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書與看電影

    華語歌手的嗓音越來越沒有辨識度了,這就不得不從更大的一個角度來闡述這個問題——華語樂壇的衰落說起。

    2008年起八零後集體告別青春

    當每一位得獎人站在臺上,或哽咽、或熱淚盈眶、或微笑淡然,這些經典的瞬間都是整個華語流行樂壇的縮影。

    但近幾年,金曲獎卻逐漸走下“神壇”。

    18年度最佳國語女歌手徐佳瑩《心裡學》張惠妹《偷故事的人》程璧《步履不停》金玟岐《大七電臺》李宇春《流行》

    2019年第30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入圍: 謝震廷 《愛麗絲 (Where Are We Going ?)》Leo王《無病呻吟有情抒情》 柯智棠《吟遊》 李榮浩《耳朵》 Øzi《ØZI:The Album》

    2019年第30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入圍: 艾怡良《垂直活著,水平留戀著。》 孫盛希《希遊記》 岑寧兒 《Nothing is Under Control》蔡依林《《Ugly Beauty》》 林憶蓮《0》

    其實這也是當今華語樂壇的現象,從前引領音樂圈、競爭激烈的頒獎禮,現在已經沒落到毫無看點。各大音樂榜單:中歌榜、音樂風雲榜、MusicRadio中國TOP榜,淪為了注水豬肉獎,流量成為頒獎禮的主要衡量標準。

    小鮮肉當道,粉絲們的打歌刷榜嚴重干預了獎項的設定。粉絲們為了打歌刷榜,買偶像的數字專輯的時候砸錢毫不手軟,甚至一個人就買同一張專輯買了幾百張。

    對於大家來說,唱歌跳舞不再是藝人的個人標籤,年輕人更為理性的將藝人的作品和藝人本身剝離,年起的一代人,更關注自己興趣的領域,不排斥將領域大佬作為自己的崇拜物件。

  • 2 # 談娛君

    為什麼華語樂壇的嗓音越來越沒有辨識度?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首先,網際網路飛速發展,人們獲取音樂、歌曲的途徑不僅僅侷限於唱片,磁帶等方式,更多通過app的形式知道一首歌,或者歌曲的某個片段,也就是說,歌手聲音的傳播基數更多了,造成聲音的重疊效果過於明顯。

    其次,唱作具佳的音樂製作越來越少,歌手出道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縱觀現如今的華語樂壇,大部分歌手均以選秀出道為主,唱功,技巧,創作能力相對老一輩唱作人而言,稍顯稚嫩。

    第三點是短視訊的崛起對有辨識度聲音的衝擊,短視訊軟體會兼帶背景音樂,雖然背景音樂也不乏好聲音,但總會出現“10個短視訊9個用同一首背景音樂”的現象,觀眾聽久了,久到因為熟悉而厭煩。

    當然,華語樂壇也不至於過於絕望,現如今也湧現了一批有辨識度的聲音,為避免引起未提及歌手的部分粉絲不滿,不做表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領悟最深的格言或警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