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其實都是很疼孩子的,也是為了孩子好,所以有時候會對孩子說普通話,但是又不標準,我個人的立場是孩子上學之後老師會教普通話,在家說方言就好,孩子還能分清楚普通話和方言,不然到時候孩子會分不清正宗普通話和方言普通話。會給老師的教育和孩子的語言學習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對於這方面大家的看法是怎樣的呢?
-
1 # 不當早起的蟲
-
2 # molly愛讀書
我支援你不讓家人對孩子說普通話。
什麼是普通話普通話是中國政府認定的漢語通用語。
家長可以在家裡和孩子用方言進行交流,到學校去可以和老師同學學習普通話。家長不用擔心他們,其實孩子們在小的時候學習語言是很有天賦的,普通話又不難,我上初中之前一直講的是方言,可是到了學校之後跟著同學就學會了普通話,現在自由切換在家和家人講方言,在學校和同學講普通話,我覺得挺好的,自己可以講兩種語言。我覺得很驕傲呀!方言也是我們的文化根基,也需要我們去傳承。有些人覺的說方言土,我不這麼覺得,我覺得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我們有義務去傳承自己的文化,方言不像別的文化它必須通過口與口之間的交流來傳承,一旦你不說那你自然慢慢的會把自己的方言丟掉。方言是安放我們精神靈魂的地方,不管你走的有多遠你還是忘不掉家鄉的語言,你還是習慣聽那一口熟悉的鄉音。因為那代表這你的精神家園。
傳承方言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有這重要的意義。
-
3 # 職業孕童營養師曹麗娜
普通話和母語完全可以並存。
我家兩個孩子。老大今年已經20多,老二14歲。
有老大的時候,我們是在一個小鎮子上,鎮子裡的人大部分說的都是當地的土話。孩子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在學校也有的老師不講普通話,所以老大到現在基本上說的都是當地的土話。但普通話他說起來也根本無障礙。
有二寶以後我們搬到了城市裡,城市裡大部分人都是講普通話,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老師也基本上都是普通話。所以孩子從小就一直講的是普通話。但家裡的老人給孩子說話也都是土話,這裡我沒有做過多的要求,我始終認為普通話和母語完全可以並存。但二寶現在說話基本上都是普通話,當地的土話他講起來磕磕絆絆,偶爾能說一兩句,但說起來不標準,也很搞笑。
全民講普通話肯定是大勢所趨。而孩子即使是在家裡和家人講當地的土話。但如果大環境都是講普通話,根本不會影響孩子的。
所以不必刻意要求家人對孩子說普通話或者說土話,愛孩子就多陪伴她,多和孩子聊聊天,一切自然吧!
-
4 # 我是小鹿啊
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是很重要的。
作為家長有必要給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只是片面強調學校裡面說普通話是不可取的。 說好普通話對孩子的影響尤其是學習其實有著很直接重要的影響:
1.現在上課無論是哪裡,規範課堂,都要求說普通話,所以應該幫助孩子形成說普通話的好習慣。不要擔心自己的普通話不標準,因為這本身也是你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
2.學校裡面的語言類比賽要求用普通話,而且普通話越標準,孩子的優勢就越大,而且參與此類活動的機會也就越多,有助於孩子全方位發展,樹立自信。
3.語言的嚴謹性,規範化對孩子的思維以及邏輯思考有著很直接的影響。
4.普通話的另外一點是更傾向於書面語言,這一點在中文寫作有明顯的體現。往往普通話越標準的同學,作文用語選詞,語言表述要優於不愛說普通話當同學。
5.也許現在孩子上小學中學是在本區域,但是大學的話同學們都是來自於全國各地,這個時候說不好普通話,用不好普通話恐怕都會存有交流問題。
6.大學裡面是有普通話等級測試的,如果以後孩子對中文,播音感興趣的話,那麼從小說話普通話就更為重要了。從事教師職業,以及教師資格證也要求普通話達到一定的等級。
綜上不完全概述,可以看到說普通話的重要作用了。
此外,往往在學校裡面,有一部分同學會覺得說普通話尷尬,甚至有逃避心理,我想這和家長理念以及態度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希望你能鼓勵孩子並和孩子一起成長。
-
5 # 釩伕俗孜
方言要保護,不應該讓下一代忘本
大家是否還記得2017年春晚小品有個節目是關於過年回誰家的,在大都市奮鬥的一家三口,本來一年到頭了都數著日子等放假回去過年,可去誰家過可把小兩口難住了。
原來妻子不願意回婆婆家的理由是孩子一到他老公家就開始學說方言,因為上次過一個春節假期回來孩子口音就改不過來了,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都說普通話,唯獨他兒子地方口音很重。
像這種情況在中國家庭很普遍,但是如果讓孩子不說方言,只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這估計很多人會不同意了。因為方言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的語言,更是老祖宗們留下的珍貴的文化財富,不說方言,必然會讓地方語言文化從此沒落。
由此可見,方言之所以不被大家全盤接受主要是因為地方以及周圍外界環境的限制,而且方言由於地域的關係,每一處的方言都會有所不同,無法變成大家都會說的語言,可以嘗試學著一種或者兩種方言,但它終究替代不了普通話。
-
6 # 三千筆墨畫傾城
等著上學老師教?老師說的也是方言普通話怎麼辦?
我自己就是鮮活的例子!我直到高中才知道自己說的是地方普通話,那時剛從縣中學考入市高中。
周圍同學發現我說話帶口音,和他們不一樣,成為他們長期笑點。在此之前我一直讀2為四聲e,完全不自知,因為縣裡人都這麼讀,老師當然也這麼讀。但是經過後期的努力,慢慢改成了標準普通話。
考教師資格證的時候,確實要求普通話二級,但也只是應付考試。試問誰平時說話會咬文嚼字啊?
再者要看環境,肯定有很多家庭教的都是方言普通話,很少有家長是播音員出身,教孩子純正發音。
因為擔心不標準就不開始,孩子進入學校以後發現只有他自己不會說地方普通話,反而會遭到同學嘲笑,不利於身心健康。
最後一點,大學期間,我十分羨慕會講家鄉話的人。即使他們普通話不好,只要不影響交流,根本不是問題。
更重要的是,方言普通話一開腔就能把人帶入到他家鄉氛圍中,非常接地氣,人情味十足。他不再是個人,而是代表了地方文化,是一張活名片。
不要糾結教孩子的是不是標準普通話了,語言是為了交流,而不是比誰更標準,沒有人給每一句話打分。
-
7 # 這是橘子味的蘋果
普通話是通用的 但是長大就會發現 方言承載著一代代的文化 我們專業要學古代漢語 裡面的古音 很多地方就沒有了 所以我學這個要很麻煩 我就羨慕福建的同學 語言的活化石[機智]
-
8 # 使用者3789866816745
對於這個問題提起好,我全家也長期在外,愛人也講普話,但我想老家的話也不能丟,就想個方法,孩子在外在學校講的普通話,我在家同他交流完全用老家方信同他交流,有不懂的地方現場糾正,經過幾年潛於默化的影響,每年回老家探望會友也叫講老家話,現我全家普通話也會,老家方言也沒丟失,總想這也是種傳承,謝謝邀請
-
9 # riksun
深圳的原住民語言客家話感覺快消失了,學校幾乎不講,回家也不講,那真的過多2代客家話就在深圳消失了。我都後悔家裡不講,現在小孩基本不會講客家了。
-
10 # 客家YOYO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像這種情況一般是農村的講方言更多~在城鎮長大一般都在學普通話!有機會的話…兩種語言都可以學吧!將來不管城鎮還是鄉下都可以交流…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嗎?
這個社會普通話普及率越來越高了,不像以前來個外地人都溝通不便,這些一方面是得益於學校教育,另外一個方面是社會經濟發展導致的人口大融合。
80年代以前尤其是改革開以前,雖然國家早就推廣普通話,但是大家都是基本固定在自己所生活的區域內,普通話應用並沒那麼廣泛,學校教育也是用的方言。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打破了原有的生活格局,職工和農民,城市和農村,市與市省與省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淡化,這就促使大家必須要用普通話才能更好的溝通。所以,在當下社會,上到80歲的老人下到呀呀學語的幼兒,基本上都能無障礙的用普通話交流。
當普通話盛行以後,那麼就出現了另一個問題,方言的存在感降低了,尤其學校普通話教學的推行,還有當下各種社交媒體的影響,小孩子從一開始就接觸的普通話。這種大形勢下,如果家長還是一味的只用普通話和孩子交流,那麼我們可以想象,若干年以後,方言將會慢慢消失。
大家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我們這些生活在方言區的可能還好一點,像我以前的大學同學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他們屬於外地落戶城市的第三代人,父母說著方言,但是他們卻只能聽懂不會說,兩代人在一起交流就是父母用方言而子女用普通話,我們可以預測,再到第四代人的時候,可能孩子連聽懂都困難了,更別說是用方言交流。
方言的消失,可能並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對歷史的考究和對根源的追溯上來說尤為重要。
總之,對於我個人來說,我希望家長在家要用方言和孩子交流,畢竟普通話相對來說比較好掌握,人生任何一個階段開始學習都不晚,但是方言的學習,錯過了可能一輩子就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