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灬瀟灬

    《聊齋志異》每一篇文章結尾都提到異史氏,這個異史氏是清朝小說家蒲松齡本人。

    《 聊齋志異》每一篇文章都描述了很多奇怪異常怪的事情,與我們所知道的正史截然不同,自成一派,所以稱之為異史,而寫《聊齋志異》這本書的作者是蒲松齡本人,所以蒲松齡本人也自稱為異史氏。

  • 2 # 老羊說文學

    這與《史記》中司馬遷的自稱“太史公”是一樣的。只是作者蒲松齡的自稱。

    那為什麼又叫異史氏呢?其實也是在簡單不過,按大白話理解就可以,那就是:奇異歷史的記載著。

    《聊齋志異》中書寫的都是神怪妖鬼,記錄的事情奇異無比,所以稱為“異”。

    所有事情又寫的煞有介事,以假亂真的,在某種時候也可以看成時歷史真實記載,稱“史”自不為過。

    最後“氏”就是名稱代號的意思。

    所以,“異史氏”其實就是作者蒲松齡的自稱,在每篇故事後他都要點評幾句,算是對事情的一個總結,也體現了作品本身的勸世精神。

  • 3 # 茶館閒聊

    這是一個自稱,指的就是蒲松齡自己。

    因為《聊齋志異》並非正史,而是一本記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所以稱為異史。

    那麼,蒲松齡為什麼稱自己的小說為“異史”?據《讀聊齋雜說》的觀點說,因為《聊齋志異》採用的是史家列傳體,只不過寫的不是正史,而是小說,因此說是“異史”。

    既然寫的小說叫做“異史”,那麼作為寫這本小說的作者,自稱自己為“異史氏”,也就十分合情合理的了。

    其實關於這種說法,還可以對比一下史記來進行佐證。

    《史記》中,在每篇的末尾,會有“太史公曰”;《聊齋志異》則是異史氏曰,兩者如出一轍。

    太史公是司馬遷的自稱,那麼“異史氏”也就是蒲松齡的自稱了。

  • 4 # 萬方談人生

    《聊齋志異》從書名中的“誌異”,表明《聊齋志異》是一本專門用來記述怪異方面的書,志的意思就是:“記述、記載”的意思,比如地方誌就是“記述、記載” “一地自然與社會”;時間範圍是“歷史和現狀”;性質是“資料性著述”。

    所以:“異史氏”的意思就是專編怪異史志的人。

    在文前或文後用“自稱加曰”這也是古人寫作的一種習慣,比如“予曰”,“王子曰”,太史公曰”等。用這種方式來發表個人的看法、觀點等等。

    “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這是清康熙年間刑部尚書王士禎為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贈詩。這首詩恰好能詮釋“異史氏”的涵義了。

    有件事要說明一下《聊齋志異》文章,並不是每一篇結尾都提到“異史氏”。只有部分文章有蒲松齡的自我議論,凡有自我議論的地方都有“異史氏曰”。

  • 5 # 子屠龍

    《聊齋志異》的內容,蒲松齡標明全是聽來的,傳說他自備茶水招待路人,你講我記,整理之後加“異史氏曰”。

    不過,讀者一般不領情,大道理跟故事比起來,容易被忽略。“異史氏”曰了些什麼,我們常常不知道,但記住了故事,就像購物的人,他們看的是貨色,吆喝是不大聽的。

    為什麼要用“異史氏”,這個稱呼有什麼說法嗎?還真有那麼些來歷……

    “述而不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以非個人化的文學提供者姿勢出現。你看“異史氏曰”,是不是會想起“太史公曰”……

    司馬遷的“述而不作”會更明顯一些,他大量引用當時的皇家藏書的典籍,甚至《史記》裡存在不少重複的文字。班固的《漢書》也差不多,存在很多相同的文字片段,這些文字在其他著作裡也能看到。

    換言之,傳統作家們不認為自己的文章是自己“作”,而更加肯定的是“述”的價值,或者說是傳統的繼承。只不過,隨著文學的發展,以後的文學作品,可看性在不斷增強。

    儘管如此,到了蒲松齡這裡,他還是希望讀者能夠理解,他僅僅是記錄從他處獲得的材料。實際上,蒲松齡的文字簡潔,力避明代的雕琢之風,將俗話、白話融入文章之中,有著大膽的創新性。

    清代寫鬼怪故事害有2本書,一本是大才子袁枚的《子不語》,一本是大才子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特別強調3個字“大才子”,可惜你發現這2個人的書,跟《聊齋志異》一對比,完全不是1個檔次。

    碼了諸多字,有必要再總結回覆答案:《聊齋志異》裡的“異史氏”,就是蒲松齡本人,“異史氏”就像“太史公”一般,用來給文章的點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注心理健康難道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嗎,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