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足球快報及天下教育
-
2 # 留學李玲芬老師
在職博士和全日制博士其實是不一樣的。
我們單純從字面的理解就可以看出:在職博士是上班的同時利用週末或者晚上進行學習,而全日制博士是脫產學習,學生整個學習階段都是全日制進行學習。
或許說在職博士和全日制博士的區別,倒不如我們拿: 自考/成考的本科或者大專與統招的全日制的本科或者大專來對比。這個學歷或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比較清楚區別的。這全日制統招和自考/成考學歷的社會認可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僅僅是社會認可度就包括學生在接著進修方面來說,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李玲芬老師是做出國留學諮詢工作的, 現在出國讀博士的學生的確有很多,尤其是那些高校的在職老師想出國讀博士,目前選擇去南韓讀博士的最多。李玲芬老師常常會遇到很多人想利用寒暑假讀在職博士, 但是,目前來說,在海外讀完以後回國是否可以做學歷認證還是一個未知數。而且南韓教育部也在嚴厲打擊在職博士,有很多在職博士已經被叫停。如果你想真真正正學習,那麼還是踏踏實實進行學習,不要投機取巧,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
3 # augustman
透過自考擁有本科畢業文憑及相應學士學位,我也算是成人學歷教育的獲益者。
坦率說吧,我們的成人學歷教育被玩壞了。
社會不傻。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教育在學術場和職場上是嚴格區分的。這也是社會的一種自我糾錯。拿著成人學歷(位)入職高校謀職大公司,吃閉門羹是常態。
擁有成人學歷(位)者對社會的知識身份歧視耿耿於懷丶憤憤不平。他們也有自身的邏輯,因為都是學士碩士博士,為何就要受嫌?
成人學歷擁有者一般都是學習篩選的落選者,因而在學習的最好條件:最佳時間(比如更年輕時)、最好學習地點(如高等院校丶研究所)丶最有效率的學習組織方式(全日制專職學習)丶最適宜的學習夥伴(同樣學習能力的同學)等諸方面都無法具備,因而被社會以簡單粗暴但高效地打入知識專業技能的另冊,雖不周到,但情非得已,也可接受。儘管其後在職人士求學之志彌堅,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被頒予形式相同的學位學歷,可是對全日制與在職學位那明顯的區分是不變的。畢竟補償性的鼓勵性的教育總帶有社會一定程度的虛情假意,不虞我們的成人教育結業者太易上當,把別人的丶社會的客套當真了,於是心態失衡了。
我承認成人教育學位擁有者甚至文盲中都有學術天才,但與全日制專業教育出身者相比,那個出現機率,則是微乎其微了。以其中的偶然當多數當必然,也是對當下成熟的丶能有效區分學術專業人才的的教育學術機制的嘲弄。
之所以經濟冒出在職與全日制孰高孰低的爭執,原因在於:一是對成功的衡量標準太單一,不是錢就是權,還有知識名望也貪求,社會一呼隆地追來追去都是這些東西;另一就是有地位有財富之後的自我全能意識的膨脹。人有精專,豈能各領域通吃全贏?可是偏有人不信這一套,於是就出現富者以錢換博士學位之類的鬧劇。
我期待:今後取消全日制在職的區別,凡是同一學位學歷,其標準同一。學術不再是知識教育領域唯一路子,職業技能教育也應廣受尊重,成功意識多元化,人生之路有更多選擇。對社會的高階成功人士,不再頒在職博士,可試頒多頒更多的榮譽博士,既顧全人性,也端肅學術教育風氣。
回覆列表
在職博士是相對於全日制脫產學習博士而言,二者在培養機制和社會認可度上還是有非常大的差別。
在職博士分為單證在職博士和雙證在職博士。單證博士就是博士生按教育部和院校的要求,在規定的年限內修完必須的學分,並在一定等級期刊表一篇或多篇論文,從而獲得博士學位。注意,只有學位證書,沒有學歷證書。單證博士曾經是高校培養在職博士的主流渠道。一般來說,單證博士在其所在工作體系內,獲得加薪、升職等系統內福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若要重新求職,則是困難重重。不但要支付原單位的培養費用,還得接受新應聘單位的嚴格稽核。除非確實能力出眾,否則,肯定敗北。還有一種雙證在博士,即同時獲得學位證書和學歷證書。但是,這種博士雖然也叫在職博士,其實在培養方法和全日制博士並沒有太大區別,也需要參加考試,完成培養計劃。只不過,雙證在職博士在學校讀書期間,不享受獎學金和助學金,所有費用需要自己承擔。這種雙證在職博士如果重新就業,比單證博士要有優勢,認可度也高。
在職博士一度成為臉上貼金的方式,對學術和科研貢獻寥寥,極大損害了博士學位的權威性。故此,大部分院校都已被叫停招生在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