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畫家孟玉峰

    許多繪畫愛好者的畫不好看,我想提出這問題的肯定不是對於初學者來說的吧,因為初學者畫不好是正常的。就畫家某些畫來討論一下吧。所謂不好看,我想大概是畫家自己風格原因,許多畫家突出自己藝術風格,或者在造型上有所誇張變形;有些在色彩上強調某些色調的統一,而主觀色彩濃厚。相對於觀賞者來說也許不好看。

    至於畫與攝影比較說,沒什麼可比性,攝影是客觀反應多想,最多主觀去調節技術含量改變色調和對比度,而美術作品主觀性非常大,畫家可以直接用自己想法控住畫面。

    至於畫面和攝影比較好看不好看問題,這是由觀眾感覺決定的。從觀賞價值上講,繪畫作品還是大於攝影作品的。

  • 2 # 五步齋主

    題主的提問不專業,但意思我基本明白。

    “許多繪畫愛好者的畫不好看,許多作品連攝影美都不如,”這前後所指的都是繪畫愛好者嗎?倘若同一所指,我的回答是:很正常!因為繪畫愛好者如畫寫實畫,沒有誰能夠超過攝影圖片。如果後面泛指所有的繪畫作品,許多連攝影美都不如,那就是題主個人的美術素養和審美觀問題了。繪畫作品和攝影作品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藝術門類,它們之間沒有互比性,繪畫作品的優劣從來都沒有用攝影標準來比較的。

    最後一問"這樣的次品有情感價值嗎?”這個問題太離譜了,我不想花功夫作答,罷了

  • 3 # 小歐老師知識點講解

    作為一名曾經畫畫也不好看的繪畫愛好者,我覺得題主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這也是我以前常常思考的問題。

    我一開始喜歡畫畫,是因為小時候我畫的畫曾經被人稱讚過,現在已經想不起來當初的稱讚是客套還是真心,但卻是我畫畫的動力。後來經常被老師叫去幫忙畫黑板報、手抄報,我以為我已經稱得上畫畫高手了,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知道,我那個不叫會畫畫,只是會臨摹而已。雖然照著書上的圖案,我臨摹出來的作品可以與原版有很高的相似度,但是卻是沒有靈魂的作品。因為一旦脫離了原稿,我對著空白的紙無從下手,根本不知道要怎麼下筆。

    雖然心裡明白,但是為了得到更多的稱讚,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我開始放棄創作,一直臨摹,臨摹,在大家的稱讚中麻木自己,以為這樣可以一直欺騙自己下去。但是,越到後來,我發現這種臨摹已經滿足不了大家了,因為班級活動也好,社團也好,各種海報、宣傳畫冊都需要自己創作、排版。而臨摹他人作品的這種沒有情感的行為,根本稱不上是繪畫。

    很多時候,我都會嘗試進行原創,把自己心中所想透過畫筆表現出來,無論出來的是作品是怎樣的拙劣。但是,我發現,我已經接受不了自己那種拙劣的作品了,因為我已經習慣了臨摹出來的那種虛偽的完美。我開始害怕畫畫、不敢創作,漸漸地,我開始不畫畫了,不是不喜歡,是覺得自己不配畫畫了。

    再後來,喜歡著畫畫但是不常畫畫的我,開始喜歡欣賞別人的畫了。正如題主所說,其實很多繪畫愛好者的畫並不好看,又或者說是與我們的審美觀不太相符。但是在我看來,這樣的畫包含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每一幅畫代表著作者向我們傳達的某種感情。比起我那些冰冷的臨摹作品,他們的作品更加耀眼。我也開始明白,畫得好不好看並不是衡量作品價值的標準。

    再者說,每一幅畫的完成都不是隨隨便便的,有時候一幅畫需要花費幾個小時甚至幾個月才能完成。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對這幅作品充滿感情地創作,誰會這麼有耐心把這麼長的時間花費在畫畫上面。題主用“次品”這個詞來形容那些可能畫風不符合我們審美的作品,其實現在的我是覺得有點刺眼的,總感覺那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一種否定。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每個繪畫愛好者的畫風也不一樣。正如這個世界,有富人也有窮人,但生活過得開不開心又是另當別論。所以,我覺得一幅繪畫作品有沒有情感價值,不應該由畫得好不好看來衡量,而是由這幅作品表達的思想來衡量。

    我希望那些還在堅持畫畫的繪畫愛好者可以一直堅持下去,為我們創作出更多飽滿感情的作品~

  • 4 # 熱情的簡筆繪趣

    個人認為是不論什麼樣的繪畫,在你的眼裡有多拙劣,那也是作者的心血,任何成功的大師在繪畫初期的時候都會有想要毀掉的作品,就像臨摹,你可以拿出一開始畫的,以及現在畫的,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功底已經在進步,經驗在不斷累積,作品的bug會越來越少,與原作相似度越來越高,因為繪畫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然後提高的一個過程。

    再者繪畫作品和攝影作品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藝術門類,它們之間沒有互比性,繪畫作品的優劣從來都沒有用攝影標準來比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筆記本d系列是什麼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