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慢品紅樓
-
2 # 蘇小妮
寫文先抑後揚,曹公是絕對的高手。
寶釵一進賈府就贏得眾人的愛戴,湘雲也不例外。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寶釵初進賈府就城府很深,府裡上上下下她都考慮周到,深得人心。大家都喜歡和寶釵玩,湘雲這樣一個直性子的丫頭,平時來賈府機會也不是太多,怎麼可能例外?自然也跟大家一樣喜歡跟寶釵玩。
黛玉與寶玉的好,某方面也刺激著年少的湘雲。我們知道,湘雲其實是先於黛玉跟寶玉一起住在賈母那兒的,那時候的湘雲跟寶玉,應該是一對不錯的玩伴,寶玉對湘雲也是竭盡當哥哥的照顧關愛之情。後來湘雲回去了,這個位置就被黛玉取代了。湘雲心裡是有著某種不爽的,就像小孩子的脾氣一樣。所以作者第一次寫到她倆見面(其實不是第一次見面啊,只不過是第一次寫見面),倆人就打了嘴仗。
湘雲道:“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麼不及你呢。”黛玉聽了,冷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他!我那裡敢挑他呢。”寶玉不等說完,忙用話岔開。湘雲笑道:“這一輩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著明兒得一個咬舌的林姐夫,時時刻刻你可聽‘愛’‘厄’去。阿彌陀佛,那才現在我眼裡!”說的眾人一笑,湘雲忙回身跑了。史湘雲後來究竟跟誰更親近呢?到了第七十六回,這時候剛剛抄撿過大觀園,寶釵搬出去住了,鳳姐和李紈也病著,原本應該熱鬧的中秋節變得異常冷清,喜歡熱鬧的賈母感覺更甚。賈母帶著大家中秋賞月之後,情形就完全不一樣了。
原來黛玉和湘雲二人並未去睡覺。只因黛玉見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嘆人少,不似當年熱鬧,又提寶釵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賞月等語,不覺對景感懷,自去俯欄垂淚。寶玉近因晴雯病勢甚重,諸務無心,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探春又因近日家事著惱,無暇遊玩。雖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所以只剩了湘雲一人寬慰他,因說:“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何況你又多病,還不自己保養。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社也散了,詩也不作了。……他們不作,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這時候,寶釵已經完全擺出“我不跟你們玩”的姿態,躲開了是非之地。這時候黛玉才是湘雲的知音,或者說她倆互為知音。倆人在凹晶館聯詩,似乎預兆了兩個人今後的命運,一個是“寒塘渡鶴影”,一個是“冷月葬花魂”,兩個聯完詩,正自感嘆時,還跳出了一個一直在背後聽的妙玉。這時候,湘雲的生活裡已完全沒有寶釵什麼事了,就更談不上與寶釵的親近了。
所以說,在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人中,史湘云為何更親近寶釵,是誤讀,真實的情形不是那樣的。
史湘雲大氣,豪爽,直率。她做事大大咧咧,說話也心直口快,而黛玉心思細膩,容易多愁善感,一不小心就會得罪到她。
寶釵和湘雲一樣,也是一個大氣的人,不怎麼計較,而且她凡事為別人著想,關心愛護湘雲和黛玉,都是真心的。
湘雲從小失去父母,雖然性格開朗,但是畢竟缺乏關愛,而寶釵是一個很會照顧人關心人的大姐姐。
就連黛玉,本來對寶釵十分防範,總疑心她“藏奸”,後來也被寶釵的真情感動,很多人都覺得黛玉太單純,被寶釵套路了,其實黛玉很聰明的,她能看出來誰是真心對她好。
黛玉從小寄居在賈府,雖然有賈母的疼愛,眾人的關心,寶玉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她還是常常沒有安全感,怕被人嫌棄,怕寶玉不愛她,所以常常會比較“作”。
黛玉也缺愛,湘雲也缺愛,兩個缺愛的人,都需要別人給予很多很多愛,多到滿出來,感覺到有安全感,才會放下心來。
湘雲很早就從寶釵那裡得到了很有安全感的關愛,寶釵把她當妹妹,她把寶釵當姐姐,所以湘雲和寶釵親密。
黛玉對寶釵的安全感產生得比較晚,總防著寶釵,也防著湘雲,她怕寶釵或湘雲把她的寶玉搶走,湘雲能感覺到黛玉的防範,當然會躲著點黛玉,而更親近寶釵啦。
後來,黛玉和湘雲的關係也越來越好啦,她們兩個在凹晶館的聯詩就是證明。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