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海洋,人類並不算全然瞭解,但一直在探索中。
世界上有四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兩個有交匯的海洋。但是,它們雖然能夠交匯,但海水卻不能真正的融合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
淺色是太平洋,深色大西洋。
關於太平洋一詞最早出現於16世紀20年代。是由大Nautilus麥哲倫及其船隊首先命名的。
1519年9月20日,Nautilus麥哲倫率領270名水手組成的探險隊從西班牙啟航,西渡大西洋,他們頂著驚濤駭浪,吃盡了苦頭,到達了南美洲的南端,進入了一個海峽。
這個後來以麥哲倫命名的海峽更為險惡,到處是狂風巨浪和險礁暗灘。又經過38天的艱苦奮戰,船隊終於到達了麥哲倫海峽的西端,然而此時船隊僅剩下三條船了,隊員也損失了一半。
又經過3個月艱苦航行,船隊從南美越過關島,來到菲律賓群島。這段航程再也沒有遇到一次風浪,海面十分平靜,原來船隊已經進入赤道無風帶。飽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員高興地說:“這真是個太平洋啊!”
從此,人們把美洲、亞洲、大洋洲之間的這片大洋稱為“太平洋”。
大自然壯闊無邊,風景無限,蘊藏著許許多多的奧妙。
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交界的地方就有這麼一個神奇的景觀,明明都是海水卻不相融,形成了一道明顯的海洋交界線。
1 與和兩個大洋的海水密度也有關。
密度不一樣,舉個例子。死海密度大,人能漂浮在水上一樣道理、或者是油跟水不能融合一樣道理。
大西洋蒸發量高,海水鹽度較高,海水顏色深。而太平洋情況與大西洋相反,太平洋雨量充沛,又是世界第一大洋,海水顏色淺。
所以遠望過去,兩種不同顏色的海水交匯就顯得好像出現了分層一樣的感覺了。
2 兩大洋水位高低不同。
所謂的高度差應該是地球自轉和信風等等因素導致太平洋和大西洋在巴拿馬兩側有一定高度差。
兩大洋水位高低不同又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眾所周知,地球一直在做自西向東的自轉運動,而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西經67°16’處交匯,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在大西洋的西方,在自轉的影響下兩者的海平面出現了一高一低的現象,交匯的時候體現的就更加清楚了。
由於自轉運動,太平洋的水面一直會比大西洋高。
舉個簡單的例子,桌子上有一杯水,你用力把杯子往前推,杯子裡的水自然就往後仰了,顯得後面的水面比前面的高,這就和大西洋與太平洋水位高低有點相似了。
3 融合時刻進行,但很慢。
由於兩大洋海水的鹽度、溫度及高度不同,造成兩者相遇時會產生比較模糊的界線,但其實融合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
由於兩種水體鹽度、溫度、速度、長度等各種情況的不同,融合時間也有所不同,有時甚至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如果不同水體含有不同的泥沙、藻類等,就會長時間保持比較明顯的分界。
有人調侃說,兩大洋表面井水不犯河水,實則暗地裡,暗流湧動。
三 結尾:
大自然鬼斧神工,地球也是一個充滿魔力的星球,在這裡,我們目睹自然現象的神奇。
就算是同一型別的東西,也會存在微妙的差異,而這也促使人類不斷地探索。
我們探索自然,在這過程中會發現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我們敬畏自然,因為他們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是組成地球的一部分。
我是木子老師,專注教育,喜歡讀書寫文最佳化生活,期待與你相遇。
對於海洋,人類並不算全然瞭解,但一直在探索中。
世界上有四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兩個有交匯的海洋。但是,它們雖然能夠交匯,但海水卻不能真正的融合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
淺色是太平洋,深色大西洋。
一 太平洋的來歷關於太平洋一詞最早出現於16世紀20年代。是由大Nautilus麥哲倫及其船隊首先命名的。
1519年9月20日,Nautilus麥哲倫率領270名水手組成的探險隊從西班牙啟航,西渡大西洋,他們頂著驚濤駭浪,吃盡了苦頭,到達了南美洲的南端,進入了一個海峽。
這個後來以麥哲倫命名的海峽更為險惡,到處是狂風巨浪和險礁暗灘。又經過38天的艱苦奮戰,船隊終於到達了麥哲倫海峽的西端,然而此時船隊僅剩下三條船了,隊員也損失了一半。
又經過3個月艱苦航行,船隊從南美越過關島,來到菲律賓群島。這段航程再也沒有遇到一次風浪,海面十分平靜,原來船隊已經進入赤道無風帶。飽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員高興地說:“這真是個太平洋啊!”
從此,人們把美洲、亞洲、大洋洲之間的這片大洋稱為“太平洋”。
大自然壯闊無邊,風景無限,蘊藏著許許多多的奧妙。
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交界的地方就有這麼一個神奇的景觀,明明都是海水卻不相融,形成了一道明顯的海洋交界線。
二 關於太平洋和大西洋為什麼不融合?1 與和兩個大洋的海水密度也有關。
密度不一樣,舉個例子。死海密度大,人能漂浮在水上一樣道理、或者是油跟水不能融合一樣道理。
大西洋蒸發量高,海水鹽度較高,海水顏色深。而太平洋情況與大西洋相反,太平洋雨量充沛,又是世界第一大洋,海水顏色淺。
所以遠望過去,兩種不同顏色的海水交匯就顯得好像出現了分層一樣的感覺了。
2 兩大洋水位高低不同。
所謂的高度差應該是地球自轉和信風等等因素導致太平洋和大西洋在巴拿馬兩側有一定高度差。
兩大洋水位高低不同又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眾所周知,地球一直在做自西向東的自轉運動,而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西經67°16’處交匯,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在大西洋的西方,在自轉的影響下兩者的海平面出現了一高一低的現象,交匯的時候體現的就更加清楚了。
由於自轉運動,太平洋的水面一直會比大西洋高。
舉個簡單的例子,桌子上有一杯水,你用力把杯子往前推,杯子裡的水自然就往後仰了,顯得後面的水面比前面的高,這就和大西洋與太平洋水位高低有點相似了。
3 融合時刻進行,但很慢。
由於兩大洋海水的鹽度、溫度及高度不同,造成兩者相遇時會產生比較模糊的界線,但其實融合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
由於兩種水體鹽度、溫度、速度、長度等各種情況的不同,融合時間也有所不同,有時甚至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如果不同水體含有不同的泥沙、藻類等,就會長時間保持比較明顯的分界。
有人調侃說,兩大洋表面井水不犯河水,實則暗地裡,暗流湧動。
三 結尾:
大自然鬼斧神工,地球也是一個充滿魔力的星球,在這裡,我們目睹自然現象的神奇。
就算是同一型別的東西,也會存在微妙的差異,而這也促使人類不斷地探索。
我們探索自然,在這過程中會發現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我們敬畏自然,因為他們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是組成地球的一部分。
我是木子老師,專注教育,喜歡讀書寫文最佳化生活,期待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