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丹蝶斐斷
-
2 # 德友聚靜心齋首號
我相對而言比較獨立,也可以說比較有自己的主見,從小到大,幾乎所有的重要決定都是我自己拿主意。
以前遇到想不開的事情,多數時候還是自己消化,偶爾會找父親聊聊。父親是才子,知識面比較廣,經歷也算豐富,對問題的分析和見解我也比較認同,關鍵是我們父子倆比較能談得來。父親活著的時候,在家裡,我們倆的話最多,和其他人我們好像都沒那麼多話。
現在,父親已經過世十多年了,在遇到想不開的事情,在我最艱難的時刻,我還是會想找父親聊聊,不過我也只能是去墓地,一個人在墳前和他們說說話兒了,再也聽不到他的迴應了。
-
3 # 哲學情感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誰都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想不開的事,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找一個人幫我們渡過難關,而我就會想起我的母親。
從小到大,母親都是我最佩服的人。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她總是能想出好的解決辦法。把所有難題都解決掉。
母親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家庭子女多,姥姥身體不好,總是有病,作為三姐擔負起家庭重擔。三年級就輟學在家,家裡的所有家務都是她一個人做,伺候弟弟們上學。
那時候,都是穿自己做的衣服和鞋,搓麻繩納鞋底是她做得最多的,家裡8口人,每人夏季三雙冬季三雙,只要沒事就坐下來用錐子麻繩納鞋底。到後來右手無名指累得都彎了,從我記事起就是那樣。印象裡母親就是個任勞任怨,不辭辛勞的為他人著想的人。
孩子們長大了,家裡太小該蓋房子了,父親是民辦教師,工資不高,還請不了假。母親幾年前就開始養豬,這下家裡所有事務又全部落在母親一個人身上。從計算花費到借錢還錢途徑,再到請木工瓦工。全程由母親一個人操辦。不到一年新房蓋好了。在我心裡,母親無所不能,什麼事情都難不倒。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孩子們都長大了,轉眼大哥二哥都到了該結婚的年齡,那段時間每天放學回來,都能看到媒婆和母親嘮嗑,在這時,家裡就會多幾道好吃的炒菜。不到半年,大哥二哥都有了女朋友,後來都成了嫂嫂。大哥二哥結婚的錢不知道母親怎麼積攢到的。在我心裡,母親做什麼事情都有計劃,母親仍是那個不辭辛勞,精力旺盛的人。
我們一天天長大,畢業後我在外地工作,自己談的女朋友,母親來過我居住的城市,能來我居住的城市是母親一生最大的心願。每次電話裡,母親都教導我要疼愛自己的女人,別讓人家受委屈了,父親有時在電話那邊說沒事回來看看你媽媽,總也不回。母親總是淡淡的說一個小感冒看啥,別耽誤了孩子的工作。可每次我都聽從母親的話,答應以後接母親來我這裡,可一直也沒能如願。
時光荏苒,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小女兒也快上大學了。因為我的工作在外地,所以家也就安在外地,每年回家都不方便,有的時候一年回不去一回,接母親來是我一生的遺憾。
一天老婆說我說累了想出去玩幾天。我說累了就出去玩幾天吧,準備去哪裡?她說我想去孩子奶奶那裡玩幾天,那裡空氣好。我說好啊,順便替我儘儘孝,回來把母親接來吧。半個月後,老婆打電話說老公你來接我回去吧,說完就掛了電話。我隱約感覺有些不對勁,又說不好。一種不安襲上心頭,趕緊推掉手頭工作請假回家。
當我回到了久違的家中,看到的是母親躺在病床上,已經瘦弱的不成樣子了,基本骨瘦如柴了,我的眼淚止不住了,我那個印象裡一直年輕的母親呢?我的精力充沛,身體健壯的母親呢?我的一直在做我人生參謀的母親呢?如今卻不能說話了!怎麼會這樣啊?怎麼會這樣啊!
一個星期後,母親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辛苦操勞一輩子的兒女,從此不再掛念我們了!從此不再教導我們了!我們再有什麼想不開的事,母親都不能給我們指導了!
從此以後,我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沒媽的孩子”了,有什麼想不開的事沒人可以商量,沒人給我拿主意了。我只能模仿母親的處事方式和心態,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事。
“我第一次睜開眼,看見的是你,我第一次有成績,最開心的是你,沒有你的夜裡我好孤寂,媽媽累了你就好好休息,你離開的天空一直下著雨,媽媽你要照顧好自己”。每次聽到這首歌我都淚流滿面,沒媽的孩子真的好可憐!
但願母親在天堂裡依然美麗年輕!依然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依然是我生命中的精神支柱!
回覆列表
找閨蜜傾訴,如果說出來能讓我好過一點。
我失戀是看佛學的書,讓心情慢慢平靜下來的,看佛學的書可以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