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au5
-
2 # 王守仁63923854
當然拍過,專題有長有短,短的就一次拍攝,
組幾張圖片就夠了長的需要幾十年。幾乎每個攝影人都有這樣的專題。
-
3 # 閒人小攝fjsm
拍攝(完整的)專題片,拍過三次。都是和昆蟲有關的。1,拍攝《蜘蟟的蛻變》,用了(通宵)12小時。2,觀察拍攝《化蝶》。由菜粉蝶的幼蟲變蛹再到化蝶的整個過程,用了29天。3,觀察拍攝《螳螂成長記》,由寬腹螳螂剛出螵蛸(卵巢)的螳螂若蟲起,經歷8次蛻皮長為成蟲,直到放歸山林的完整過程。用了111天。
下面就展示下拍攝的《蜘蟟的蛻變》。蜘蟟(通常叫知了)蛹在地下度過二三年後,在夏天的傍晚天將黑時破土而出,本能的找著附近的樹枝或草葉並順著爬上去找著合適的位置進行蛻變。蛻變分:蛻皮,展翅,變色三個過程。
一,蛻皮。一隻爬出地面的知了蛹沿著樹幹往高處爬行,尋找合適的蛻皮位置當蛹的背面殊殼出現條裂縫時,蛻皮的過程就開始了。蛻皮是從頭部先行開始的。
蛹殼背部出現裂縫,裂縫擴大並貫穿整個背部蟬的背部先從裂縫中拱突出來頭部也開始脫離頭部完成脫離後,進行的是身體的脫離。開始從蛹殼裡抽脫六足還差一點,六足就脫離了這一下,六足全脫離蛹殼了知了除了尾部外,身體其餘部份已經完成了蛻皮,這個過程大約用了45分鐘。
暫時依靠尾部與蛹殼相連倒掛著的知了,如同小天使般。
二,展翅。跟蝴蝶蛻變一樣,知了的翅膀也需要一個伸展的過程。
脫離蛹殼的知了,將蛹殼作為依附點,讓身體頭部朝上尾部向下的垂直於地面,以保證翅膀能正常的伸展成形型。這一點很重要,垂直於地面,是為了防止在翅膀伸展成型過程中產生畸形。
翅膀緩緩的伸展開來翅膀大部分已經展開翅膀已經完美的全部伸展成型知了翅膀的伸展全過程,大約用了20分鐘。當知了將翅膀收攏於身體二側時,就意味著進入蛻變的第三個過程:變色。
變色,是個漫長的過程,從當晚的22.40起,直到次日凌晨4時,知了的體色還在變化中。直到清早7.30,變色才算結束。看到了只我們平常中看到的熟悉的黑色的蟬(知了)。變色過程至少需要8個小時。
這是隻雌性知了。整個蛻變的過程需要12小時(以上)。
清早的天氣很好,完成蛻變的知了在拍攝結束後,“刷~”的飛走了。留下的是依然緊鉤著樹幹的蛻皮。後注:傍晚時候去河邊公園柳樹林子裡尋找蟬蛹。這隻蟬蛹,是路人散步拾到送的。拿回家中洗去沙土後,在微拍棚中拍攝的。
-
4 # 貴途攝者
除了職業攝影人之外,攝影的目的是為了能啟迪思路、帶來快樂、帶來美的享受等。然而,對於攝影人來說,還應有一份對社會的擔當,那就是及時的反應這個社會存在的諸多問題,以警醒執政者去重視,去治理,讓我們的家園建設更加的美好。
專題攝影是透過多幅照片來集中地闡述一個主題,從而能夠比較全面地、概括地、深入地反映出事物發展程序和結果,能夠細緻、深刻地刻畫人物的精神面貌是和被攝物件在一起親身體驗、相互信任、進行的真實、準確、嚴格、系統觀察的結果最終的攝影作品只不過是這個過程的副產品,通常至少由20張以上的照片組成,拍攝時間由數天到數年不等,最終留存一個對該類事物具備標本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影像文字。
拍攝一個專題攝影
—— 提煉主題
—— 拍攝好每張照片
—— 圖片編輯,讓它能夠良好運轉
—— 傳達資訊
一個專題攝影有否成功的潛質,大致決定於它是否具有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和學術價值。
一些專家甚至告誡各人,切入點的選擇應該堅持“四化”原則:故事化、具體化、人物化、戲劇化。
一個攝影系列的形態通常有兩種:
圖片故事(串聯):由一系列具有內在邏輯關係的圖片,輔以相應的文字組成。照片和照片之間有明確的上下文關係,次序一般不能顛倒。
組照(並聯):所有的照片之上有一個主題,但照片和照片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文關係。
下面是一組搬遷專題故事:
回覆列表
拍攝過最長的專題是火車。因為從小開始喜歡,一直有拍,也因此走上了攝影之路,現在風光紀實都有拍,但始終在拍的就是火車了,記錄下與火車相關的點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長時間堅持下來,不僅能收穫作品,還能見證時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