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
2 # 鄭桂軍zgj
太真仙子就是楊玉環。嚴格點說,是白居易筆下創作的楊玉環死後入仙的“魂魄”。
《新唐書》載:玄宗貴妃楊氏……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資質天庭,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 ……。
唐玄宗從兒子壽王身邊奪走了楊貴妃,賜個號“太真”,當時楊貴妃在玄宗跟前那是 “三千寵愛在一身”,極受恩寵。雖然冊封為貴妃,但“儀體與皇后等”。李白寫過“雲想衣裳花想容”、“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杜牧寫過“一騎紅塵妃子笑”等,都是寫楊貴妃備受恩寵的,當時民間歌謠都唱“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門楣”,也是說的楊貴妃的“天下第一寵”。
樂極生悲,安祿山反,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到馬嵬坡,但此時“六軍(舊唐書載是四軍)不發”,紛紛要求皇上處死“禍國”的楊貴妃,逃難的皇帝不敢不聽,忍疼割愛,勒死了楊貴妃。
《長恨歌》是白居易的名篇,寫於元和元年(806),是根據唐玄宗和楊貴妃(太真)的故事用敘事加抒情的手法創作的,詩中的“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說的是 “臨邛道士”為唐玄宗尋覓死去的楊貴妃仙蹤,在“海上仙山”看到了眾多仙子中的“太真”,說的就是楊貴妃。
當然是玉環姐姐!
有兩個證據
第一個證據是史書記載
一,當時楊姐姐未正式入宮之前,是做道士裝扮的,而她的道號就是“太真”,這一段明確記載到《舊唐書》裡,從此之後,詩人多用“太真”來形容女人的美貌像楊玉環一般。比如王之道《減字木蘭花》中“不敢方人。容色依稀似太真”,比如沈瀛也有一首《減蘭》,裡面有一句“龍池醉酒。應是太真羞見壽”,這個“壽”指的就是壽王李瑁,楊姐姐的第一任老公。比如吳潛《滿江紅》裡“西子顰收初雨後,太真浴罷微暄裡。”您說,和西施並列並且叫太真的出浴女人除了楊玉環還能是何人?還有“中含玉色清夷。涴人應笑太真肥”,肥,唐人以胖為美,這個豐滿美人只能是楊玉環。《西廂記》裡不也有一句“眉黛青顰,蓮臉生春,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不就用西施和玉環來形容女子美貌麼?
第二個證據是《長恨歌》,相關詩句如下
聞道漢家天子使……攬衣推枕起徘徊,……花冠不整下堂來。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因為唐明皇夢不到楊玉環,所以委託了方士四處尋找,在海外的仙山上得知有一個仙子叫太真,於是求見,那太真一聽說天子派人來了,先是猶豫萬分,然後“花冠不整下堂來”,可見心中急切?若無關係,總得把自己弄得整潔漂亮一些方可見外人吧?然後一見到外人就“梨花一枝春帶雨”,還謝君王,若是無深厚情誼 ,一個仙子無緣無故謝什麼君王呢?
然後出現兩個宮殿名,昭陽殿和蓬萊宮。昭陽殿是漢朝皇帝妃子所居住之所,名義上是與“漢皇”“漢使”相吻合,實際上就是表示這個太真原是宮中嬪妃。而蓬萊宮原來叫大明宮。是唐朝皇宮專有的。已經是直截了當地告訴讀者,這個女人就是出自唐朝皇宮。
不僅如此,後面還拿出了“舊物”,而這個舊物是成雙成對的,一人保留一個。臨行時還特意叮囑使者,別忘了當年七月七日長生殿的誓言,這個長生殿就在驪山,旁邊還有一個華清池。
華清池都出來了,不是楊玉環能是何人?
和白居易一起相約寫這個故事的還有一個人叫陳鴻,他也寫了一本《長恨歌傳》,裡面對七月七日長生殿的記載是“時夜殆半,休侍衛於東西廂,獨侍上。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言畢,執手各嗚咽。此獨君王知之耳。”
還有一個致命線索,《長恨歌》裡有兩處“霓裳羽衣”,第一處是“霓裳羽衣曲”,第二處是“霓裳羽衣舞”,而霓裳羽衣這個曲子的作者就是唐明皇。
這麼多線索堆積在一起,哪怕沒有創作背景之類的東西,也敢斷定這太真必是楊玉環。
反過來一想,白居易晚年那麼風流奢侈,裡面未必沒有皇家感謝他透過詩歌誤導百姓認為唐明皇是一個英明皇帝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