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之戀x

    這種趨勢已經開始顯現,沒辦法,這是國家推薦支援的專案,也是現今國際社會所推廣的。

    但就目前而言,因為汽車電池的技術突破和製造成本的高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規模發展的趨勢,在如今燃油汽車技術完全成熟的格局下,普通人很難接受它,雖然它是未來汽車的主流。

    要想新能源汽車得以全面的推廣,除了國家政策的支援,主要就是汽車新型電池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和價格低廉化,這樣才有可能真正的普及新能源汽車。

    所以這和人們接受態度沒有直接關係,新型汽車做好了價格合理了,自然有大批的普通百姓去接受它。

  • 2 # 吉林省萬通技工學校

    2018汽車產業藍皮書釋出,發展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是汽車行業的主流,所以新能源汽車必然將被人們所接受。

  • 3 # 越必閃光輝

    簡單談談我個人看法:

    很多人對新能源汽車有不同的定義和看法,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通常指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兩類。

    人們主要關心的重點問題主要有三點:一是汽車續航能力,拿現在普通的新能源汽車來說,純電動一般續航能力在120-300公里左右。這顯然是不太理想的,這種情況只能是在城裡開開,也就是短途駕駛。遇到需要長途遠距離的行駛,那肯定不是無法保證續航時間的,所以很多消費者也是為這件事情在猶豫是否要購買新能源汽車。雖然插電混動可以解決長途問題,但目前與同級別純油車比貴多幾萬的銷售價格是大多數人考慮的。

    二是充電方便與否,充電基礎設施顯然是制約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充電樁大都集中在大城市,一些小縣城幾乎是找不到的,這是問題所在。中國目前二三線以及縣城汽車購買力旺盛,解決好新能源汽車在這些區域的充電續航問題,才能進入下一步的發展。

    三是電池質量及更換費用問題。目前國內廠商均承諾電芯終身質保或超長里程質保的服務。由於各大材料廠商紛紛擴產搶佔市場份額,新增產能開始陸續投放,補貼新政推動電池能量密度的進一步提升國內電池廠商競爭日趨激烈,技術水平的逐漸精進,加上人工等成本優勢, 電池成本相對逐步走低較低,促使其綜合費用往低的趨勢發展。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最好的城市應該是深圳,包括計程車及公交車基本是純電的,充電樁在各場所也是較完備的。

    我於17年買了輛中國產某品牌的混動汽車,起初主要原因是所在城市長時間沒有搖到藍牌指標,由於新能源上牌不受限,加上急需用車。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城裡上下班日常出行基本用電,除了跑長途用油,車能很好滿足出行需求。

    所以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扶持,人們改善環境意識增強,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電池及整車質量提升與價格下降,人們必將會進一步接受新能源汽車。

  • 4 # 轟唐者

    2018年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的元年,不論從銷售量,還是車企的投入,國家的扶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中國確實在2018年取得了長足進步。

    但是我覺得現在說新能源汽車已經被人接受了,該為時過早。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看看燃油車2018年賣了多少,新能源車又賣了多少。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1月14日釋出的資料,2018年汽車銷量2808.1萬輛,同比下降2.8%。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中汽協預計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60萬輛。

    這樣一比較,就可以看出來,新能源汽車佔比太小了,不足以撼動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就算2019年新能源160萬輛,那也只佔燃油車6%不到。資料不會騙人,大部分人還是傾向於買燃油車。

    其實大部分人只是暫時不接受新能源車,因為新能源車還在發展,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車型更新換代很快,電池也突飛猛進,暫時買新能源車的話,幾年後並不保值。另外充電不方便,換電池費用太高,很多人都不放心。但是我想如果國家能有好的方法解決買新能源車後的痛點,老百姓還是會考慮的,畢竟讓老百姓接受新能源車,得解決痛點並讓老百姓知道開新能源車的好處,這樣推廣新能源車會順利的多。

    所以,我的觀點是說人們接受新能源車為時尚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關鍵是得解決老百姓面臨的痛點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小班一直在不停生病是什麼原因?該怎麼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