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到一個非常不錯的答題,但是說孔子整理了隸書。
13
回覆列表
  • 1 # 詩驀詩書畫

    隸書是中國書法藝術寶庫中瑰麗的珍寶之一,它源遠流長,貫穿古今,是中國自有文書以來的第二大書體,直貫秦、漢、魏、晉六朝,代篆書而盛行於世。隸書,有秦隸、漢隸等。它是篆書的變體,楷書的前身,是中國文字形體和書法演變的重要標誌。但要說隸書起源於何時,還是眾說紛紜。據1980年四川省青川縣發掘了一處戰國時期的土坑墓群,在出土文物中,發現了兩件木牘,其中一件木牘,有三行墨書文字,字跡清晰,書體是屬於初起的隸書。據考證,書寫時間為戰國時秦武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09年,比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公元前221年早88年。因此有人推算出,隸書,源於先秦戰國時期,由大篆發展演變而成。至秦代,在變大篆為小篆的同時,對戰國時初創的隸書進一步整理後才發展成為“秦隸”。所以,由此可見有人說孔子整理了隸書也不是不可能。

    備註: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秦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在春秋戰國之中。

  • 2 # 三分文說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國的的文字變化也經歷了由甲骨文、經文、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而文字的也從複雜多變轉化到通俗易懂的階段,特別是在秦朝時期隸書的改編成了書法界的一大變革,史稱“楷變”,楷變源於戰國末期,秦始皇時期東海郡人,今江蘇人程邈所創。而中國古代並沒有把它稱作“程隸”或者“程體”。這就導致了歷史上出現了這樣的說法,說是孔子整理了隸書,關於這位文字改革大師的記載歷史上又少之又少,默默無聞。

    而在一些古典文獻中我們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來證明隸書為程邈所做,而非孔聖人。

    [南朝梁]劉勰在《文心雕龍》引庾肩吾《書品》:“隸體發源秦時,隸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見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難制,遂作此法,故曰隸書。從劉勰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隸書”是秦朝人程邈所做而非孔子,而]劉勰在歷史上卻一一篇名著《文心雕龍》聞名於世,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批評家,劉老先生對文學嚴謹記載、旁徵博引,所以他對程邈作為“隸書”的創始人的表述應該是權威的。

    [唐]張彥遠在《法書要錄》中曰:秦下邳獄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於雲陽獄。增減大篆體,去其繁複。始皇善之,出為御史,名書曰“隸書”。張彥遠,唐代著名畫家、繪畫理論家。從小出生在官宦世家,在書法以及繪畫方面,尤其在書畫理論和書畫史上擁有很高的成就。所以《法書要錄》記載的觀點也因該是事實存在的。

    [清]紀昀等纂修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五十七卷),也引用了《書品》(浙江鮑士恭家藏本)“如序稱尋隸體發源,秦時隸人下邳程邈所作。可見咱們的紀大學士也認同“隸書”的創始人為程邈。

    說了這麼多,咱們下面就一起來聊聊程邈為何許人也?程邈在秦朝時期擔任過縣獄吏,後因為性情耿直,得罪了始皇帝,被關進了監獄,而當時正直秦始皇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歷史時期,把全國的文字規定為小篆,但小篆作為一種書法字型,寫起來及其不便,而當時正直秦國統一全國時期,公務眾多,事務繁忙,工作效率低下。

    程邈作為一個獄吏深知處理公務麻煩且難以適應當時的社會形態,於是他把全國所有的字型收集在一起,經過多年研究,終於創造出了利於書寫並且極易辨認的字型,總共三千字獻給了秦始皇,由於當時程邈在監獄當差,所以人們稱這種字型為“隸書”。

    反觀程邈的一生,雖歷經坎坷卻矢志不移,雖被貶入獄卻潔身自傲。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人生在世,誰人能一生坦坦蕩蕩,平步青雲。有的人受了一點挫折以為天塌了,而有的人卻在低谷中奮力前行,不畏艱難,把苦難與折磨當做成功路上的墊腳石,生活給我挫折,我卻還它奇蹟。人一生中至少要有那麼一次為自己而戰,說服自己,感動自己,征服自己,帶著一顆真誠感恩的心,勇敢的直面生活的艱難險阻,永不回頭。

    作者簡介:又憶雪,男,1998年生,貴州畢節人,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擁有3年的寫作經驗,多篇作品榮獲營口理工學院徵文優秀獎,營口理工學院經濟管理系徵文大賽二等獎。寫作風格涉及散文、詩歌、熱點問題、觀點探究等。榮獲徵文大賽獲獎作品有《四十年的歷史輝煌》、《若夢入熙》、《在深秋,等你》等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資20萬元炒股,打了水漂該如何做呢?有什麼辦法舒緩心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