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媽談教育
-
2 # 趙老師線上課堂
課文中要求背誦的部分,乘法口訣及部分《三字經》內容都必須背,特別是乘法口訣要背的滾瓜爛熟。因為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積累的越多,運用就越自如。猴子掰玉米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
不過,背誦的方法有所不同。如課文中的段或篇,各句、各層、各段之間的內容,都有一定的順序關聯,要先理解,再背誦就能記得牢。乘法口訣的背誦要在多次計算練習,掌握計算結果的方法之後再進行背誦,就不容易出錯。
《三字經》能流傳幾百年,是其語言簡潔、文化內涵豐富、思想教育性強。它的背誦,要在多次朗誦的基礎之上進行。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薰陶,在遷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總之,背誦就是積累。
-
3 # 南方橘子
都要背。一年級每天都要求背課文,課外閱讀《經典誦讀》中就需要背《三字經》,《弟子規》的前部分,九九乘法表二年級就開始學,作為基本的四則運演算法則,更需要背了。
教育部在2019年實行的教育改革關於“語文教改”內容表明,從幼升小到高考都要全面改革,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數學命題要大幅度降低難度,提高語文考試難度,2020年前取消中小學入學各類特長生招生等。在這次改革中,語文學科是重中之重,並且未來的高考改革趨勢也將更偏“文”。語文課本大幅度地增加了古詩文篇目,孩子從一年級就開始有必背古詩了!
在新“部編本”教材中,大面積換掉了之前的白話文(約40%),同時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新的語文教材一到六年級古詩詞累計共有128篇,佔所有選篇的30%;初中古詩文選篇共計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這是自白話文興起百餘年來,語文教材中文言文所佔比例最高的一次。
都說“大語文時代”來臨,什麼是大語文?
傳統意義上的語文主要指的是拼音與識字、組詞與造句、現代文閱讀和作文,以語言學習和應試為主要目標,學習的內容主要是語文課本。
大語文,則是用更大的格局和眼光看待語文學習,將語文的學習物件從語言拓展到文學、文化、藝術、歷史等更廣闊的空間。縱橫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包羅永珍,內涵極其豐富,能極大地拓展學員的視野,豐厚學生的文化積累!
語文學習並不是單純追求高分,僅僅著眼於“技法”,而更多的是去領略語文字身的博大精深、真正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未來的語文考試將逐漸超出課本範圍,加強對課外名著的考核標準。以前中高考的時候,名著大多是考察一些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的識記,偏向於對記憶力的考察。現在隨著教育部對學科的改革,名著閱讀應該會側向於考驗孩子對名著的理解、感悟和對人物的分析,不再是簡單的記憶和背誦。要求學生會閱讀,更要會理解!
更重要的是,大語文更加註重從中國傳統文化寶藏中汲取精華,弘揚千百年來祖先留下的品德精神,培養每一個孩子的文史哲藝綜合素養。
從育人方面來說,培養學生深厚的文化底蘊、高雅的生活情趣、睿智的思維、溫潤的性格……這些素養以及各種能力,更是需要長期積累和薰陶。
因此,家長需要從小就開始適當增加孩子的課外閱讀,從簡單的古詩詞過渡到國學經典、名著閱讀。提早準備,才能更好的應對今後的學習。
在《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弟子規》等經典蒙學教材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和人生智慧,語言簡練,朗朗上口,循循善誘地教導孩子修身養性、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敬師長、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等,從古時候起,人們就把這些書做為幫助孩子開蒙啟智、邁出人生第一步的啟蒙教材。
《三字經》《弟子規》等作為流傳至今的啟蒙讀物,讓孩子經常誦讀背誦,將傳統文化融入語文教育,不僅僅是提升能力,更能開拓視野。
每一個孩子將來都會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無論哪種社會角色,文化素養永遠都會成為自己的加分項,而且越重要的社會角色,越是需要文化積澱。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文化底蘊的積澱,更是中華文明的傳承!
回覆列表
幼兒園就已經在背了,上小學肯定也要背啊。而且現在語文方面對國學很重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和國學相關的學習內容了,甚至在小學階段會出現文言文。
所以,這就是現實,不得不面對。
至於九九表,那更是跑不脫的。孩子爸同事的孩子五年級,不僅要背九九表,還要背大九九表。需要背的各種數學公式就有五十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