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爸爸也是好爸爸
-
2 # happy媽咪丫
這個因人而異吧,我老公就特別喜歡小孩,在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他就開始給孩子準備東西了,家裡的尿不溼、奶瓶、奶粉、玩具等等,只要是有關孩子的東西,我老公都親歷親為,最讓我感動的是寶寶的第一次胎便,老公處理的很嫻熟,對孩子特別溫柔,現在寶寶兩週歲了,他從來沒有吼過或者打過孩子,隨叫隨到。讓老公有參與感很重要,養育孩子是兩人共同的責任,照顧孩子不是隻有媽媽,爸爸也可以把孩子照顧的很好,要讓孩子和爸爸多接觸,溝通多了,讓孩子知道爸爸也是很溫柔的,讓老公知道雖然帶孩子很累,但是孩子的某個舉動真的可以融化你的心。
-
3 # 媽咪V我愛你也喜歡你
孩子出生之後跟孩子不是特別親,不太愛和孩子玩的男生,並不是心智不成熟,而是跟個人性格有關的。
性格開朗的男人容易和寶寶親近同小區有一對夫妻倆,三十五六歲了,之前想要孩子一直沒要上,最後決定做試管嬰兒。
前兩個月寶媽生下了一位小公主,寶爸開心得很,由於母乳不足,孩子是混合餵養,沖泡奶粉、更換紙尿褲,孩子洗澡、哄孩子、逗孩子玩的工作都是新手爸爸完成的。而且這位爸爸表現很不錯,半夜起床衝奶粉、孩子哭鬧抱睡也都是這位新手爸爸負責,做起來比寶媽和爺爺奶奶都熟手。
這位寶爸平時性格比較開朗,喜歡和人打交道,跟誰都有話聊。
為什麼部分男人不容易和寶寶親近一、我家寶爸帶孩子
再說說我家先生,性格偏內向,不太擅長交際和交流,特別是和初次見面的人聊天,基本上屬於人家問一句答一句,人家不問就不會主動找話題聊的“木訥”型。
寶寶出生的前一兩個月,當然是除了哭也不會有太多豐富的表情,也不會咿咿呀呀學語,孩子爸爸每次抱著孩子,也不會跟孩子溝通,也不會逗孩子玩,就幹愣愣的抱著,感覺很彆扭似的。
他不是跟孩子不親,也不是不愛和孩子玩,只是面對這個“小不點”,他不懂得如何表達。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會翻身會爬行之後,我老公才終於有了點做爸爸的影子,喜歡拿玩具逗著孩子爬來爬去,父子倆滿屋子轉悠。
特別是孩子現在三歲多了,整天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爸爸就會陪他聊天,陪他看繪本講故事,睡前玩躲貓貓、幫爸爸踩背、騎馬等親子游戲,也會陪孩子騎平衡車、挖沙等等,父子倆關係也很親密。
二、好姐妹的老公帶孩子
我的一位好姐妹,一胎寶寶出生的時候,寶爸也是極少和孩子親近,也不會逗孩子,抱著孩子也是感覺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晚上還照常出去玩到半夜才回家。
直到二胎寶寶出生之後,寶媽顧不過來,強烈要求他晚上必須陪大寶玩,在陪孩子的過程中,從不懂怎麼玩,到學會主動教孩子玩。
有些男人在做了爸爸之後,屬於“慢熱型”,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完全不懂和孩子交流,不懂如何和孩子親近,隨著孩子逐漸成長,這種表現是會慢慢改變的,當然前提是讓寶爸多帶孩子,給寶爸和孩子多創造獨處機會。
不喜歡和孩子親近,不喜歡逗孩子玩,不是男人心智不成熟,而是還沒有學會如何主動去親近孩子和逗孩子,有些還跟性格有關。建議寶媽多嘗試讓孩子和爸爸在一起,教爸爸用一些輔助小玩具和孩子多做親子游戲,慢慢的會越來越好的。我是仔仔媽咪,願和你一起分享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點點滴滴,一起探討育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感觸,歡迎點贊後轉發、留言、關注,謝謝! -
4 # 澤澤媽咪1217
這個因人而異,不過第一次當爸爸,肯定還是要慢慢的培養的,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媽媽的感受肯定比爸爸更深,而且孩子在三歲之前主要是媽媽在餵養,爸爸只是幫忙!三歲之後,孩子有了獨立的自主的能力,尤其是男孩子,撫養的責任爸爸會越來越重!所以,養育一個孩子是一個家庭的事情,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彼此都應該在其中慢慢的成長!和孩子一起長大
回覆列表
男人做事,喜歡反饋,喜歡成就感,帶孩子也是一樣,帶孩子時,你可以試著自己做不到,讓男人幫忙的姿態進行,如果男人愛你,他會幫忙,如果幫了,立即用孩子的口氣進行表揚。如孩子的衣服洗好了,可以試著說:老公,孩子的衣服在洗衣桶裡,我這邊正洗碗,你看是否能幫個忙曬一下?老公很有可能有點不情願的去曬了,此時一定要用孩子的口吻說,爸爸,謝謝你,穿著你曬的衣服,我會很開心。男人一般也是巨嬰,你哄好了,也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