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明119970616

    現在社會進步了,不愁吃,不愁穿,在家一月不出門都不會無聊,弄臺電腦或手機就可以工作。人和人交往越來越少了,但是網路是替代不了所有的東西的,所以過年的時候和好朋友聚聚,走親訪友,或者約著一起玩,就不會沒有熱鬧的感覺了。

  • 2 # 良好143065284

    年是人過的。不一樣的人過不一樣的年。現在社會變了,人也變了,年也變了。世界就沒有一樣不變的東幣。我們的年在變。

  • 3 # 訴不盡的言語814

    還有10天左右就要過年了,也就是咱們講的春節,現在人普遍都感覺過年沒啥味道了,失去了小時候那種快樂勁,今天在這我給大家捋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指出來。

    關於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按理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過年應該是越來越熱鬧,越來越有味道,但事實卻恰恰相反,現在大家過年就是除夕晚上一家人坐一塊吃飯,喝酒,邊看春晚邊聊聊最近一年經歷的事情(春晚現在也沒意思了),初一找幾個朋友,打麻將,玩撲克,從初二開始大家開始有親戚,一直到初七結束,可能各地的風俗不同,我這邊講的是北方一些地區。等到初七結束,人們陸陸續續離開家外出打工,年基本上算是過完了,少部分人可以呆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難怪大家說現在過年不熱鬧,沒意思,在這給大家分析分析: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前的人們由於通訊各方面的限制,彼此聯絡起來不方便,通常過年開始走親戚來拉近大家的親情感,現在手機這麼普遍,想聯絡誰一個電話打過去,還有影片聊天,大家隨時隨地可以看到、聯絡到對方,見面聊天也就不怎麼重要了。

    二、國家政策的限制

    現在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是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這對我們這些從小過年放過鞭炮的人來說你不能理解的,上邊提到過年的來歷中,人們燃放鞭炮是為了驅趕年獸,老祖宗講這個傳統延續了幾百上千年,現在一下子禁止了就感覺很不適應。

    三、過年傳承的流失

    隨著老一輩人逐漸離去,咱們新生代的小夥子們對年的重視程度一直在下降,小時候,媽媽在臘月初八那天就告訴我,春節已經開始了,臘月二十三家裡人開始祭灶(祭祀灶王爺),老一輩人籌備著鑼鼓對,每天下午都要敲打那麼幾個小時,年輕小夥們也是躍躍欲試,到了除夕晚上接灶,然後同一家族的坐在一起開始吃年夜飯,這個時候,大概是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刻了,從家族最年長的老人開始發壓歲錢,小孩子還要叩頭行禮,一家人其樂融融。初一那天老人們籌備的鑼鼓隊鼓聲喧天,有舞獅子的,舞龍的,陝西關中地區還有獨特的社火表演。現在想想那才是正二八經的過年。

    說了這麼多,年還是那個年,我們也都是當初的那些小孩子,不是過年不熱鬧了,而是我們都長大了。現在人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外出打工的,背井離鄉討生計的,能在除夕這天回家過個年已經很知足了,有的初三就開始外出打工,在家能呆幾天,所以就感覺過年沒啥意思了。

    (ps:能回家過年的,大家且行且珍惜,因為有些人在你們吃團飯的時候,他們還奮鬥在一線崗位,為春節戰鬥在工作崗位的人致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歲寶寶磕傷留疤了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