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明
-
2 # 開周說宋
範如圭,福建人,生於1102年,死於1160年,與陸游、辛棄疾、范成大、楊萬里這些文壇大腕差不多活在同一個時代,但是這些大腕跟他都沒有交集。
跟範如圭有交集的大腕,是南宋哲學家朱熹,後面我們會具體掰扯朱熹跟他的關係。
範如圭生在北宋,經歷過金國對北宋的侵略戰爭,有過顛簸流離的逃難經歷。對金兵,他是切齒痛恨。
他家境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是跟著舅舅長大的。他舅舅是宋朝大儒胡安國,北宋末年在湖南當教育幹部,所以範如圭自幼跟隨舅舅在湖南學習。
(範如圭的舅舅是宋朝大儒胡安國)
南宋初年,二十多歲的範如圭非常順利地考中進士,先是被派到地方軍隊當文職參謀,然後又調回京城(杭州)當小京官。
範如圭當文職參謀的時候,軍區大領導弄錯了公文,差點兒誤殺部下,被範如圭指出來。大領導說:“公文上白紙黑字寫得明白,如果不殺這幾個人,那我還得再把檔案改過來,真麻煩。”範如圭厲聲說:“是公文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大領導不得不聽從他的意見。
(範如圭畫像)
範如圭調任京城,職位是秘書省正字兼史館修撰,這在宋朝是很低的官職,相當於八品官,近似於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兼中央檔案館館員。就是在這個崗位上,他大罵秦檜“喪心病狂”、“遺臭萬年”,可見膽識過人,敢於頂撞比他官位大得多的權臣。
範如圭怒斥秦檜,起因是宋金議和。金國派使臣到南宋,沒地方住,秦檜想安排這些使臣住在秘書省,讓秘書省的工作人員搬出去。範如圭就在秘書省上班,所以拼命阻攔,說:“這裡是中央檔案館,存放的都是國家機密,您讓敵國使臣住進來,難道就不怕他們竊取情報嗎?”秦檜這才作罷。
(秦檜跪像)
後來宋金議和成功,秦檜自以為得計,在朝堂上趾高氣揚。範如圭當面罵道:“你賣國求榮,喪心病狂,將來會遺臭萬世的!”又向宋高宗上奏道:“秦檜這樣做,得利的是他自己,受損的是江山社稷。”宋高宗理虧,只好假惺惺地說:“你是忠臣,幸虧你幫朕指出來。”秦檜非常生氣,想殺掉範如圭,但是害怕惹怒皇帝,只好把他打發到地方上,做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宮觀官員。所謂宮觀官員,就是名義上幫助朝廷掌管某座道觀,實際上只能白拿薪水,屬於養老的閒職。
範如圭當宮觀官員當了十幾年,秦檜失勢後,他又被調回京城,升任中央檔案館副館長。再後來,他再次下放,成為泉州知府,直到五十多歲去世。也就是說,他雖然大罵秦檜,但是並沒有像岳飛那樣被害,結局還是不錯的。
現在我們再說說範如圭跟朱熹是什麼關係。
範如圭在中央檔案館工作時,與朱熹的父親朱松是同僚,朱熹十二歲那年,就拜見過他,
範如圭的第二個兒子叫範念德,娶了大臣劉勉的女兒,而朱熹則娶了劉勉的另一個女兒,所以朱熹是範如圭的親戚,在範如圭面前自稱“從表侄”,即遠門的表侄。
範如圭活著時,朱熹經常向他請教學問。範如圭晚年,朱熹聘請他去紫芝書院當院長。這座紫芝書院位於範如圭的老家福建建甌,現在是建甌市東峰鎮中心小學。
(朱熹畫像)
範如圭死後,他的孫子範元裕成為朱熹的再傳弟子,並娶了朱熹的第五個女兒。
朱熹和範如圭都是愛國者,都是主戰派,都是鐵骨錚錚的儒生。但是在治國理念上,朱熹要比範如圭成熟得多,務實得多。
現在我們都認為朱熹很迂腐,其實範如圭更迂腐。
對於宋朝改革家王安石,範如圭一直沒有好評價,可是朱熹卻很客觀地認為,王安石的主張有可取之處,王安石的人品更是萬世楷模。
對於儒生們宣揚的先秦井田制,朱熹認識到那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在先秦從未實行過,在宋朝更不可能推行;可是範如圭卻對井田制深信不疑,還向朝廷建議推廣井田制。幸虧朝廷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否則南宋老百姓會更加遭殃。
總而言之,範如圭是一個很有氣節的愛華人士,也是一個迂腐不化的冬烘先生。
回覆列表
範如圭在華夏曆史長河中並不知名,作為南宋伊始的主戰派,他沒有帶過兵打過仗,也沒有其他特別突出的事蹟,但作為一名言官他是極為稱職的,不謂權貴,仗義執言。另外文章寫得也不錯,在高宗立儲君和當時的屯田政策時向高宗諫過言!如果在太平盛世他或許能與包拯一樣留名青史,但在宋金交替那個英雄倍出的年代他必然會遜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