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畢業快3年了,跟父母住一起,前段時間我跟媽媽腦子一熱定了輛BBA,其實低調一點的顏色都好說,奈何看上了紅色(男生),感覺好高調啊,不知道外人怎麼看?
4
回覆列表
  • 1 # 百年孤獨chen

    那得看他們家條件,如果他父母是有錢的,買車給兒子那很正常,我們只有羨慕他,有個好父母,,

    但如果他們家條件都不好,借錢買給他兒子,那他兒子肯定也不是什麼好孩子,思想肯定不成熟!外人也不會說什麼,必竟那是他們的家事!

  • 2 # 今宵酒暖

    每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成長。所以父母出錢給孩子買車這有什麼?頂多就是你畢業三年了,買車還是父母出錢而已。於你自己來說,父母的錢早晚有一天是子女的錢,早一天晚一天有什麼區別?同等條件下,父母資助可以有更好的平臺和條件為什麼不接受?於外人來說,你們家的錢怎麼花是你們自己的事情。花在誰身上,怎麼花,他們都沒有資格去置噱。

    所以,外人怎麼看那是外人的事情,可能有些人會酸,會議論,但那都是他們的問題。如果事事都在意別人的看法,那麼世界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做不成的,因為反對的人總比贊同的多。

  • 3 # 誒偶

    父母出錢給孩子買車,應該不是什麼不可啟齒的事情吧。當家庭經濟條件富餘,能有這個能力給孩子買車,再現在的社會來說,應該不是什麼稀奇事兒。現在社會已經有一種預設的規則了:對於工薪階層家庭來說,父母一輩子操勞,在孩子成年或者未成年的時候,大半輩子的積蓄幾乎都拿來給孩子買房了。誠然,現在大部分工薪階層家庭出生的年輕人,在面臨結婚的時候,幾乎都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購置一套新房或者婚房。但是現在社會的主流,無論你是不屑還是不恥,都不得不承認,即使年輕人之間因為愛情,但是總有一方的父母會著重考慮孩子物件的家庭條件,最基礎的一條几乎都是有沒有房,什麼房。這對於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孩子的婚姻是大事,家裡有房和沒房,先不說女孩子,就是男孩子的家庭心裡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自豪感,或者說優越感,相比於那些沒有房的家庭來說。現在華人的價值觀一定程度上已經變現於房子,車子,存款。

    如果一個女生同時面對兩個男生:

    一個男生條件滿足上面所說的四個標準項,但是脾氣不是很好,工作也只是得過且過。

    一個男生四個標準項都不滿足,但是脾氣好,有上進心,有能力。

    我們這裡拋開女生的主觀偏向,假設她對兩個男生的感情都在相對來說同樣的程度。

    可能大多數人會說,我當然選第二個,只要對我好,有上進心,有能力,現在沒錢沒關係,我們可以一起創造,我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

    但是真實情況真的會是這樣嗎?一個是現在穩定,看得到以後的生活條件,一個是現在不穩定,可能以後會更好,但也可能會一直這樣。雖然第二個有能力,但是生活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人脈,資源這些相對來說比個人能力更重要。誰又敢說第二個男生一定會越來越好呢?女生的主觀意願不說的話,父母想來肯定更願意把女兒嫁給第一個男生,因為他穩定,穩定,這一個可以說所有人都在追求的生活狀態。工作穩定,收入穩定,各方面都穩定,這樣的生活幾乎是所有人都在追求的。

    如果家庭條件富餘,父母給孩子買車,買房,買保險。沒有這個條件的人可能會說,這孩子沒出息,什麼都靠父母。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呢。

    大方向來說,我們的起點終點都一樣,但是小方向來說,起點真的有高有低,不說別的,就針對資源這一塊兒。

    家庭條件富餘出生的孩子,如果想創業,家裡能給他強力的後盾,給他足夠的人脈,資源,讓他去試錯,去買教訓,只要孩子不是傻的,試錯多了,經驗足了,終歸會有一件事能做好,再不濟,家裡還有資源給他繼承。

    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呢?他們可能比同齡人更成熟,更有想法,更有行動力,但是如果想創業,家裡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人拉一把,全靠自己摸索,一不小心,可能老人養老的錢或者自己辛辛苦苦打工幾年的錢都拿去買了經驗,買了教訓,然後,經驗有了,想再起來,沒有啟動資金了,空有一身抱負。現在連銀行貸款都要看家庭條件,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有沒有還款能力。都沒有?銀行都不會借錢給你。要麼在去上幾年班,拼命攢夠下一次的啟動資金,要麼就在這幾年被生活磨去了稜角,磨去了熱忱。

    這就是現實,白手起家的人為什麼會被人羨慕,被人歌頌?因為太少了,更多的人是孤注一擲失敗後,失去了勇氣和決心。現在人們都老生常談一個詞:借力。沒錯,沒資源可以借,沒人脈可以交,沒錢可以找人投資。但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周圍的人都是這種要麼安於現狀,要麼滿心抱負,但是他們又怎麼借力給你?如果他們能借力給你,那他們也不會還和你處於同一個圈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歲兒子鼻炎長期發作,中西醫都看過了,小問題不斷,老不好,我都快抑鬱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