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靜致遠11804
-
2 # 朗風習習
炎炎夏日,我們現代人都有風扇和空調來消暑,想想,是不是覺得古代的皇帝都沒有我們現在這麼舒服?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度過這炎炎夏日的呢?
01 扇子古代,最原始、最傳統的消暑方法當然首推用扇子啦。我們在許多歷史劇裡面,經常可以看到皇帝的身邊有美女在幫他扇扇子。因為皇帝后宮佳麗三千,想要誰扇那還不容易?
02 涼殿古代人很聰明,為了讓皇帝過一個涼爽的夏天,通常都會建一些特殊的避暑建築,被稱為“涼殿”或“水亭”。
這些涼殿一般都依水而建,並且在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裝置,利用冷水迴圈,扇輪轉搖,從而產生風力,將冷氣送入殿內。
同時,還利用了機械將冷水送上屋頂,然後讓水沿屋簷流下,形成人造水簾,起到降溫消除暑的效果。比如,唐代時期的“含涼殿”。
03 避暑山莊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會看到,到了三伏天,皇帝會帶著妃子們去外地的行宮避暑,因此,就會專門修建用來避暑的行宮,俗稱“避暑山莊”。大家最熟悉的當屬清朝時期的“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最大的特色就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大小建築有120多組。其中,康熙以四字定名了36景,乾隆以三字也定名了36景,這就成了山莊現在著名的72景。
承德避暑山莊因四周環山,所以冬暖夏涼,尤其是夏季雨量集中,基本上沒有炎熱期,因此十分的涼爽。
就像現在,很多的大山裡,炎熱的夏天,他們那裡晚上根本不用風扇和空調,甚至睡覺還得蓋上棉被呢。
04 冰窖古代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享盡了人世間一切的榮華富貴。為了讓皇帝愉快地度過炎炎的夏日,大臣們當然會想盡一切辦法。除了上面的幾種,他們還想到了利用冰塊來降溫,那就是修建“冰窖”。
冬天的時候,下人們從其它的地方採集冰塊儲藏在冰窖裡。據說,北京城裡一共修建了18座大型的冰窖,用來供給皇帝夏天用。
冰窖一般設立在地下,但也有比較罕見的建在了地面上,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就在魏國的首都鄴城修築了銅雀臺、金虎臺、冰井臺三座巨大的高臺建築。其中冰井臺的內部便修建了三間大冰室。
曹操聰明地在冰井臺的頂部還修建了一座涼殿,這樣一來,冰井臺不僅可以在夏日裡起到消暑的作用,一旦發生戰爭時,冰井臺裡的冰塊,又是很好的飲水之源。
看來,古代皇帝的夏天其實也是蠻涼爽的!
-
3 # 小劉解讀
炎炎夏日,張口閉口就是一個字“熱”。
現在有電扇,空調能使我們清涼渡過一個夏季,但是在古代社會皇帝是怎麼渡過炎炎夏日的?
只能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雖然沒有空調,但是“集萬人之力,保一人清涼”無處不彰顯出奢華:開鑿冰室,從雪山開採冰塊,沿途運往各處行宮,然後儲存。
清朝的帝王可以去承德避暑山莊。明朝的帝王可以遊一遊大水池。
回覆列表
古代皇宮裡的皇帝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
皇宮裡的皇帝,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自然也能清爽地度過炎炎夏日。
首先,最原始的方法,便是利用蒲扇扇風,用涼水洗臉洗澡了。我們在電視劇裡電影裡都看到在皇帝的身後,站著兩個宮女,頭上頂著黃羅蓋傘,不但是地位的象徵,也可以遮陰擋陽,同時寸步不離地手持蒲扇為皇帝扇風解熱解暑。
其次,在建築上下功夫。如建涼棚,建水上亭臺樓閣,建避暑山莊,當然多種樹木,樹蔭是天然的涼棚,多引水做瀑布等。
再次,引水上機械轉輪,做成風車車水式,讓機械帶動水,如飛花濺起,頓生涼意。從外面引水入屋頂,再由木製機械轉動,如一涼水寶庫。
第四,冰塊解暑。帝王家有的是人力物力,把冬天結成的冰放入地窖,夏天抬上來用。詩經中有云:二之日鑿冰沖沖。便是儲存冰塊待用。
第五,自制冷飲。中藥湯劑或酸梅湯,綠豆湯等,在裡面放上冰塊,是為解暑佳品。
第六,古代冰箱。木質外包裝,裡面放錫紙,棉衣,用於保溫。可我們七十年代的賣冰棒的差不多。當然裡面少不了冰塊。
第七,竹夫人、玉枕。用竹子織成的枕頭,中間空,兩頭翹,叫竹夫人。玉枕也是夏天皇帝晚上睡覺時必備消暑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