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影小愛
-
2 # 小鹿想喝奶茶
相信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對於這部電影的認識會被他前80分鐘的平淡無奇的劇情所矇蔽的。我們甚至是猜想是不是他的母親做了這件事情然後讓兒子頂罪。但是最後我們依舊是不料,原來是這麼一個真相。對於這種真相我們依舊是無法接受的,就像是我們不能容忍有犯罪份子逍遙法外一樣。
但是事實卻是告訴我們,犯罪份子就是逍遙法外的。
從一開始悲觀的論調看來,我們甚至一度認為本片是一部很是通俗的普法劇,期間會向我們宣傳美華人的庭審以及陪審團制度。我是看過《十二公民》的,因此我會認為這片子依舊是在宣揚一個證據不足的謀殺案件最後真相大白的故事的。因為一切都像是按照應有的套路過來的。開始的開始似乎小孩的犯罪事實是板上釘釘的的存在。
沒有人去懷疑這件事情之後有沒有任何的隱情。輿論也像是外界猜測的一樣這個小孩心裡有問題,但是緊接著當小孩在法庭上一言不發的時候我們於是又會想到本片之後定然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因為即使是蓋棺而論的案件也會有他的小疑點存在的。幾乎所有的事實指向某一個人的時,他卻不說一句話,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而接下來的劇情發展也似乎印證了這樣的一個觀點的存在。於是陪審團們迷惑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更多的人相信件事情的背後一定是隱藏著一個秘密,而這個秘密也肯定會讓這個案件天翻地覆。甚至是推翻之前的所有論斷。但是這樣的一個關鍵的時刻,我們依舊是沒有聽到一句從小孩口中說出的話語。
這個時候我甚至是以為這是和《一級恐懼》當中的男主一樣。來一個最終反轉的。但是事實再一次告訴我們,這一切沒有發生,任何的事情發生。因為自始至終小男孩都沒有說一句話。沒有對於他的言行有絲毫的解釋以及說明。於是我們更加篤信這背後定然有著一個不可說的傷心往事。於是猜測又開始了,是否是小男孩與他父親之間有著某種秘密。
就像是之前預想的一樣,小的矛盾爆發了。性侵,而且是父親對於兒子的性侵。這件看似讓所有人都閉嘴的事件說明我們之前預想的還是有根基的。因為我們想到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這樣的。這也讓觀眾一直提心吊膽的案件有了一個結局。看來本片就是單純的一部不可不說的某種反抗性的案件的。於是陪審團沉默了,由此可以看到外面的輿論似乎也是沉默了。順理成章本案最終在一切順暢的程式中結束了。
但是如果本片只是這樣結束的話那麼也就基本上淪為了一部不溫不火的片子了。但是事實的結果卻是讓我們驚訝的。劇情的反轉似乎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原來這一切的背後律師才是幕後黑手。小孩的出現只不過是打亂了這個原本計劃好的事情的發展規律。事情本不該這樣發展的。
原來是律師和小孩的母親婚外情然後懼於小孩去父親的威脅,計劃了一場完美的謀殺以及正當防衛辯論會,只不過這一切被小孩撞破,他天真的以為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母親。但是一切卻都傷了他的心。因此在本案即將結束之際小孩才會破天荒的問自己的母親,父親是否經常打她。而對於律師而言之一切在本片當中也是有所預兆的。因為律師的第一個案件就是一起正當防衛的辯論,結果律師輸了,因此在之後的所有案件當中正當防衛基本都是百分百的勝出,因此他才會對於本案自信心爆棚,結果一切都被小孩攪亂了。
本片的全部精彩橋段總是在最後一刻顯現出來的。前八十分的鋪墊最終成就了最後十來分鐘的精彩。但是這個話題依舊是沉重的。因為任何一個兒子對於母親的愛如果都是這樣被褻瀆的話,沒有人會對於這樣的情感保持專注的。這似乎也是一個讓人感覺不太舒服的一個點。也許正是由於這樣的矛盾衝突才會使得本片很耐看。
回覆列表
這部電影帶有一些懸疑的色彩,再加上電影名字,讓人好奇最後的真相從而往下看。同時它也是一部歐美的法庭劇,大部分畫面都是在法庭辯論,西方人的這種縝密嚴謹的辯論,以及律師對出庭人的人性猜測,確實讓人很崇拜。電影所描述的事情其實並不是多麼新穎,算是現代文明版的潘金蓮殺夫吧。
個人感覺這部電影肯定還有下一部,因為真相還沒有公佈於世,最後只有被告人知道了誰是兇手,以及那個年輕女律師Janelle意識到了可能另有隱情。所以如果就這樣結束了,我實在想不出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麼?它能呈現出來的只是法律存在漏洞,兇手利用自己的律師職業特長繼續逍遙法外。當然,我記得Ramsay在電影中說過一句話大意是:律師作為辯護人需要在“瞭解真相的好奇心”和“為委託人(被告)進行辯護”二者之間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