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志巧

    我覺得很危險。

    但是我覺得這還算是一個理智的孩子,最起碼沒有走遠。在小區裡總是安全的。

    再者就是離家出走這個話題,每個孩子的成長中都會有這個想法,青春叛逆的年紀,很正常。我們家長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這個特殊時期,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

    我自己也有三個孩子,雖然她們都還小,但我很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我其實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辦法好應對,儘量多溝通吧,跟孩子多聊天。儘自己最好的努力,把孩子引上正確的道路。

  • 2 # 親子故事蓮子說

    德州晚報報道:德州一小區保安,發現一名13歲的男孩,在電梯裡睡覺。男孩自己說,是來找同學,但對於自己叫什麼、父母是誰,均不肯回答。後民警趕到,當準備送其回家時,男孩突然情緒激動!經居民的幫助,找到孩子父母兩年前居住的小區,如今早已搬離,且聯絡不上孩子的父親。據悉,孩子母親在外地打工,因其父母之間存在矛盾,男孩離家出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最後,男孩被送至其奶奶家。

    這個事件裡,有幾個細節值得我們去關注:

    第一,孩子夜宿電梯,起碼在家人面前消失了12個小時,但是沒有人去報警,或者大規模的去尋找孩子。可見,在這個家庭裡,有更重要的事情代替了這個孩子的安危。

    如果是這樣的家庭,作為孩子,會不會感受到被忽視?甚至不被愛?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個孩子寧願在外面住電梯裡面,也不願意回家。

    第二,當民警準備把他送回家的時候,他情緒是非常激動的。也許在他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是他不願意去面對的。

    不知道大家成長的路徑是什麼樣的?曾經遇到一個同學,他說春節也不願意回家,因為他家“冷的跟冰窖似的”。不是因為沒有暖氣,而是因為只有媽媽,媽媽單身多年,無論他在媽媽面前做什麼?他媽都會數落他一頓,沒有一件事是對的。這種感受,大家能理解嗎?這樣的家,只會讓孩子想逃離。

    第三,新聞中也提到,孩子離家出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的媽媽是在外地打工的,父親聯絡不上。據鄰居說,夫妻兩個經常吵架。

    我們經常說,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他們之間相愛,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但如果說父母做不到,真的彼此不愛了,就選擇一條對孩子傷害最小的路。與其讓孩子在爭吵裡邊感受這個家庭的痛苦,不如兩個人彼此尋找幸福,讓孩子明白父母分開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但也會努力去愛孩子。

    第四 ,從這則新聞現象中,想再說一點關於:留守兒童的問題。

    現代社會工作的流動性很大,為了謀生存,很多人會外出打工,條件有限,也沒辦法帶著孩子。其實這事兒在生孩子之前就要想明白。 否則孩子出生,孩子也跟著受罪。

    無論條件再差,只要有一絲帶著孩子的可能,帶著孩子都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有些父母可能會說,孩子在老家比較穩定,爺爺奶奶照顧的也更精細。但爺爺奶奶畢竟是隔代,孩子畢竟是父母的孩子,物質條件好不好?很多時候是大人的感受,孩子感受更多的是被不被愛?

    所以,就算跟著父母,物質條件差一點,但只要全家關係是和諧的,孩子也是幸福的,孩子也是幸福。

    如果條件實在不允許,起碼也要一兩天就跟孩子影片一次,跟孩子建立好關係。只有關係好了,才談得上去教育孩子,否則,孩子都不願意聽你說話,父母又怎麼樣去教育孩子呢?

    第五,從社會的角度看,這個時代物質很豐盛了,但大家的心理很貧瘠。

    心理窮慣了,少怕了,總覺得物質條件不好,不夠,不足,以至於去瘋狂追求物質,獲得安全感,而忽略了內心的平靜和幸福。

    所以,對於留守孩子的家庭,定期的做心理工作,哪怕是透過網際網路,提升父母的意識是急需的。

    父母的心理成長、成熟了,才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而每一個家庭又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和諧了,社會問題也很容易化解。

    總之,家應該是避風港,而家裡的關係沒有處理好,家就會成為最折磨人的“冰窖”。就像新聞裡這個孩子,今天把它他送回了家,但因為家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痛苦的地方,明天他有可能又會離家出走,根本解決問題,還是要從處理家庭成員的心理角度來著手,你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昆蟲記》裡,狼蛛和狼有什麼相似嗎?是很恐怖的昆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