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斷橋小築

    我父親去世的早,在我十歲時就沒了。我跟著改嫁的母親一起來到了新家。我和我的繼父沒有任何感情,幾乎從來不說話。他們家的親屬也會過來,我都躲得遠遠的。

    我很快考上了大學,面臨一筆不少的學費,最初我是想讓我大姐幫我。於是給我大姐電話,是姐夫接的。我跟姐夫說能不能借點錢交學費,我姐夫一聽說:你跟你姐說吧。我大姐接了電話說:你怎麼打他那了,打錯了。然後我姐又把電話打給了我媽,我媽開始著急起來。於是就跟我繼父著急,吵架,說我過來跟你的時候你答應供他讀書的。我繼父也不說話。我媽就在一邊哭,我繼父就出去了,到外面待著。

    所有的一切我都看在眼裡,心裡無比難受。最後不知從哪裡弄了4000,我就帶著去上學了,那年學費7000,遠不夠。到了學校好說歹說學校才收留了我,辦了特困生。每當班長念欠學費名單時,我都抬不起頭,因為我總是最多的。

    現在參加工作多年,面對過去曾給我留下陰影的人,我是用愛去感化的。我繼父除了沒錢,對我媽還是不錯的,所以我一樣孝順他。至於我大姐,離婚又復婚,日子翻來覆去,但我近十年都沒聯絡過我大姐夫。

  • 2 # 狂野動物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在別人傷口上撒鹽,你可以看清這個人的品德,儘早的遠離這種人,從此一刀兩斷,這也不見得是一種損失。

    所以有時候在思考問題時,反過來想一想又是另外一種收貨!

  • 3 # 韋少父

    首先,要確認,知道你有傷口並且在你傷口撒鹽的人並且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你都不必太好意。

    所謂‘’正面迎擊不膽怯,傷口留疤不留惡‘’。

    下面分析原因。

    你有傷口,本身在心理地位上就處於劣勢。對方明知你有傷口,還是說一些或做一些二次傷害人的話語或事情。這人要麼傻,要麼帶主觀惡意。無論如何,你的唯一選擇就是正面“槓”他,給他迎面的回擊,抒發出自己的憤懣或委屈為限。

    有人說,為什麼呢,萬一人家是無意的呢。無意傷人,說明智商是硬傷,給他一擊是在點醒度化他,幫他漲智商。有意傷人更是要回懟回去,把他扔過來的屎盆子還回去。

    其實這裡面有很重要的心理學暗示。別人傷人,自己受傷是不對等的。如果隱忍,受到傷害的會是自己。但當你回懟回去,就彷彿把這個刀子又“反彈”回去了。至於對方是不是受傷,這不是需要我管的,因為這把刀子是他造出來並扔過來的,他理應承擔這後果。

    這樣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疏導方式。文化一味教你隱忍,讓步其實是有瑕疵的。,是一種心理容易失衡的教化方式。

  • 4 # 青松2630

    傷口上撒鹽一直是被認為是一類貶義詞,例如 幸災樂禍 落井下石之類的;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那要看個人怎麼去理解;有的人在遇到一些事情上面被人火上澆油的時候會很氣憤;有的人側淡然處之;記得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佛說世間萬物都是相輔相成的,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兩面性,每個人都是他人的一面鏡子,都是他人一面逆向佛;你在世間的一切行為主旨,都無時不刻的在作為他人的鏡子,你的行為引導他人的同時也照亮了自己;該怎樣去面對那些在你傷口上撤鹽的人?那麼關於這個問題,小編覺得既然都知道是傷口撒鹽會不好,那就沒必要去糾結它?淡然處之就好了。遠離這些人其實可以少給我們添增很多的煩惱。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那些喜歡在別人傷口撒鹽的人隨著大家對他的認知越來越多,久而久之最終是會被眾叛親離,孤離一處的,這就是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所以小編覺得,不用去糾結面對如何在你傷口上撤鹽的人,隨之、處之就好。

    你還在糾結嗎?學習一下我們的這位李縣長的眼神吧,下次遇到類似問題請直接用下列蔑視的眼神秒過,傷口上撤鹽沒神馬大不了。對於這種人不值得我去浪費時間思考該怎麼怎麼的面對。只是下次跟這種人打交道時特別的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但願所有人都不要有這種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有這種落井下石、傷口撒鹽的習慣;但願世間所有人都只是人生只如初見,善意待人,寬厚待人。最後送大家一句話共勉一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您覺得呢,是否也有同感呢?可以伸出您的小手關注一下我好嗎?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不懈的解答的動力。人生若只如初見,那就讓我們一起關注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化妝臺放哪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