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程

    1. 從後到前——負責視力的大腦區域最先成型。儘管嬰兒在出生時沒有清晰的視力,但他們的視力很快就能發育到正常水平。6 個月大的嬰兒已經擁有與成人幾乎同等的視力!之後發育的是聽覺系統。嬰兒在子宮中就能聽得到聲音,出生之後,他們立即能分辨得出語音模式和語調的差異。但新生兒無法分辨單個的語音要素。他們分辨較小的語音變體的能力發育得也十分迅速。在生命的頭幾年,他們依然對新語言的聲調保持著敏銳的學習能力。

    發育的區域繼續向外向上延伸,大腦中負責收集和組合動態視覺及聽覺資訊的大片區域也逐漸成型,嬰兒由此獲得綜合的感官體驗。

    前額後面的區域負責的是更為複雜的思考,例如制訂計劃、抽象思維及理解個人行為的後果等等。這一區域要經歷相當漫長的成熟期,甚至當個體進入成年期之後仍在發育。

    2. 從內到外——大腦內部結構的發育早於外部結構。大腦的內部結構最終將與大腦皮層結合,從而獲得處理和調節感情的能力。而大腦皮層則負責處理和儲存大腦接收到的資訊、進行思考和制訂計劃。大腦的內部結構是邊緣系統的一部分,而外部結構則屬於大腦皮層的一部分。

    3. 從下到上——負責心跳、呼吸、體溫等基本功能的腦幹發育得非常早。而大腦皮層中負責情感、注意力和協調精細運動的區域則發育較晚。

    4. 從右到左——嬰兒的早期發育階段,大腦右半球比左半球更為活躍。在嬰兒出生一年之後,隨著負責接收和表達語言的區域逐漸固定或者說緩落於大腦左半球,左側大腦的能力才慢慢得到彰顯。正如瑪莎?伯恩斯(Martha Burns)在其“科學學習(Scientific Learning)”網站上所概述的那樣,新近的科學研究指出,一旦某種技巧被我們掌握之後,大腦中控制這些技巧的中心就會轉移到左半球,但左右大腦半球的交流貫穿於個體生命的一生。一直保留在大腦右半球的功能包括面部識別能力、洞察情感的能力、處理語言結構和聲調的能力及某些音樂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生活越來越沒有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