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津豫家庭生活

    (一)孕育階段(十五世紀前)十五世紀前,學前教育學思想散見於各種著作之中。1、中國古代諺語中:“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爬,六坐”《顏氏家訓》(二)萌芽階段(十五世紀——十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5656562八世紀中葉)捷克大教育家誇美紐斯——《大教學論》《母育學校》英國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話》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愛彌兒》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林哈德與葛杜德》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萌芽階段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特徵1、尊重兒童,強調發展兒童的個性2、主張教育必須“適應兒童”3、系統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體系4、重視兒童主動參加活動(三)初創階段(十八世紀後期——二十世紀中葉)中國:1、康有為《大同書》第一次提出在中國實施學前社會教育。2、蔡元培 提出建立學前教育體系,主張讓兒童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3、陳鶴琴 1923年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抗戰時期,又創立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幼稚師範學校——江西實驗幼師。4、陶行知 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鄉村幼稚園和勞工幼稚園。其辦園思想是“中國化”和“平民化”。(四)學前教育學發展的新階段1、辨證唯物主義為學前教育學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鄰近學科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學前教育學提供了科學基礎。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學的科學基礎。心理學對學前教育學的貢獻(1)強調早期經驗和教育的重要性(2)強調幼兒教育應以培養健全人格為目的(3)強調道德教育應以順應兒童的本性,避免教條灌輸(4)主張給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強調“開放”當前國外不同的學前教育學流派蘇聯教育理論:全面發展的教育西方開放的心理學理論:兒童是自己學習的主人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強調外在刺激。

  • 2 # 生活來點心理學

    幼兒期(3~6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這個階段也是孩子們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孩子絕大多數的能力雛形都是在這個階段迅速發展,包括心理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個階段的孩子最為關鍵的心理髮展任務是深入探究。

    1.5-3歲是探索期,探索是認識事物的表相而進行的行為,而3-6歲的探究期則是為了深入的認識事物而進行的行為,這個時候就不僅僅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了,而是會在瞭解事物表相之後,繼續深入到事物的內在規律,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有目的的探索,也就是探究,探究事物內在究竟是什麼。

    孩子探究的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內在能力,都會逐漸在這個階段得到迅速的發展,比如孩子的學習力、想象力、創造力、責任感、勇氣、挫折抵抗、問題解決、情緒管理等等。

    “3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階段是孩子成長打下良好基礎的關鍵期!

    其次,這個階段還有一個顯著的心理髮展需求,人際交往。

    3-6歲是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的階段,在幼兒園裡,不論孩子是否願意,都需要主動或被動的與他人接觸和交往,所以這個階段孩子發展人際交往的能力。

    幼兒園期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小班、中班、大班)

    (1)、3~4歲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

    1、 行為受情緒支配 3~4歲的幼兒的行動常常受情緒的支配,而不會也受理智支配。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2、 愛模仿 3-4歲幼兒的獨立性差,模仿性很強。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可能也想玩這個;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也想要這個。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要求,同理孩子的需求心理,也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維帶有直覺行動性 由於3-4歲幼兒思維很具體,很直接,只能從表面去理解事物。對幼兒提出要求也要具體,同時教育要多使用正面教育,講反話很可能是無效的,孩子聽不懂或不會聯絡。

    (2)、4~5歲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

    4、5歲幼兒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顯得非常活潑好動。

    1、 愛玩、會玩 幼兒都喜歡玩遊戲。但3歲幼兒雖然愛玩卻不大會玩,5、6歲幼兒雖然愛玩,但由於學習興趣日益濃厚,分散關注,遊戲的時間相對少了一些。4、5歲孩子屬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峰期,已經能計劃遊戲內容和情節,會自己安排角色,怎麼玩,有什麼規律,不遵守規則應怎麼處理?基本都能合作或商量,但遊戲過程中產生的矛盾有時還需要成人幫助和解決。

    2、 活潑好動 4、5歲的中班兒童介於小班大班之間,既不像3歲孩子那樣“乖巧聽話”,又不像5、6歲那樣“懂事“,這階段孩子主要特徵更“活潑好動”,或被大人冠以“太淘太皮”。不少研究發現,4、5歲是幼兒許多心理品質發展最快的時期。

    3、 思維具體形象 4、5歲兒童的思維可以說是典型的幼兒思維。解決簡單問題時可以不再依賴實際的嘗試性動作,但必須藉助於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響他們的思考和對問題的理解。 比如,在他們的頭腦中,“兒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輕人,而長鬍子並滿臉皺紋的人是“爺爺”的特點,因此,當聽人說某個符合爺爺特點的人是某某的兒子時,常常感到不解。或往往是這樣理解事物;比如:“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帶苦味的東西”;而孔融“讓梨”,是因為“他人小,大的梨吃不了”。

    (3)、5~6歲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

    1、好學、好問、好探究 5、6歲兒童不光問“是什麼”,還會問“為什麼”?

    好學、好問是求知慾的表現。甚至一些淘氣行為也反映兒童的求知慾。這個年齡的孩子也特別喜歡拆拆卸卸,他們把玩具汽車拆開,是為了看看它裡面有些什麼,為什麼會動?為什麼會發音?想拆收音機是要找裡面說話的阿姨。所以家長應該保護幼兒的求知慾,多多耐心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或跟孩子一起尋找答案。也儘可能為幼兒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擺弄的材料,支援他們的探究行為,對探究過程中的不良行為多采取接納、寬容的態度,並在他們需要時可以適當提供幫助。

    2、 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展 5、6歲幼兒的思維仍然是具體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

    例如,他們已經開始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能對熟悉的物體進行簡單的屬性分類;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由於大班幼兒的抽象概括能力開始萌芽,可以進行簡單的科學教育,參觀科譜知識類,多接觸大自然,引導他們去發現事物間的各種內在聯絡,促進智力發展。

    3、個性初步開始形成 5、6歲兒童初步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他們開始顯得比較有“主見”,有了相對穩定的人格和行為方式;有的熱情大方,有的膽小害羞,有的好動,有的安靜,有的自尊心很強,有的溫和,有的愛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現出繪畫才能等等。

  • 3 # 胡芳紅023191

    孩子成長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我認為在孩子的成長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0到3歲是依戀期。

    第二階段是3到6歲是習慣養成期。

    第三階段是6到12歲是成長期。

    第四階段是12歲到18歲性格養成期。

  • 4 # 心之所向雅緻所歸

    不同年齡的孩子在成長階段要有不同的教育觀點和方法

    一階段0-3歲 育苗期 在這個階段要給孩子滿滿的愛和自由

    二階段 3-6歲 培苗期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在愛的同時要有規則

    三階段6-12歲 修復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建立好習慣,比如運動,興趣,學習

    四階段12-18歲 出圃期 接納放任其發展,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龍八部》裡為什麼要設立虛竹這個角色?感覺有點多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