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答友皓哥

    首先電影是時間較短的音像藝術,兩個小時左右時間,要讓觀眾得到很好的視聽享受,對電影故事的要求必須衝突性強,情節緊湊,高潮迭起。

    電視劇相對來說,更有情節張力,敘述要緩慢,內容更細緻,給演員更充分的發揮空間。

    二者的共同點,都是音像藝術,都要求觀賞性和藝術性。都要在感情上追求和觀眾達到某種共鳴。

    簡單來說,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能吸引觀眾,從表象看,能拉動上座率和收視率的影視作品,大部分都是好作品。

  • 2 # rushixinyu

    1、好的故事框架、演員的演技、精雕細琢的細節、富有電影感曲折的情節、視覺上的震撼特效、難人尋味的臺詞、認真符合環境的背景都是一部好電影必不可少的東西,少了任何一樣都好像缺點什麼,如果一定要選一樣,那就是劇本,即好的故事框架,好的劇本能引起觀眾的觀看慾望,並且可以讓好演員發揮更佳的演技。可以說劇本是整個戲劇的身體,演員的表演和導演的畫面語言是戲劇的靈魂,一個連身體都不完整的人又何來靈魂呢。

    2、當代的一些影視劇過分注重演員的選擇,比如流量演員。在前幾年內地影視業不甚完善的時候,要想一個電視劇不賠錢,就必須有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演員,稍微有點知名度的演員,電視劇就能賣上好價格,即使口碑不行,也不會賠上太多。於是這種風氣蔓延開來,愈演愈烈。一些製作公司和導演本末倒置,把當紅的鮮肉小花當作整個作品的核心,為了突出核心,修改劇本、篡改故事發展情節,甚至於沒有劇本就敢開拍,隨便拿個劇本就敢拍。新的題材不敢拍,怕觀眾接受不了,只能拿著幾十年前的題材反覆拍,四大名著類題材,金庸小說類題材,抗戰題材,反正什麼關注熟悉拍什麼,以至於當時的電視臺幾乎每一家播出的都是這類的電視劇。

    3、讓人審美疲勞,不勝反感。美國和香港也有不拿劇本開始拍的,但別忘了,他們已經形成了影視工業化的規模,有了固定的流程,隨著觀眾的喜好和收視率發展故事情節和決定是否延續拍攝。在拍攝之前,導演和劇組以及主創會繪製好整個的手繪分鏡頭,準備工作非常充分。

    觀眾也不都是傻子,整一堆整容臉,拿個胡拼亂湊的故事情節,粗製濫造的佈景道具,毫無根據的歷史環境,徒手撕鬼子、彈弓打飛機的超人邏輯,就是觀眾對中國產影視的包容心再強,也經不起你這把觀眾當弱智的折騰。於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鮮肉主演的影視劇撲街,終於意識到這一點,因為違背觀眾的喜好你就會賠錢。

    4、影視劇最近開始往都市情感類的現代片發展,這類的片子取景方便,貼近老百姓。像家長裡短、房貸車貸、工作不順、愛情摩擦、創業、北漂、公婆之間的那點事、爸媽離婚、成功人士找小三等等全都燴一起了。當個小品看看還行,要真說是一部影視劇,距離可能還差點意思。演員的選擇也更加註重資歷大、有演技的老戲骨了。總體的方向還是偏向觀眾的喜好的。

    總之,一步影視劇相對於觀眾來說,起碼得是個好故事,一個好故事框架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能我看了幾個小時,完全覺得實在浪費時間,至於導演想透過電影表達什麼、揭露什麼、呼籲什麼,就看導演和主創的能耐了,觀眾們也見仁見智,引起共鳴是水準,強牽附會是庸才。

    反面教材:最近的一步《 帶著爸爸去留學 》徹底驚到我了,新劇上的少,而且孫紅雷主演,故事是發生在留學生裡的事情,乍一看,全部對觀眾口味。但看了十來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

    導演你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你到底有沒有了解過真正的留學生生活。主角孫紅雷帶了頂又鮮豔又綠的大帽子,替別人養了二十年的孩子;這孩子在初到異國在大半夜跟爹發脾氣,玩消失;女主留學生剛認識男主留學生沒兩天就想跟男主啪啪,虧得孫紅雷攔住,美稱為一見鍾情,過了沒幾天,又愛上一個混血的老外;女二是個成功上位的小三,男二是個老婆先出軌個健身教練自己找了小三正愁沒法交待的土大款。女配是個和正和男友啪啪時候讓爸媽撞見,為了保持清白名聲,預設是男的意圖灌暈她。這裡全部人物的世界觀簡直顛覆了我對電視劇的認知,全劇沒有一個正常人,這編劇和導演得多陰暗,起碼弄個正面人物是個希望的符號。如此負能量的電視劇不知道是怎麼過審的。而且透過眾多留學生的評價,講的也不是留學生的真實生活。看的我一臉矇蔽,導演你想表達個啥?只記記流水賬,拍拍吸引人圍觀看熱鬧的段子誰還不會做導演,你去拍抖音或者段影片都比這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戀愛要談多久才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