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爸爸對女兒有求必應,媽媽總是這不行那不對的,導致女兒不聽媽媽的話,爸爸又管不住她,感覺很傷神,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
6
回覆列表
  • 1 # 安娜Joanna

    孩子不聽話,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我們家長沒有跟孩子講明白。孩子其實都是懂道理的,你不能只是要求他不可以,不能做,這不行那不行,而是告訴他原因。為什麼不可以,為什不行。

    我家美寶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如果她提出不合理要求我都會跟她講道理,基本每次她都會懂得我在說什麼。比如在超市要買玩具,基本都是她喜歡的那幾款,我會告訴她家裡有,買了浪費,可以選擇其他的。有時買零食,她會拿好多在購物車,我會告訴她只可以拿一件,讓她自己決定留哪個,最終她會留下自己最喜歡的,所以也不會很難過,還算是開心的。

    媽媽的行為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脾氣和性格。有的媽媽很嚴厲,很少有對孩子溫柔,時常板著臉,不給孩子一絲笑容、一點溫柔,孩子一旦犯錯,輕則斥責批評,重則狠狠打罵。我最不喜歡就是這一類的媽媽,孩子很沒安全感,如果犯了錯容易選擇隱瞞,欺騙。對孩子的寬容大度是對孩子自尊心的尊重。打罵從來都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這樣長大的孩子,心裡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

    當然,爸爸的角色也非常的重要,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我們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為什麼還指望孩子做到呢?

  • 2 # 茯苓草吧

    我從懂事直到出入社會,對我的媽媽如同老鼠見到老虎般,倉皇可笑。

    我的媽媽在一歲時,姥姥姥爺就先後因故離世,未曾感受過親情,也沒有受過教育,故如同野草般生長起來!嫁與我爸爸 後生下姐弟三人,大抵是老二的緣故,不受待見 ,對我要麼不管不問,要麼嚴歷指責

    對我成年後的性格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人際交往中,性格缺陷導致與人不和,

  • 3 # fefe喆媽

    偶爾嚴厲,大多時候比較溫和的話,對孩子傷害不會太大。因為孩子總是會無條件的接納父母的任何情緒,不論我們如何對待孩子,最終孩子都會認為我們是最親近的人。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認真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當然,平時我們會面對無數的面孔,也會經常遇到困擾我們的事情,所以有時我們會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壞情緒帶回家,正巧孩子在調皮,於是壞情緒毫無控制的發洩在了孩子身上,那麼最無辜的就是孩子了。因為我們面對紛繁的世界,而我們卻是孩子幼小心靈的全世界。偶爾嚴厲的態度,都會讓孩子驚恐萬分,更何況始終嚴厲,那麼孩子一直都會誠惶誠恐的狀態,每天小心翼翼,生怕說錯話、做錯事會被責罵。

    如果媽媽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過於嚴格的要求孩子,會讓孩子感覺沒有自主權和發言權,習慣性的有任何想法和意見都不敢對媽媽說,慢慢長大之後,就會更少的與媽媽溝通和交流,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都要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做不到自然就會挨批,所以孩子會把學習當做負擔,作業當成任務,毫無學習的樂趣,媽媽嚴厲的適度還好,如果過於嚴厲,孩子的青春期階段就會出現叛逆的狀態,那時再想與孩子好好的溝通,已然為時晚矣。因為孩子發自內心的遠離和排斥媽媽的管束,青春期階段就是認為自己什麼都能行,什麼都想自己親力親為,即使遇到難題,也不想回家找媽媽商量解決的辦法。

    所以過於嚴厲,就等於一直在以自己的觀念和方式去壓制孩子,這也是把自己高高在上的擺在家長的姿態,把孩子越推越遠。

  • 4 # 笑鐘的世界

    唐代詩人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的形象一直以來是慈祥寬容的,母親的愛令子女魂牽夢繞。但古人也常說“慈母多敗兒”,母親的寵溺讓多少孩子成為紈絝膏粱。

    迫於升學壓力,大部分母親常常會有焦慮感。孩子從幼兒園一直到高考,母親就為他們量身定做了一條康莊大道。而通往康莊大道的前提是努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於是上各種興趣班,各種補習班,成為孩子的主要生活方式。“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成為母親的口頭禪。

    不久前,媒體上報道了一則新聞,小學一年級學生楊錦麟寫了一首“我不感謝媽媽”的詩。歷數媽媽逼他刻苦學習,對他嚴厲管教,“逼我寫練習冊”、“每天給我出捲紙”、“每天讓我寫生字”,雖然最後出現“我不感謝你,我還感謝誰呢”的神轉折,但我想“不感謝你媽媽”也許才是孩子內心真實的呼喚。

    因此,家庭中,母親一味慈的和一味的厲,都不可取。恩威並施,原則問題上嚴厲,對孩子個性不束縛,嚴厲中有慈愛,讓孩子感受到母愛,孩子才能從內心真正感激母親。而不是為了塑造權威過於嚴厲,最終孩子也許成才了,成為你想要的那個樣子,但你除了成為一個嚴厲的權威者,孩子對你的愛也隨風飄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女兒都出嫁了,當媽的應該怎麼辦才算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