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54609884794

    當老師的比較多。

    如果不當老師,那麼前途堪憂。一個歷史系大學生前去某公司應聘。一問是學歷史的,不要。可見這是文憑歧視啊。

    但是沒辦法。歷史系大學生給公司帶來不了效益。真後悔當初為何要選歷史呢?

  • 2 # 頭部護理設計師

    我高中歷史老師碩士生挺厲害的吧!

    但據他所述大多都當了歷史老師去了。

    後來我們歷史老師覺得教書太苦了容易被氣死(兼職我們班主任)又回去他的學校考博士了。

  • 3 # 心曉天地

    歷史主要是從事文科類工作。北大就有主要的考古類工作,聽說只有一個學生,但你要學好,這個也是不容易的!

    (1)歷史系何以人才輩出――看福布斯中國大陸首富排行榜有感在中國高等院校的專業中,歷史系恐怕是最傳統、最冷僻、最不受學生歡迎的系科之一了。這些年高考時,學生們都紛紛填報計算機、財貿、金融等時髦熱門的專業,有的無奈被歷史系錄取,也千方百計地轉學換專業。原因很明顯,歷史系畢業生不吃香,或者當老師,或者搞研究,再或者就是改行了。然而,當年抱著同樣想法的我,近年來卻漸漸看出了歷史系的價值。我是早年的杭州大學法律系學生,一直也有些自以為是。可是,在我們同批畢業的文科畢業生中,做了黨政機關領導或大中專學校校長的則以歷史系學生居多,有的甚至陸續在中央國家機關和省市級機關擔任了重要職務。與我同期畢業的學生中,杭州大學歷史系的王旭烽女士成了中國文壇上有名的女作家,還是浙江省惟一一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還有近來名氣漸漸攀升的青年作家汪宛夫,據說也是杭州大學歷史系的學生。他的《機關滋味》被列為中國官場文學的代表作之一,汪被加拿大龍源國際書網及《京華時報》等各大媒體稱為“中國當代官場文學的代表作家”。被視作“古董行”的歷史系連出作家,令中文系的才子們大跌眼鏡。好戲還在後頭。近日全國各大媒體爆炒的“2002年福布斯中國大陸首富排行榜”,富豪們公佈的學歷更是令人吃驚。在浙江省入選的13位富豪中,竟有兩位是杭州大學歷史系的畢業生———一位是南都集團老總周慶治,一位是綠城集團老總宋衛平。兩位商界鉅子被選入福布斯排行榜,使歷史系學生的價值進一步飆升。冷僻的歷史系,何以人才輩出,能在政界、文壇和商界縱橫捭闔、叱吒風雲?這一現象著實令人深思。其實,歷史系看似“故紙堆”系,實質上是個跨學科的“全能”系、素質教育的“先驅”系。4年大學和20年工作生涯使我深深感覺到,我們的大學專業分得太死,法律就是法律,哲學就是哲學,中文就是中文,而且越學到後面越專、越深———法律就是某一個種類的法律,哲學就是某個門派的哲學,中文也是某個階段的中文,其他理工科更是精而又精。而歷史系卻不然,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史不分家”,其實是“文史哲不分家”。歷史書籍裡面包括了歷史、中文、哲學甚至其他各種門類的學科,真是博大精深。一個優秀的歷史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遨遊於多種門類的學科,獲得了比其他專業學生更為廣博的知識。另外,在大學畢業以後,由於其他系科的學生比較容易分配,而歷史系的學生往往受冷落,被分配到大中專院校、新聞媒體以及黨政機關工作,廣博的知識與新鮮的工作環境相結合,鍛鍊了才幹和思維能力。作家王旭烽從歷史系畢業後,先後當過報社記者、幼兒園教師、博物館講解員,直至拿下萬人矚目的茅盾文學獎。當年杭州大學歷史系才子汪宛夫,竟然被分配到浙西農村某農場,後調入縣機關一干就是10年,正因為深知基層民眾冷暖,對官場瞭如指掌,才將官場小說寫得出神入化,活靈活現。周慶治從歷史系畢業後,在溫州市政府做了10年的政策研究員,後到南方從事電子產品和石油貿易,獲得第一桶金後再回到杭州從事房地產開發。現在他的南都集團已於前年在新加坡上市,公司有1500名員工,旗下有一家期貨投資公司和6條高速公路。因綠城足球隊而名揚國內的綠城集團老總宋衛平,從歷史系畢業後做了6年教師,後去南方闖蕩,再到杭州、上海、北京從事房地產生意,去年銷售收入達1.1億美元。歷史系人才輩出無疑是一件好事。它啟迪我們,大學教育不能分得太死,應該儘量多喂“粗糧”,少用“精糧”,否則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另外,畢業以後也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近段時間聽說,復旦大學學生入校後,可以第二次選擇專業。其他一些地方的大學也正在嘗試先入學後選專業的做法。我相信,這種教育模式必定會更加有利於人才的培養,而中華民族的復興,也正需要大批次的複合型人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