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果寶的人生記錄
-
2 # 趁青春放肆衝2020
2歲以上的幼兒,因其生活經驗、認知能力愈來愈豐富,已漸漸具有語言交談的能力。此階段幼兒開始會運用動詞,甚至形容片語成的短句來表達,另外,亦會去模仿大人的語言來描述他的體驗。2-3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通常會很好奇的發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此時父母應不厭其煩地給予解答,適時刺激孩子語言發展。 影響寶寶語言發展的因素,大致為硬體及軟體兩個部份。所謂的硬體是指寶寶身體的健康狀況。健康情形良好的幼兒,語言發展較好,反之,體弱多病的孩子,其語言發展能力會受到影響而變慢,如智慧不足、先天性器官缺損、腦性麻痺等患童,必須以特殊的管道,幫助他們發展語言能力。軟體則是指外在的學習環境,家庭關係良好、互動語言較多的幼兒,語言發展較好。父母不可忽略給予寶寶學習語言的機會及環境。 正常的語言發展可以作為推斷幼兒語言發展是否正常的依據,如果您發覺寶寶2歲了,仍然不開口說話,3歲還不會說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童年時代,把孩子當做大人一樣,不停地和他聊天、探討甚至爭論,那麼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將比那些跟隨著“沉默是金”的父母一起成長的孩子,擁有更豐富的詞彙量,和更清晰、多樣的表達方式。三歲以後,語言嚴重含混不清,讓人聽不懂,父母應提高警覺,並儘早求助於語言治療師診斷。
-
3 # 曉晴育兒
兩週歲的寶寶沒有說話的意願?是寶寶不會說?還是本來會說話但不願意說(例如:會叫爸爸媽媽,只是後來不說了)?這是兩種情況。
我家寶寶8個月的時候會發出“ma”,1歲的時候會發出“ba”,一歲三個月的時候會發出“yi、er”。本以為他會繼續說下去的,沒想到生病後就再也不說了。
因為寶寶出生的時候有黃疸,做過藍光治療。本以為康復了就沒事了。然而寶寶4個月時不會翻身,做了核磁共振才知道受黃疸影響了,後來做了3期運動康復治療。大家都說男孩說話晚,一歲半應該會說。結果一歲半了,還是不說,去醫院做了語言測試,結果出生高危因素,最終確診為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訓練治療的醫生說,會發“ba、ma、yi、er”只是說明枸音器官沒問題而已。相比同齡的寶寶,已經晚了。她說,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提前做治療吧,要不然就等寶寶2歲的時候看情況再處置。結合當前形勢,當機立斷直接給孩子做了這個治療。
我家寶寶的治療方案是,每星期上兩次語言訓練課,一對一的。另外還做了物理因子治療,言語吞嚥系統和超聲。前些天會發出“ba、xie、jie”有點靠邊吧,比之前有所改善吧,總比不說的強些。
結合醫生建議,我自己也總結一下:
①認識:例如在戶外活動時,指著綠化帶的花草樹木,跟寶寶說,這是太陽花,這是芒果樹等。
②運動:穿鞋帶、小雨傘、探桶取物等這些小遊戲,讓寶寶在玩耍的過程中也學習說話和認知。
④看繪本講故事,多放點兒歌。
⑤儘量陪寶寶玩他感興趣的玩具,而且最好讓他看著你的嘴型,這才有可能說話的。我家寶寶現在才看我的嘴型,有意識地學習呢。
另外,寶爸寶媽也是要多與寶寶說話,節奏慢些,寶寶才能跟得上。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不良情緒帶給孩子。儘量愉快的交流吧。
寶寶2歲了不願意說話,我建議去醫院看看吧,醫生會按你寶寶實際情況來處置的。避免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3歲以內是語言爆發期。不過身邊也是有些小朋友說話很晚的。我表哥是兒子是5歲了才講話,他沒帶孩子做過治療。只是我怕不做治療,以後問題會更多,所以帶孩子提前做治療了。
回覆列表
首先寶寶不願說話的意願是指寶寶只喜歡叫爸爸媽媽,不喜歡錶達的自己的其他事情,還是寶寶什麼都不說,沒有想說話的意思呢?
一般來說寶寶一歲半就會說爸爸媽媽,在大一點可以說倆個字來表達自己的行為,比如說可以說“不要、我要、我的、不行……”到了兩歲半的寶寶已經和大人可以正常的交流,寶寶的理解能力也會有很大提高,家長只要和寶寶說的清楚點,寶寶基本上都能理解。
一歲半的寶寶喜歡叫爸爸媽媽,卻沒有意願說點其他的,這時候寶媽不要急,寶寶還太小,還不太會表達,寶媽可以給寶寶聽一點有趣的故事,簡單易懂點的,讓寶寶去模仿,寶寶會從中找到說話的快樂。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可能聽不見,寶媽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詢問醫生的建議,得到最專業的治療,讓寶寶的耳朵能聽到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