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艾說你呢
-
2 # 15727512
我長話短說:小時侯自己貪玩,一天夜裡娘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千萬不要貪玩,要好好讀書,只要讀好了書,有文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是文化改變命運的時代,切莫讓我失望。那年我剛好14歲,也正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剛開始的一年。因為娘目不識丁,外公每次寫的信娘總要請別人念給她聽,所以她知道文化的重要性。到1974年我都22歲了,娘對我學習一直抓的很緊,從不放鬆,也不放棄。我常想一個成功的兒子背後傾注了娘太多的心血,這是一筆看不見,摸不著的巨大財富。讓我一生感動的就是娘對我寄予殷切期望。
-
3 # 樹德漢碩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我已甲子回頭了,深感父母恩情重如山比海深大過天。父母對兒女的愛最無私,父母對兒女做的許多事都令人感動,沒有最感動,只有更感動。父母的生養之恩是偉大的,什麼都無法比擬勝過的。我的父母近九十高齡了,還健康,能自理,不用兒女過多照顧,自感欣慰幸福。六十之後還有父母在,還有父母為己操心,不更感動幸福嗎?許多人,子欲養而親不再,那才遺憾呢!
父母最偉大,父母恩最重,父母最需孝順孝敬。父母恩情最需感恩報答。我的父母曾說:父母在最幸福。父母健康不用照顧,做兒女的更幸福,做父母的沒有太多苛求,只盼望兒孫走正道,勤勞節儉愛家,正直誠實孝順有為。這實實在在最令我感動,我也爺輩人了,我依父母訓,也是這樣教育兒孫的。
我三歲時,父便含冤入獄,是母親頂著極大的壓力,含辛茹苦把姐弟帶著養著,母親經歷多少苦難,做了多少事,我一直沒有忘懷,都記在心胸。十一歲後父親回來,父親在參加剿匪工作隊時,傷了右手,有後遺症,拿筷子都不便,參加生產隊工作,拿工具也不便,也不得不做,還利用空餘,到三十里外的大山裡買竹擔回來編識笪扇買,我常拿著手電筒去接擔,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送他的看見的背影而聯想起父親種種,就令人感動,其實,我遠遠看見艱難邁步下嶺時的月下影更讓我感動,現在再憶再更會熱淚盈眶。
父母老了,需要的是親情,是陪伴,是理解,是孝順,是兒孫有為,家庭團結和睦發展。父母所做,令兒孫感動,兒孫所為,也應讓長輩高興感動才是。
-
4 # 流年如夢72
我已是不惑之年,父母的愛在我的半生中總是無處不在。沒有最感動,只有無盡的感激。
在我困難的時候,爸媽總會給與最大的幫助,悄悄的把他們從生活裡省下的錢塞到我包裡,經常都是回家才發現。拿著爸媽給的錢心裡挺難過的,覺得自己都成家了還拖累爸媽。後來自己日子慢慢過好了,想接爸媽一起住,想照顧爸媽,可是爸媽拒絕了,說是自己還能照顧自己,不囉嗦兒女。生活費,逢年過節給錢孝敬他們,他們一律不收。叫我們自己留著,他們有退休工資,用不完。叫我們兄妹都不要給他們錢。只要我們過得好,家庭幸福,他們老兩口就高興,他們百年了也可以放心的閉眼了。
我父母對子女都只有付出,從來都沒有要求子女回報。對於爸媽這種無私的愛,我們只有感激,無以為報。唯有經常回家陪伴他們,陪伴他們的晚年時光。唯願爸媽健康長壽。
-
5 # 司馬小絹
我從小就被父母寵著慣著,這些事都使我習以為常了,但最讓我感動的是去年我岀了一次車禍,深度昏迷中,是我爸爸媽媽圍在我的病床前,一聲一聲的呼喚,把我從昏睡中叫醒,當我睜開雙眼醒來的那一刻,只見父母親喜極而泣的眼淚,深深的感動著我,以後的每次喂藥餵飯!她們是那麼的小心翼翼,當時我在想,如果她們老了,需要人照顧了,我是否能做到向現在她們照顧我一樣的來照顧她們呢?真是父母的愛比山高,比海深。
回覆列表
我爸。
我從初中開始住宿,我的假期除了學習,就是每天早起做飯,做家務,打掃衛生等等。我那時非常羨慕同宿舍的同學,她們回家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後會有一桌香噴噴的飯菜等著她們,也不用自己洗衣服。
有一個暑假回家,我爸竟然給我做了燒排骨和魚。
自我記事起,就沒見過他做任何葷菜。
我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學做的魚,我猜他可能是想做酸菜魚吧,所以,他從家裡的泡菜壇裡撈出了酸豇豆,和魚煮在一起。
又感動又好笑。哪有這樣的酸菜魚啊。
ps:如果將來我麻麻看到我寫的這段文字,希望她不要介意我只寫了我爸,我一樣愛你們,只是我爸當年的酸菜魚真的太讓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