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川城

    孟子理論的根基是他所提出的“性善論”,他認為人的善性是與生俱來的,而非後天形成的,人天生具備“仁、義、禮、智”。如果這些是孟子的真心話,那麼他的思辨能力為負,跟孔子、莊子比相差甚遠。

    跟孟子同時代的莊子,系統的思辨過“是非善惡”均為相對概念,“是非善惡”是人們結成社會之後,依據共同達成的道德準則加以理性思考後,得到的價值判斷結果。莊子並沒反對社會評判“是非善惡”,他還思辨了一系列包括“是非善惡”在內的對偶概念的對立統一問題。莊子這些思辨是實事求是的,令人信服。

    人的天性裡都有什麼呢?

    首先有“愛”,“愛”是孔子思想的發端,是人以及禽獸的天性裡最獨特的東西,人和禽獸都是“生而有愛”的。“愛”是奮不顧身的,是違背身體的,是物種賴以延續的基礎。無論人還是禽獸,當孩子面對危險時,沒有幾個媽媽不是奮不顧身的。

    當人理解了社會天下的各種概念之後,“愛”由親親延展開來,愛朋友,愛華人,愛天下人,就有了“仁”。“仁”是最奮不顧身,最宏大的“愛”。天下人不是隻生活一天,天下人也不是少數幾個人的天下,所以“仁”是立足全域性,著眼長遠的“大愛”。

    “愛”是孔子的靈魂,“仁”是孔子的嚮往。

    孟子既不懂“愛”也不懂“仁”。

    連孔子都說自己還未達到“仁”,你孟子老人家哪來的自信,聲稱人人都天生具備“仁”。“仁”是不能作為社會道德準則加以要求的,必須是個人在真正理解了“仁”之後,自然而然萌發的嚮往它追求它。

    孟子還提出了兩個對後世貽害無窮的口號:“仁政無敵”和“殺身成仁”。

    國家之間的生死戰爭,跟動物之間的搏鬥沒有兩樣。直接決定成敗的是力量和謀略,而不是仁。建設一個“好社會”和奮發圖強是相輔相成的,然而誰也不能代替誰。孟子對梁惠王講要施仁政於民,這樣,就是用木棒也可以抗擊擁有堅甲利兵的秦楚軍隊。這不是忽悠人嗎?

    孟子以為有了仁就有了一切,但是用他所理解的仁也不可能建設一個“好社會”,在孟子所構想的社會里完全沒有“人”,只有一群被設定了他所需要的好品格的機器。社會難道不是要為人服務的嗎?

    在“殺身成仁”的影響下,後世多少身居高位的人,為了所謂的個人名節,不思進取,坐等求死。

    死很難嗎?那些不計個人榮辱,為了大局,拼盡所有力量和智慧,周旋到底的人,比那些為了個人名節求死的人要偉大的多。

    人的天性裡不僅僅有“愛”,還有各種為了討好身體的各種欲和情緒,以及“趨利避害”。

    孔子的思想都是間接模糊的表達的,他沒有明確的論述人的天性,但他思想中重要組成部分“忠恕”,就是基於人的“趨利避害”特性而設定的。“忠恕”本質上就是一種社會成員依據約定俗成的道德準則,為了大家的穩定長遠的利益所做的對等交換。

    比如各個圈子裡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如果有人亂來,名聲臭了,他就不好混了。還有像我們常說的俗語:“你不仁別怪我不義”。你要用共享單車,都掃了碼了突然發現被人鎖在了欄杆上,你說你煩不煩氣不氣。於是有氣不過者找東西把鎖眼給堵死了,上鎖者來用單車,發現鎖眼被堵,於是悲憤交加,茫然四顧,大吼一聲:“誰這麼缺德?”不但用不了車,還陪了一把鎖,何苦?

    但是“忠恕”是一種軟約束,荀子認為只有軟約束是不夠的,還應該有“法”作為硬約束,於是他提出“隆禮重法”。荀子對人的天性中那些,容易誘使人做出危害社會的惡行之處,做了詳盡的論述。雖然他所說的“人性本惡”也是不對的,惡跟善一樣都是相對概念,但除此之外他的思想非常有價值。

    這樣,透過軟約束“禮+恕”和硬約束“法”管好人的身體,透過守護“愛”嚮往“仁”昂揚人的靈魂。儒學本來可以發展出一個近乎完美的治理社會的理論架構。

    然而後世儒家錯誤的選擇了孟子而不是荀子,也未讀懂孔子。他們全盤繼承了孟子理論中最錯誤的部分“性善論”,繼續不斷強化,把人的天性完全放在了跟“仁”相對立的位置上,並試圖刻意抹殺。他們羞於提“利害”,以為那是法家的東西,他們不懂孔子的“忠恕”就是基於“利害”。

    以後還是不要再提“孔孟”了吧?應該是“孔荀”才是。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肉怎樣去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