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臻貴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對蒙古部落,由戰略擴張轉變為戰略防禦的重要轉折點!

    藉助明成祖時對蒙古部落的打擊,蒙古黃金家族雖保持全蒙古大汗的頭銜,卻失去直接領導軍隊的職權,隨之分裂為韃靼和瓦剌!

    雙方挾天子以令諸侯,相互攻擊最終在明英宗時,瓦剌部在也先的帶領下強盛起來,並逐漸越過邊境向內地進犯!

    而明英宗寵信的太監王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羞辱瓦剌率隊的貿易團隊,擅自變更對蒙古的封賞,最終又慫恿明英宗親征,造成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堡之變明朝二十萬精銳之師,包括神機營在內的火器部隊,朵顏三衛在內的精銳騎兵,包括城防精銳步兵,全部都損失殆盡!

    此外朝中文武勳貴更是損失近半,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大臣戰死,後勤輜重更是損失無數!

    明朝雖然經過景泰帝時治理,短短十餘年便重新恢復了明朝的國防力量,並且也取得數場對蒙古的勝利,但土木堡的影響還存在著!

    首先,軍隊人數的恢復,不代表著戰鬥力的恢復,後勤輜重巨大的缺口加重了明王朝的負擔,使其面對沿海的倭亂都力不從心!

    其次,明王朝取得對蒙古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蒙古內亂的結果,韃靼戰勝瓦剌,採取與明王朝和解,所以,勝利含水量極大!

    另外,由於景泰帝自立,造成明王朝內部失和,明英宗復位採取清算,使得包括于謙在內很多忠臣受到連累!

    所以,土木堡之變使走向繁盛的大明王朝,幾近遷都避禍,重現南宋偏安之象!

    造成明王朝內心的恐懼,更是令數十年積累的人力物力損失殆盡,別說十年,即便百年也無法完全彌合!

  • 2 # 嗜慾者

    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多次入侵明朝邊境,明英宗親率二十萬大軍北上,試圖與瓦剌在明朝邊境決戰,最終在土木堡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那麼此戰對明朝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一、邊防體系出現漏洞

    土木堡之戰明軍全軍覆沒使瓦剌突破並破壞明朝北方防線,大軍長驅直入直撲明朝都城北京。此時,北京只有幾萬老弱病殘,于謙臨危受命調遣運糧兵和沿海防倭的軍隊入京參加保衛戰。

    雖然最終擊退了瓦剌軍,但是明軍北方防禦體系招到瓦剌破壞,沿海防倭軍被調到都城,導致倭寇對沿海地區的騷擾更加頻繁。

    二、邊防政策和軍事制度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精銳軍隊損失殆盡,雖然景泰帝有所改革,使明軍有所恢復,但終究達不到明朝巔峰的狀態,北方邊境從此由積極進攻轉為被動防守,為了更好的抵禦瓦剌,開始實行“募兵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最終形成有名的“九邊防禦體系”。

    三、政治平衡破壞

    明英宗親征,幾乎帶了所有的武勳貴族,結果土木堡之敗武勳貴族被一網打盡,使文官集團一家獨大。迫使皇帝只能重要宦官平衡朝中勢力,導致明朝皇帝和文官集團矛盾越來越大,開始離心離德。

    四、爭權內耗

    之後幾年,瓦剌放回朱祁鎮,回到明朝的朱祁鎮自然不會甘心皇位被奪,最後發動政變重新奪回皇位,並處死於謙等一批能臣。

    雖然土木堡之變明軍全軍覆沒,但當時正處於明朝國力巔峰時期,而瓦剌也沒有那個實力對明朝造成更大的傷害。短時間內並不能大大削弱明朝,而是使明朝文官集團一家獨大,這才是對明朝真正的傷害。

  • 3 # 一起愛上內蒙古

    土木堡之變及後來的被破俺答封貢,說明一個問題,明朝修長城沒大的作用,只有承認“北元為明朝的一部分並開展貿易"才是唯一的正確的出路。

    修長城讓明朝國力大減。

    按960萬平方公里來概算,明朝並沒有統一中國。1572年,明朝(被破)冊封土默特王爺阿拉坦汗為“順義王”,夫人“三娘子”為“忠順夫人",阿拉坦汗帶著西藏,青海及新疆進入明朝中央政府,為中華民族大團結作出貢獻。

    更重要的是,在阿拉坦汗的推動下,明朝在“九邊”開馬市,中原與草原全面"互市”,催生了晉商,徽商等古代十大商幫。

    歷史上,磚石長城永遠不如民心長城,團結長城。

    朱元璋承認他繼承了元政權,但是,沒有把北元納入政權版圖,留下歷史遺憾。

    土木堡之變的歷史教訓很深刻,民族團結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武力不頂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追女生怎麼“放長線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