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醫生百嗑
-
2 # 醫學莘
受神經-體液調節的影響,血壓每日均表現出一定的波動性,在上午6-10點與下午4-8點這兩個時間段血壓會逐漸升高,達到高峰以後又逐漸降至基線水平,但對於正常人而言,即使是高峰時間點的血壓,也應位於正常範圍,若經多次測量≥140/90mmHg,則應診斷為高血壓。題主所描述的血壓,在早晚兩個高峰時間段處於正常範圍(正常血壓為<120/80mmHg,正常高值為<140/90mmHg,高血壓為≥140/90mmHg),反而是在非高峰時間段出現了異常,此時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影響血壓測量的其它因素。如是否在飯後立即測量血壓,測量血壓前是否飲用了濃茶或咖啡,血壓是否在運動後未休息即開始測量,是否存在過度緊張、情緒激動等行為均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若以上因素均排除在外,血壓測量操作規範,建議隔日至少再測量兩次,如果午間血壓均波動在158/98mmHg,診斷需考慮高血壓。若高血壓診斷成立,也無需太過緊張,158/98mmHg屬於輕度高血壓(血壓低於160/100mmHg時為輕度高血壓),且發現及時,病程短,血壓對心腦血管、腎臟等組織的損傷較輕,經過積極治療,可減輕或延緩對靶器官的損害。在治療上,血壓158/98mmHg可先透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壓,如將每日鈉鹽攝入控制在6g以內,少吃醬油、味精,少吃醃製品、火腿腸,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運動,每日堅持半小時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戒菸限酒,減輕體重等,經過3月左右,血壓常可得到改善;若無改善,建議給予藥物控制血壓,目的在於減輕靶器官損害。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如何定義。
目前中國的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南,規定了血壓超過140/90mmHg,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那麼這個血壓是以一天中最高的時候為準,還是以低的時候為準呢?
指南中的原文是這樣說的:“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診室血壓,收縮壓(SBP)≥140mmHg和(或)舒張壓(DBP)≥90mmHg”,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日子測量,發現有三次血壓超過 140/90mmHg,就算確診高血壓了。 這其中並沒有規定什麼時候測量。所以就算題主的早晚血壓都挺好,只是中午血壓高,只要一直存在這個問題,就可以診斷高血壓的。
值得注意的是,診斷標準中提到的是“診室血壓”,這個值是在醫療機構,由醫生測量的。大多數情況下,診室血壓比患者自己在家中測量的血壓要高。如果以家庭自測血壓為準的話,這個標準還應該降低到135/85mmHg
如果題主的血壓是自己在家裡測量的,可以說明高血壓的情況可能更嚴重。
過於糾結診斷標準其實並無必要。診斷標準只是人為定義的。從醫生管理病人的角度來看,血壓141和139並無本質上的區別。比如美國最新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已經調整為130/80mmHg,一夜之間,許多原來不是高血壓的患者“被高血壓”了。
很多人特別在乎是否被貼上“高血壓”這個標籤,實際上,醫生更關注的是應該如何治療。比如130-140/80-90mmHg這樣的血壓,對於許多病人來說,是不需要使用藥物干預的,只需要生活方式的改善,那麼,是不是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有那麼重要嗎?
(上圖是中國的標準,實際上血壓120-139/80-90mmHg已經被定義為正常高值,也就是需要提醒患者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了。這根美國標準並無本質衝突。)
目前應該怎麼做?題主目前符合1級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首先應該考慮有沒有肥胖,缺乏運動等問題,如果有,透過減輕體重,堅持運動,應該可使血壓有所下降。 其次是注意避免高鹽高脂飲食,注意休息,戒菸戒酒,也能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
如果血壓仍然不能達標,應該參考患者的年齡,有無其它併發疾病等因素來決定是否用藥以及用藥劑量的大小。比如年齡超過80歲,血壓不高於160mmHg就不主張積極用藥了;如果年齡在65-79歲之間,血壓達到150/90mmHg就可以,能達到140/90mmHg更好;如果年齡在65歲以下,理想的情況是血壓在130/80mmHg以下。 以上的數值也是僅供參考,具體到每個病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還需要個體化調整,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