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寸草之心
-
2 # 我的職業是母親
孩子都不想和兄弟姐妹分享父母,但他們也知道到這是沒有選擇的,所以就產生了嫉妒和矛盾。
同時,也要讓大寶明白,他和弟弟/妹妹一樣都是從媽媽肚子裡來的,都是由媽媽的一小部分和爸爸的一小部分結合而成的。這些都能幫孩子更好的理解“弟弟妹妹”的事情,從而發自內心地來接納小寶寶。
不要跟孩子承諾說“儘管有弟弟/妹妹,但是未來一切都不會有什麼變化的”,因為不管父母怎麼努力,將來都是有變化的。但你一定要告訴大寶,你會永遠像現在一樣的愛他。
二、平時不要把兩個孩子進行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也是獨一無二的。如果父母無法保證不去比較,那就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說。
三、當兩個孩子爭吵的時候,不要摻和進去
如果他們主動找你解決矛盾,你也要保持公正,要告訴他們自己去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千萬不要責備其中的任何一個,而應該說他們每個人都有錯,都有責任,這樣就能鼓勵他們共同解決問題。
如果大寶對小寶使用暴力傷害的時候,父母就要干預進來,你應該先保護年幼的孩子,並且讓大寶知道,你絕不容許打人的行為,父母只要警告和預防暴力發生就可以了,不要懲罰孩子,否則孩子會不服氣,反而加劇了他的反抗行為。
四、為大寶保留自己私人的空間
除非孩子主動,否則不要去鼓勵孩子之間分享玩具,而要鼓勵每個孩子只玩自己的玩具。當他們一起玩的時候,可以建議他們一起看書、聽音樂、捉迷藏或者玩來回拋球等互動類的、有限度合作的遊戲。
五、要有和每個孩子單獨相處的固定時間
你可以選擇在小寶睡覺,或者是小寶由其他人照顧的時間段。有時只需要10分鐘,就能讓大寶感覺到自己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就能緩解和安撫他需要被愛、被關注的心情。
大寶的年齡越大,就越少會嫉妒年齡小的孩子嫉妒、爭寵最強烈的情況都是在學齡前(6歲以前)的兒童有弟弟或妹妹的時候。
建議儘量等到大寶4歲的時候再懷孕,或者讓寶寶出生。因為當孩子2、3歲的時候,他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根本無法理解突然出現另一個孩子的事情,無論你用哪種方法都很難去和孩子講清楚。
隨著他們逐漸長大,孩子之間爭寵的現象也會逐漸減少,最終都會成為彼此很好的夥伴。
-
3 # lily寶媽
謝謝邀請。獨生子女最高峰的時代確實過去了,如今倆孩兒家庭越來越多,大寶和小寶怎麼樣相處的問題也越來越成了老大難,不少家長遇到大寶二寶相爭問題經常一臉懵懂、一團亂麻,千頭萬緒簡直不知從何調解起。按理來說吧,應該不會出現這種烏糟糟的情形,中國式家庭是有多子女傳統的,就像我們奶奶輩兒,生十個八個的不在少數,都這麼鬧騰那還不反了天呀!當然,時代確實不同了,如今的孩子的金貴程度遠遠超於那個時代的孩子了。
於是問題就來了,同樣金貴的大寶和同樣金貴的二寶,在同一個家庭裡被同一對父母養育,怎麼樣才能手足相愛而不是手足相爭、相殘呢?
關鍵的關鍵在於父母的態度!
1、家庭養育氛圍中的“戰線問題”
什麼是家庭養育氛圍中的“戰線問題”呢?
得先說清楚什麼是“戰線”——敵對雙方軍隊作戰時的接觸線叫做“戰線”;
得再說清楚什麼是“統一戰線”——各階級、政黨之間結成的聯盟。
綜而括之,家庭養育氛圍中的“戰線問題”,就是指家庭養育氛圍中“父母與大寶二寶永遠是一中國人”的堅定立場。
大寶先天的就不喜歡二寶,這是人類的本能天性。所幸是,孩子是可塑性最強的小動物——身為父母,只要方法得當,就能夠對這個“小動物”進行最得當的教養和築基、塑魂,使他成長為一個仁義、友愛、高尚的“大哥哥”(或大姐姐)。反之,如果父母對待大寶小寶的態度一開始就預設了偏向,無形中就會破壞掉“父母與大寶小寶都是一中國人”的統一戰線,並將大寶推向這個戰線的對立面,直接後果就是大寶二寶必然“相見相殺”,而不是父母所期望的“相愛相親”。
小寶沒出生之前,大寶一個人早已經習慣了獨享家庭中的一切,包括父母親全部的寵愛、時間、注意力以及應有盡有的心愛玩具、獨享的房間等等。可是有了小寶,一切都變了,父母生活的重心、關注的焦點都成了小寶!大寶的失落、孤單、惶恐,為父母者卻完全沒有覺察,他/她能不焦慮、能不難過、能不憤怒麼?他/她種種的焦慮、難過、憤怒以及“父母再也不愛我了”的崩潰,總得有個出口吧?
那個天然的出口,必定會是小寶!他/她大腦中的思維過程是這樣的:如果沒有了小寶,所有一切就都會恢復原樣兒,父母就是我一個人的父母,玩具也都是我一個人的玩具……”這是相當危險且可怕的一種認知傾向。而這種傾向,卻是為父母的通過自己在家庭養育氛圍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硬生生給大寶植入的!
所以,家庭養育氛圍中的“統一戰線”,是大寶二寶相親相愛的絕對前提!
2、家庭養育氛圍中的“立場問題”
什麼是家庭養育氛圍中的“立場問題”?
得先說明白什麼是“立場”——認識和處理問題時所處的地位和所抱的態度。
比如題主的問題描述,“大的都11歲了,怎麼就不知道讓著點小弟弟呢?天天惹得小寶嗚裡哇啦不停哭,家裡就沒個消停!”這一句敘述中,立場偏向如此明顯——當父母的不能夠在任何時候、任何事件上“將一碗水絕對端平”,但至少要在絕大多數時候、絕大多數事件上將一碗水端平才對吧?
題主這一句敘述中,大寶至少已經“背鍋”三次:
“都11歲了不知道讓著小弟弟”——生理年齡小,就意味著絕對有理嗎?就算沒理也得享受“有理”的待遇嗎?
“天天惹得小寶嗚裡哇啦不停哭”——三歲的小孩子哭鬧,原因非常多;小寶天天地、不停地哭,跟大寶有沒有惹他之間有什麼直接的因果關係或邏輯關係麼?怎麼就認為都是大寶的錯了?
“家裡就沒個消停!”——家裡氛圍好或者不好,那是身為父母者才能夠主導、能夠擔責的事;家裡氛圍好或者不好,是由眾多家庭生活小事件、全部家庭成員小情緒共同累積疊加而成的;兩個打打鬧鬧的小孩子只是常規家庭生活中的常規狀態罷了,怎麼就成了“家裡就沒個消停”的“背鍋俠”?
家長立場不正、太過偏心的話,大寶和二寶之間的矛盾只會更激化——換個更直白、更不留面子的說法:大寶和二寶之間的矛盾,許多時候都是家長“挑撥離間”所致。比如小寶不乖乖吃飯,有些家長會嚇唬他,“吃不吃?再不乖乖吃哥哥就搶走了!”比如大寶犯了牛脾氣,家長會嚇唬他,“再鬧,再鬧就把XXX給弟弟!”而那個“XXX”正是大寶最心愛的東西,就連晚上睡覺也捨不得撒手的、從小到大陪伴著他的心愛東西,卻要被小寶霸佔!大寶小小人兒,哪裡分得清父母是真的要把他心愛的東西搶走給小寶還是假意嚇唬他?他怎能不心恨恨?心恨恨、能恨誰,不二人選只能是比他自己更弱的小寶!
前段時間有個電視劇火遍了大江南北,相信不少家長都看過。其中有這麼個片段:請來的教養嬤嬤孔嬤嬤因故把盛家三個姑娘都給罰了,包括沒有任何錯處的盛明蘭在內——明明盛明蘭沒有任何錯處,為什麼還要挨罰呢?孔嬤嬤當著家裡主君主母及林小娘等人的面,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地要求同時責罰三位姑娘。孔嬤嬤的理由是這樣的:“今日你雖沒做錯,但也應罰,罰你是告訴你,你們是同一家族的人,一家人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都是休慼相關,今日罰你就是告訴你不要想著自己可以置身事外。”
這還不是最經典的,最經典的是,當林小娘自作聰明出來包攬場子和麵子進行自我批評時,孔嬤嬤說了一句可供倆孩兒家庭的父母奉為圭臬的養育方針——“我將姑娘們一齊罰了,原就是要彌補姊妹間的情分。她們今日一同捱了打,日後便可揭過重來。若是厚此薄彼,豈不更生嫌隙。”在此過程中,孔嬤嬤身為一個臨時客串的家庭教師,居然還義正詞嚴、有理有據地把高官顯貴的盛家主君給訓了一頓:“兒女眾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方能家宅寧靜。雖說姊妹之間應該互相謙讓,可也得是這個讓、那個讓,總不能老是一頭讓的。日子久了,父女姊妹之間,難免生出嫌隙來。”
看看,一個老嬤嬤,簡簡單單兩句話,道盡了天下多少多子女家庭矛盾的根源?大寶小寶之間的嫌隙,真正根源在於父母立場不正、立心不公啊!
3、家庭養育氛圍中的“習慣問題”
華夏傳統文化體系裡有個“要想好大讓小”的習俗。兩個小傢伙兒起衝突了、鬧矛盾了,不管是不是小的那個幹了什麼歪事壞事,大多數父母都不問緣由直接怪責老大,“你就不能讓著他點?”
擱我說吧,這習慣真心要不得。是就“是”、非就“非”,對就“對”、錯就“錯”,怎麼能依據生理年齡的大小來判斷對錯與是非呢?前段時間傳的紛紛揚揚的弒母案,那孩子跟他母親相比年齡小好多哦,至少小三十來歲吧?可難道就因為他比母親年齡上小了三十來歲就可以“殺人有理”了——這結論簡直……混帳到頂兒是吧?可絕大多數家長就是這麼幹的啊!
剛剛發生的——院子裡有個小傢伙拿了根棍子追著抽哥哥,哥哥躲來躲去沒躲過,被狠狠抽到小胳膊上,肉眼可見的那胳膊上腫起了一道青痕,很嚇人的。哥哥疼得眼淚花花直打轉轉,順手把小傢伙手裡的棍子抽出來扔房頂上去了,小傢伙嗚哩哇啦哭得驚天動地,這下闖禍了——倆孩子的媽媽邊往來跑邊捋袖子,嘴裡還罵罵咧咧,“你是哥哥!叫你讓著他點,你非得惹他!”竟然真的衝過來抓住大的一頓揍……這樣的家長還少嗎?所以吧,有些傳統、有些習慣真心要不得,為人父母者尤其要注意分辨,要儘可能地“將一碗水端平!”
怎麼樣才能將一碗水端平呢?真正將一碗水端平的父母,天底下就沒有。天底下有的那些足夠好的父母,是在計劃生小寶的時候就開始了“將一碗水端平”的心理建設工作,比如一點一滴慢慢跟大寶講關於小寶的故事——小寶怎麼樣在肚裡懷著、小寶的心跳聲、小寶的胎動、小寶出生後會怎麼樣與大寶相親相愛彼此幫襯,以及媽媽需要得到大寶的幫助才能夠照顧好小寶等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需要慢慢培養的,即便是血緣至親。為人父母者需要時時留意、處處小心培養大寶和小寶之間這種彼此依存、彼此共生的濃情和深情,要在小寶還未出生之前就把這二人牢牢地結成同盟。所以說,“將一碗水端平”或者“端不平”,只是大寶的盡理感覺與心量大小罷了。而大寶的對小寶的心理感覺與心量大小,完全取決於為父母者的態度與立場。
為父母者立場正、立心正,則家庭成員之間必然是相親相愛的。尤其是父母與大寶、大寶與小寶、小寶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必須得要講究個優先次序。比如夫妻關係就得優先於親子關係,同理,父母與大寶之間的關係必須得優先於父母與小寶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大寶之間如果是優先級別的、絕對緊密的統一戰線關係,那麼小寶作為大寶和父母之間的第三人及後來者,他從懵懂到懂事所接受的家庭養育氛圍自始至終就是統一的——“哥哥(或姐姐)與父母是一國的”,所以要像敬愛父母一樣地敬愛哥哥(或姐姐)。有了這樣始終如一的家庭養育氛圍,小寶就絕不會意圖離間父母與哥哥,或與哥哥形成惡性競爭關係等。與此同時,小寶也會成為哥哥(或姐姐)發自內心想要守護的家庭成員,大寶會很愛很愛小寶,而不是恨他。
-
4 # 陳大膽兒
我也即將二寶待產。我不知道我的建議能不能幫到你,但是我和老公一直贊同這樣的觀點,並準備這麼實施的!
首先告訴你為什麼大寶和二寶爭寵,因為在大寶的認知裡,他本來就是先來的,獨有的,什麼都是他的。現在有一個人來跟他分享所有東西還有最珍貴的父母的關愛。他肯定是不會忍讓的,這一點父母不能怪孩子。是父母沒有平衡好才會導致孩子這樣的!
我個人建議;
①有兩寶的家庭一定要記得,凡事還是以大寶為中心,對他的關心愛護耐心不會因為二寶的出生而減少,只能是越來越多,全家的焦點還是應該在大寶身上!
②不要因為大寶比二寶大,什麼事情都應該讓著二寶,這個是不科學的。大家都是第一次當寶寶,只是我比你早出生一兩年,沒有必要事事都要委屈大寶忍讓二寶,這樣之會讓大寶感覺更孤單,父母對他的關心更少,從而增多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
【這個時候父母兩人一定要做到分開。媽媽照顧二寶,就要讓爸爸帶著大寶玩他喜歡的遊戲,帶他做有意思的活動,並且告訴他爸爸媽媽同樣愛他,只是二寶現在還不會講話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幫忙,當然你作為哥哥或者姐姐也是可以幫助他的。爸爸照顧二寶,那媽媽就要跟大寶溝通交流表達自己對大寶的關心和愛!父母只需要讓大寶感受到父母不會因為二寶的到來,而不愛他不關心他就可以了。孩子的成變化是你始料不及的,只要父母給他足夠的愛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矛盾出現的!】
祝願兩個寶寶的家庭都能和諧共處!
-
5 # 親子教育導師柏靈
首先我們要看一下這兩個孩子他們相差幾歲?如果相差四歲以內,我們更應該關注這樣的事情。如果相差四歲多,從原生家庭來講,相差四歲以上,相對來說在心理上對大寶的影響會少了很多。
首先,如果這個孩子已經開始和二寶爭寵,這就是相當於告訴我們父母一個資訊,他收到的愛是不均衡的。可能因為二寶的出現,父母對他的關注少了很多孩子開始發出訊號。多子女的家庭容易造成競爭。主要是指競爭爸爸媽媽的愛。如果爸爸媽媽採用的方式是,嗯,打罵或者是訓斥。或者更加忽視。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大寶越來越受傷。還容易讓他對二寶產生敵意,並且產生攻擊性心理,就會出現兩個孩子,將來感情不好。經常打架吵架。對於這種情況,我們爸爸媽媽一定要每天安排單獨時間陪伴大寶。並且告訴孩子。你對爸爸媽媽來說非常的重要,我們永遠愛你。不僅是語言,你的行為啊,你的眼神,你的表情,以及你平時對待他的方式,是要讓這個孩子感受到愛的。當然我們在帶楊二寶的過程當中,然後我們邀請大寶一起來介入。幫助我們比如拿紙尿褲呀,嗯,拿尿片嗯或者是嗯,做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幫助二寶。這樣他作為嗯老大姐姐或者哥哥,他會非常有成就感,而且喚醒了他心裡內在的那份愛。更願意去幫助二寶。並且這樣會讓大寶嗯,把二寶看成是他的好夥伴、好朋友、好玩伴。這樣就會讓他們的關係更加和諧,不容易讓大寶對二寶產生嫉妒、敵意。當然我們在處理大寶和二寶的衝突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公平對待,包括分吃的玩的,都要公平的去對待,不會因為說大寶大了就是少一些或者是二寶小就要多一些,因為大寶大了就要不斷地讓著二寶,像這樣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只會讓大寶越來越感受到被忽視,感受到不被愛,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是不公平的。就會讓大寶更加加劇二Bora競爭爸爸媽媽的寵愛。總結:單獨陪伴,公平對待!如果大寶年齡也不大,經常表現出一些模仿二寶幼稚的行為來引起父母注意,我們家長就要適當像抱小寶一樣去抱抱,甚至大寶也會要一個奶瓶,我們滿足他,總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
6 # 小O簡筆畫
很多家庭因為二寶的降臨,打破了原來以大寶為中心的家庭體系,有時候難免會令大寶產生對立情緒。
遇到這樣的情況:
一、首先在關心二寶的同時也要照顧好大寶的情緒,給予足夠的關注。
父母可以做好分工,一個陪大寶,一個陪二寶,儘量多陪孩子一起玩,學習,聊天,旅行,或者偶爾看一場孩子想看的電影什麼的,讓大寶不至於覺得有明顯的待遇落差。
二、讓大寶幫忙照顧二寶,陪二寶玩。
這一點對於培養兩個孩子的感情很有幫助,偶爾讓大寶幫忙照顧一下弟弟妹妹,一起遊戲,一起玩玩具,互相謙讓。
三、當著二寶的面,跟二寶灌輸愛哥哥(姐姐)的思想。
當二寶有時候想搶大寶物品,零食的時候,甚至大寶的時候,跟二寶說要愛哥哥(姐姐),反覆跟孩子進行這種語言和觀點刺激,同時也讓大寶聽到爸爸媽媽的話語,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意。
四、讓孩子學會分享。
父母要做出協調,孩子也要學會努力,學會分享和禮讓,學會協調處理問題,這才是解決父母心頭大事的關鍵。
-
7 # 大小A的媽
其實兩個孩子很難一樣對待的,尤其老二很小的時候,話都話不全,但是小心眼不必老大少的時候。
為什麼家長會不自覺的偏向老二呢?
因為“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啊”。
所以,當老大和老二爭寵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最好父母配合,爸爸疼一個,媽媽疼一個。這樣兩個孩子都得到了爸爸媽媽的愛。
可是如果就一個家長在家呢?
誰也不疼。因為疼一個孩子,另外那個孩子就會傷心。
所以,如果只能疼一個孩子的話,那就兩個孩子誰也不疼。
這樣兩孩子才不會在父母身邊比較,彼此較勁。
如果其中有孩子情緒低落,比方說幼兒園或者學校發生了什麼,那家長要關心,而不是怕另外一個孩子傷心,而不去安慰。
家長做出榜樣行為,另外一個孩子才知道如何關心自己的兄弟姐妹。
我家也是兩個娃,尤其老二不會說話,困了,餓了,累了,就知道哭,要抱。老大看著開始還有點小心思,情緒有些小低落。後來跟他解釋,讓寶爸參與到陪娃行動中,老大才不會那麼敏感。
平時我們也會教老二“照顧”老大。比方說,拿水果喂老大之類的。
老大覺得老二好玩,平時有時間媽媽也會多親近老大,老大就不會再爭風吃醋了。
我也不知道我的方法是否得當。就目前效果來看,結果是好的,就是不知道對孩子身心發育是否有影響了。
-
8 # 旮旯裡的神仙洞
1、首先二孩爭的是誰的寵?那麼誰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點
看題主的意思應該是兩個孩子都向父母爭寵吧,普遍在家庭內部如果是兩個孩子的話,一般都是孩子向父母爭的比較多,當然也有父母一方向孩子爭的屬於一小部分。
2、為什麼會出現二孩爭寵?根本還是會歸結於父母出現了問題試想,如果一個家庭的父母能夠公平對待兩個孩子甚至是家庭中的所有成員,而不會存有連自己都無法意識到的偏見、偏心、不公,可以同時照顧到兩個孩子因各自的差異出現的不同的需求,特別是兩個孩子不同的心理需求,那麼孩子還會出現爭寵的現象嗎?
但是成年人總不能因為自己的無知、無能就把一切的問題都歸給還在成長的孩子吧?孩子不能替父母背這個鍋!
孩子在未成年前出現的所有教育上的問題幾乎都和他們的父母有關,有些是比較普遍存在的,有些是某些家庭特有的,但無一例外地都和父母有關。
對於未成年孩子出現的問題,父母需首先檢視自己比如自己的日常言行舉止,是否過於隨意?父母以為孩子年齡小,說了一些混賬話,做了一些糊塗事孩子就不明白了嗎?就能糊弄過去了嗎?當然不可能。比如自己做事看問題的角度和態度,是否有失偏頗,不夠客觀公正呢?很多父母由於情感原因、認知水平、規則意識等自身很多侷限性很難能夠做到公正客觀,那麼自然會流露於日常的言行細節中,孩子自然會深受其害。比如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是否足夠應付孩子當前年齡段所有的教育問題呢?如果父母自身的教育能力不能高於孩子當前年齡所匹配的高度,那麼自然力不從心,戰戰兢兢。我們總是告誡父母,不能總是停留於找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上,而應該在意識和認知層面上更多地走在孩子成長道路的前面甚至是更為遙遠的地方,只有父母跑得比孩子快才有可能在教育上幫到孩子。所以父母們首先看回自己吧!
-
9 # 小麗讀書屋
第一,對孩子是否做到足夠關心?
作為母親,就我而言,在沒有二寶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都是放在大寶身上,事事處處都會為孩子著想,孩子能夠感覺到,當有了二寶的時候,很多注意力其實都放在了二寶身上,認為大寶已經長大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已經有了,會相對忽略大寶,這時候你只要稍微關注力在二寶身上,大寶就會像吃醋似得跟你說:“媽媽,我也要這樣...”
第二,對較小的孩子是否存有袒護?
一般而言,二寶年齡都比較小,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尚處於懵懂期,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做父母的都比較憐愛小寶,一旦倆孩子有了爭執,就會對大寶加以指責,以二寶還不懂事為由加以袒護,久而久之,大寶心裡會不痛快。
第三,父母對孩子們是否做到一視同仁?
一般大寶和二寶爭寵,一開始大都是大寶在爭寵,正是因為父母可能有些事情沒有做到一視同仁,所以導致大寶二寶相互爭寵。
所以當大寶和二寶出現爭寵的情況下,作為父母的我們首先要給孩子們足夠的關心,平時多帶動兩個孩子一起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培養他們相互分享幫忙的意識。在二寶做錯事的情況下,絕對不能袒護,可以當著大寶的面對二寶進行正面引導,甚至可以帶動大寶一起給二寶做出正確的示範,過程要做到有耐心。給大寶更多的愛和關心,多關注大寶,讓大寶有足夠的安全感。
-
10 # QD冬青
一個家庭有了二寶以後,注意力無可避免地會從大寶身上轉移到弱小的二寶身上,大寶難免會有失落。
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
1、安撫大寶,更加關注大寶的情緒,日常生活。
2、讓大寶去愛護二寶,保護二寶,培養大寶的責任心。讓他知道二寶是除了爸爸媽媽,跟他最親的人。
3、絕對忌諱在大寶二寶面前說,弟弟妹妹小,讓大寶讓服二寶。這樣會造成大寶心理不平衡,也會造成二寶恃寵而驕,兩個孩子漸漸會產生敵意。
4、給大寶二寶創造獨處的機會。有利於增進感情。記得女兒上小學,兒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有事沒接兒子放學,保姆在家做飯,據說女兒回家一聽我沒接弟弟,自己去幼兒園接了弟弟回家。保姆說,她開啟門的一剎那很感動,女兒拉著弟弟的手,弟弟也很乖的樣子。回家安靜的等媽媽回家。
總之,父母只要一視同仁,不偏袒,不朝孩子身上撒氣,大寶二寶也不會爭寵,只會和平相處。
回覆列表
大寶和二寶爭寵,父母該如何處理倆娃的關係?
一,因為在沒生二寶的時侯,父母把愛全給了大寶,有了二寶,大寶就不習慣,沒適應過來,所以就爭,就顯得有些自私,不知道分享。
二:父母要教會大寶,他是哥哥或姐姐,要幫著父母照顧二寶。
三,如果孩子不聽話,犯了錯,父母要及時給孩子糾正,不能偏袒,不能護短,無論是大寶還是二寶。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就能和睦相處,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