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下火
-
2 # 王貞才
只要我們不苛刻的抽象的去要求現代的高科技資訊化,可以說《易經》在生活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無所不備。就單憑六十四卦的卦名而言,就已所為俱到,再加上三百八十四爻所包羅的更是備至入微。
這在經常使用八卦預測者是深有感觸的。
-
3 # 凡人命途遠塵
更準確的說易經是一種世界觀和思想認知方式,它教會了人們如何認識我們所處的這方天地。透過簡練世界的構成和本質的執行規律來達到,對萬事萬物本源的認知。你無法具體定性其到底包含了什麼領域,更無法為其定一個明確的框架。當你學習了易經後,具備了這個緯度去觀察認知的思維能力後,運用類象的方式,可包羅一切。但是,它又什麼也不包括,因為它不是有明確指向的細分到某類事物去研究的學問。如果具體羅列出幾點組成要素我試著按照我的理解解構一下:1.時空框架的定量。2.萬物的本源構成及相互作用關係。3.不可逆之力的量比。4.當下所處狀態及在一定時空框架下的演變趨向。
-
4 # 齊文刀
首先說,狹義上的《易經》,就是西周初年流傳下來的卜辭彙編,文字古樸,莫名其妙。到了戰國,最晚到秦漢,後世學者又對《易經》做了很多註解和詮釋,乃至是借題發揮,被孔子修訂集結,一共七種、十冊,是為“十翼”,這是《易傳》,經、傳並稱為《周易》。
不過,如果廣義上講,也可以把《周易》籠統的稱為《易經》。這個題目想問的,也許就是經和傳裡頭,所有的內容吧。
《易》的內容,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是呂氏春秋對它的評價。
我們這樣來看,最初的《易經》,包括再往前算,夏商時期的《連山》、《歸藏》,其實就是占卜時候,卜辭的彙編。當然,現在一般來說,《連山》、《歸藏》都已經失傳了。
但是後來,人們發現,從卜辭裡,可以汲取很多歷史、文化、哲學、社會發展等等的記錄,慢慢的學術價值就起來了。
周易是歷史書?比如,李大用先生就認為,《周易》本是一本歷史書,說的是周族如何臥薪嚐膽,最終推翻商朝統治,及其前後的一段歷史。方湛洲先生也持此觀點,但是對於史實的描述有所不同,具體大家可以參考他們的書來看。
很重要的,還牽扯哲學,當然,這個主要是針對易傳來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文言》,是專門詮釋六十四別卦中的“乾”、“坤”兩卦的。著名的民間“咒語”:
至於後世的學者,給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個卦都標誌一個“卦德”、“卦性”,那更是從哲學角度引申的結果了。
此外,還有社會發展狀況,透過易傳中的記載,我們知道從這六十四個卦象中,我們的祖先逐漸參悟了織網捕鳥、制犁耕地、鑿木成舟、養牛馴馬,甚至建造宮室遮風避雨、開設集市交易有無……中華文明千古之光,就此冉冉升起!
更引人入勝的,是占卜預測
其實遠古的周易古筮法,已經失傳,最早記載的流程,在《繫辭》,這已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了。周易可以占卜,這個毋庸置疑,至於科學性和準確性,在此不爭論。
由此,還可以引申出數學、風水、建築學、中醫、養生、管理學……等等等等,似乎,都有道理,但是,重要的是——都是引申!!!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周易原書中的原文於此有關係。
但是,這並不妨礙周易的偉大。就好比一口井,你可以從中打水,去泡茶、熬粥、煮飯、釀酒……這些茶、粥、飯、酒,並非拜此井所賜,但是,都是井水所生。這井水,還不偉大嗎?
-
5 # 懂佳1
《易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當前國內外學者不過是在研究學習《易經》的外衣而已!現在迫切需要以科學方式證明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的關係,幾千年來人們只是學習五行理念!用於推理而缺少真真切切的試驗,沒有科學試驗也就不被人們認可。涉及到的中醫理論更不能自圓其說,是東方文化的悲哀!如果國內有單位和個人牽頭做五行科學試驗就行了!
回覆列表
易經作為古賢用符號和文字顯示的自然界和人類的基本規侓,它是無所不涉及。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山中,我們只要明白上山和下山的道路,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明白進取和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