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太陽鳥
-
2 # 緣聚丶緣散
如果是這樣,其實父母更應該反思一下:你的關愛方式是不是正確的?孩子變成這樣,許多時候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慈母多敗兒”,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這裡的“慈”,用現在的話來說可以理解為:溺愛。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成了家裡的寶貝,姥姥疼,爺爺愛,加上爸爸媽媽的愛。全家七八口人圍著一個孩子輪番寵愛,要什麼給什麼,說什麼是什麼。這就造成了孩子恃寵而驕,自大,目空無人……等等一系列壞習慣,根本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原則。小時候沒什麼,等到上學你會發現他根本融入不了學校。更別說有什麼朋友!這樣的孩子都是敏感的,也許只是一點點小挫折,會在他心裡留下陰影。留下的陰影越多,以後爆發造成的危害就越大!不懂得尊重人,不會為人處世算輕的,有的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交給孩子為人處世的道理,比給他什麼都強!
-
3 # 豌豆的胖腳丫
你好,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其實這個話題是很多家庭存在和麵臨的問題。父母對孩子關懷備至,孩子卻對父母不好,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我們對孩子那麼用心那麼關心,孩子們對我們卻頤指氣使,趾高氣揚,甚至無理取鬧,亂髮脾氣。我覺得出現這種問題都是家長造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主要分析了三方面:
1.家庭氛圍是否和諧有愛。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和諧有愛的家庭,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身心都會得到愛的滋養,這樣的孩子身心都是健康的,他不會出現對父母不好的情況。而與之相反的家庭不和諧,父母整天守著孩子大吵大鬧,甚至打架鬧離婚,孩子的心靈就會收到傷害,雖然父母對孩子很關心,也不會得到孩子的理解和愛。
2.家長對孩子嚴加管教還是有求必應。現在孩子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大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尤其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輩對孫子外孫的疼愛喜愛更甚,有求必應。這樣導致孩子沒有管束,以自己我中心,很自我,不知道對錯,也就很難對待自己的父母好。
3.家長是否能起到模範榜樣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父母平常在家裡的行為對孩子有教導榜樣的作用。我們對待自己的父母要做到尊敬體貼關心,不頂撞不違逆,要把對自己父母的感恩之心用實際的行動表現出來。時間長了孩子也會被薰染變成了像你一樣體貼暖心的小棉襖。
所以父母希望孩子對自己好,就要對自己進行深度的反思,只有我們先改變了,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會是我們希望的那樣——健康快樂有愛的好孩子!
-
4 # 兔兔媽媽0520
這是中國的一個普遍問題,父母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愛,甚至完全放棄了自己。但孩子對父母卻不知道怎麼怎麼感恩,說到底,父母根本沒給孩子感恩的機會。
中國父母習慣包辦一切,使孩子完全沒有自理的能力,孩子一旦想做點什麼,得到的反而是訓斥,不理解,怪孩子幫倒忙。久而久之,孩子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 了。而且,中國父母應該是吃過不好讀書的虧,讓孩子一切以學習為重。孩子只要是學習了,不管真學假學,反正就什麼也不用幹了。
就這樣,孩子從小到大就養成了習慣,父母對我關懷備至是應該的,我什麼都不用回報。甚至有一些畸形孩子,對於父母不能提供的物質條件,孩子竟然對父母使用暴力。弒父弒母的新聞層出不窮。這是中國父母的悲哀!
所以,孩子在小的時候,適當的讓他們做些家務,勞動,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好處的。不要捨不得。不要讓他們把父母的愛,當成理所當然。該狠心的時候就要狠心。這樣孩子才可以健康成長!做一個對社會家庭有用的人。
回覆列表
教育的方法不對了,用錯愛了,通常孩子分為兩大類別,一種是安靜形類別,一種是多動形類別
安靜形類別的孩子,它們一般以最親近它的人做對比,以它們為最好的榜樣,通常有哥哥姐姐的都會以它們為榜樣,如果沒有的話,它們會以父母做榜樣,父母的一舉一動行為上都會成為它們的學習榜樣
多動形的孩子,它們一般以觀看教育影片為主,它們會以影片中的有趣角色作榜樣,如果那部動漫有不好的行為,它們也會跟著模仿
認識到這一點,自然就知道,要用對教育的方法才行,不然的話適得其反,本來用白開水就可以解渴,用飲料去自然就會越喝越口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