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孚鑑
-
2 # 果笑說歷史
原因其一:不聽“仲父”的話。
仲父就是齊國的相國管仲,管仲臨死之前,提醒並警告齊桓公要遠離小人,也告知了小人的姓名。齊桓公嘴上雖然答應著,可是在管仲死後,齊桓公任由管仲所說的那幾個小人執政,生生辜負了管仲對齊桓公最後的忠心。
原因之二:管仲為首的“齊國五傑”都是治國精英,讓齊桓公養尊處優的生活,他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管仲當了齊國40年的相國,他和鮑叔牙、甯戚、隰朋、賓須無合稱為“齊國五傑”,將齊國打理髮展成為當時最強大和富有的國家。齊桓公身邊有這樣的精英團隊在,他早已疏於料理國家政事,去過不操心的日子了。
管仲一死,齊桓公一則年齡大了,料理國事已是力不從心,加上不聽仲父臨終遺言,終於引起內亂,五個兒子為了爭奪權位互相殘殺。
可悲,一代霸主竟然“病無所醫”、“老無所養”、“死無所管”,淒涼結束了一生。
-
3 # 樂優夢然
齊桓公身前風光,九並諸侯,一匡天下,開春秋五霸之先河。死後卻也淒涼無限,由於沒有解決好繼承人的問題,導致五子爭位,國內形勢一片混亂,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 。
人這一輩子要做好兩件事,身前名、身後事。繼承人問題解決不好,身前就是再牛逼,死後也往往是淒涼收場。趙武靈王就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首鼠兩端,導致被他兒子團團包圍,活活餓死;燕王噲在繼承人問題上標新立異,禪位國相子之,結果差點兒給燕國帶來滅頂之災!
繼承人的問題,既考查一個君王的識人眼光和用人魄力,也檢驗他對未來的預見能力。想要做得好,真的殊為不易!
齊桓公,名小白。他是齊國國君。在任管仲為相後,勵精圖治,終讓齊國強大起來。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以尊王攘夷為策略,從而有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事蹟。也讓齊桓公成為當時的霸主,並且齊桓公也是中原第一個霸主,是春秋五霸之首。
然而,齊桓公雖然政績頗著,貴為當時的霸主,但是他的結局卻很悲慘,後來不僅因餓而病致死,而且他死後,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不得入土為安,其被擱置六十七天,其味也傳了很遠。
那齊桓公成就了春秋霸業,去世後,卻無人安葬,為什麼他去世後,被擱置六十七天不久?
因為齊桓公雖然成就霸業,但是他後期,在管仲去世後,沒有聽從管仲的遺言遠離易牙、豎刁、開方等小人,反而還重用他們。他們因為很奉承齊桓公,所以很討齊桓公的信任。
然而易牙、豎刁、開方畢竟是小人。從而後來這三人專權。並且在齊桓公病重時,他把齊桓公困在宮中屋裡,四周又封住,只留下送飯的一個小口。開始的時候還有送飯的,但後來他們卻不給齊桓公送飯了。同時易牙等人在堵在宮門口,不讓任何人進宮。
而主要的除了易牙、豎刁作亂,還有齊國內亂的原因。易牙、豎刁擁立公子無虧,公子昭被迫去了宋國,從而齊國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發生了互相攻打打的內亂,他們為了國君之位,在加上易牙、豎刁專權不讓進宮,見不到齊桓公,所以齊國五公子就顧不及齊桓公。
當時齊桓公本人因為豎刁、易牙等不給她提供飲食,在加上病重,最終齊桓公又病又餓的情況下死去。
齊桓公去世後,因為當時齊國五公子相互攻打,齊國陷入內亂,就無人顧及到齊桓公。其去世後,易牙、豎刁擁立公子無虧繼位,公子昭逃到宋國,而其他公子則帶著人和守住正殿的豎刁對峙,那時齊宮已經成了攻伐的戰場。
齊國陷入混亂,直到齊國新君公子無虧繼位,齊桓公也去世了六十多天,其味也傳出很遠,直到他去世六十七天,才得以下葬入土為安。
公子無虧繼位,公子昭去了宋國後,得到宋國宋襄公的幫助,於是發兵攻打齊國。當時掌權的易牙帶兵去迎戰。齊國大臣趁易牙不在時,就用計殺死豎刁。後公子昭回到齊國,公子無虧被殺,易牙則出逃。
公子無虧在齊桓公去世當年(前643年)為齊國國君。
公子昭(齊孝公)前642年到前633年在位。
公子潘(齊昭公)前632年到前613年在位。
公子商人(齊懿公)前612年到前609年在位?
公子元(齊惠公)前608年到前599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