兒和兒子等他。這種情況下,就算他看到水中明月,真的會生髮浪漫豪情,那他不是醉了,而是瘋了。
就像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所說,“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人都是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在那麼困窘的環境下,李白若還能臭美得起來,那除非這人已經精神分裂DID了,根本不符合實際。
說李白去參軍,然後病死當塗,其實也不太可能。李白對時政已經徹底失望,都已經去“求道”了,還有沒有心思再為國出力?
最可能的情況,依然是李白流浪途中死於肝病。李白本就酗酒,再加上多個事件對他的打擊,七情內傷,損肝傷命,最終因急性酒精中毒而亡。
這樣的話,也就能解釋宗府為什麼沒來得及對李白伸出援手,畢竟是急性發作,病不等人。不然就憑宗府的財勢,小舅子對他的超級仰慕和妻子宗瑛對他的愛,不可能棄他不顧。
而誘發急性酒精中毒的理由,肯定是李白又喝大了。在牛渚磯,他不可能有心情喝,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李白遇到了故舊知心人,可能是李陽冰,也可能是別人,原是想把委屈怨懟都浸在酒裡吞下肚,但是他的肝已承受不住,於是一代詩仙就此歸天了。
-
3 # 人生幾何31674372
李白是偉大的詩人,被世人譽為“詩仙”。他的詩豪情奔放,浪漫灑脫。李白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關於李白的死同樣充滿傳奇,有三種說法,其中一種就是水中撈月而死,說的是李白在船上飲酒,看見水中月亮,就跳入水中撈月溺水而亡。
第二種說法是說李白喝酒過度醉死的。大多學者認為這一說法比較可信,一是符合李白的性格,二是出自《舊唐書》的記載。
第三種說法是說李白61歲的時候,請纓殺敵,為國盡力,因病中途返回,第二年病死於當塗縣。
回覆列表
李白生於701年死於762年 ,活了61歲。李太白自號青蓮居士,賀知章贊其為“謫仙人”,後人又譽為“詩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在我眼裡,只有蘇軾可以與之並列。他的作品瀰漫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給人以瑰麗的想象空間,吟哦李白的詩句,朗朗上口,一氣呵成,讀罷可說是唇齒留香,意猶未盡,當之無愧於“詩仙”的美譽。分析李白的人文情懷和灑脫個性,我是相信花甲之年的李白月夜登舟,舉杯豪飲,攢詩高頌,投湖覓月,化羽成仙的。
首先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骨子裡崇尚道家的萬物自然化生,道法自然的觀點,道家思想在李白詩詞中有多處體現:
我獨異於人
“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流夜郎贈辛判官》)
有“功成身退”的思想。
暫因蒼生起,談笑安黎元。(《書情贈蔡舍人雄》)
眉如松雪齊四皓,調笑可以安儲皇。君能禮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有對大自然的熱愛。
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有對自由自在神仙生活的嚮往。
《送楊山人歸嵩山》: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
仰望不可及,蒼然五情熱。
吾將營丹砂,永世與人別。
其次李白一生喜酒,詩作中多數是醉時寫的,比如《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等。
最後是李白對月亮的偏愛,李白寫了大量的月詩。其中有些詩詞反映了作者對月的神往:
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尋陽送弟昌岠鄱陽司馬作》)
綜上所說,對世的超然,對仙的嚮往,骨子裡的灑脫清逸,使我相信李白早已有“不作尋常床簀死”的想法。那麼在湖中月高懸,舉杯邀明月的酩酊大醉的李白,在五十九歲依然寫出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浪漫主義詩人,縱身去九天攬月,也在情理之中。起碼在我的心裡,這是最符合詩仙李白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