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cGradyQ

    徐驍真正造反的時機有兩個:一個是他剛滅六國的時候,那時候他兵強馬壯,氣勢正盛;第二個是京城白衣慘案,因為最愛的妻子死了,那時候最是氣憤悲傷。

    第一次為什麼不反,起關鍵作用的是他的妻子吳素,因為當時手下兩大謀士分站兩大陣營,徐驍也是猶豫不定,左右為難,是吳素跟徐驍談過,建議他不反的;小說當時給徐驍的設定是一個忠義之人,又是極愛妻子吳素的,所以吳素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要想了解為什麼第一次不反,其實我們只要瞭解吳素是怎樣的設定;小說中總管對吳素的描述不多,但是我們可以從中一點點的印證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吳素是吳家劍冢上代劍冠(這個身份不低但也不是很高),還是一個美女;其次她爹也是一個武功高強之人,而且還是有身份的人,但是她能選擇跟徐驍在一起,說明她不在乎身份,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不會去追求權利的高低,從心底裡講吳素也是一個小女人心態,只求有一個愛自己的夫君,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所以,吳素不想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也不想跟別的女人分享一個徐驍,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文中所說的趙長陵和李義山的兩大陣營,我覺得是用來襯托李義山的。

    第二次京城白衣案的時候,當時的情形是第離陽第一次攻打北莽,所有異姓王的長子被關在丹桐關當質子,當時徐驍的軍隊在北莽取得了很多勝利,導致又一次吵著要造反,後來是皇上御駕親征才導致明面上的平息,其實雙方都心知肚明,所以轉頭就給徐驍來了個京城白衣案,給徐驍一個提醒,也看看徐驍的反應,如果仍要反,那就殺了徐鳳年;白衣案之後徐驍還入宮了一次,帶著徐鳳年一起出了京城回了北涼。

    其實總管給徐驍的設定是一個忠義之人,他進入軍隊是想發財的,但是隨著身邊的兄弟越死越多,他欠的也越來越多,所以後來他打心底裡是不願意打仗的,他怕還不起,也怕他殺的人越多,以後報復在徐鳳年身上的也越多,如果不是皇上下令要打,他也不願意去發動戰爭,所以當他是一個校尉時他願意打仗發財,當他成為大將軍時他家裡的錢夠了,不願意再去打仗殺人造更多的孽留給徐鳳年去還了。

  • 2 # 布者行一

    您這問題問的,語句不太通啊!

    個人感覺,其實不反的原因可能很簡單:一為百姓不再陷於死亡境地;二是打不贏或者不願做皇帝。

  • 3 # 巍巍江山鐵骨

    治國者操心勞累 掣肘頗多 治治國者 心驚膽戰 生怕反撲 不如 分庭抗禮 大權不旁落 天下我不管 落個舒心 更何況 那時武人只會開疆拓土 天下文生把握輿論 這一輪輪的口水 罵你個匹夫竊國 徐驍恐怕千張嘴也解釋不過來 最終治國的還是文人 武人平天下就行了 反正槍桿子在手 天下事我不管 何不快哉

  • 4 # 濁酒話煙語

    說這徐驍乃是離陽王朝碩果僅存的異姓王——北涼王。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統領北涼三州。十歲便從軍殺人,從老家錦州殺到中原,征戰南北,春秋九國,徐驍滅六國,攻佔屠戮七十餘城,鎮壓西南蠻夷十六族。

      統率北涼三十萬鐵騎,抵禦北莽。一生屠戮無數,被人稱為”人屠“與其他兩人並稱為春秋三大魔頭之一。人們恨他的同時,更多是害怕,過分著甚至不敢直呼名諱。因為春秋之戰,徐驍留下了太多殺戮和傳奇。

      老皇帝說江湖人士以武亂禁,需要加以整治。徐驍馬踏江湖,江湖人士門派,敢有不服管教約束者,無一不遭受兵戈抹殺,更有甚者,門派慘遭屠殺滅門。徐驍豢養鷹犬,許以重利,傳首江湖,大如武當山,龍虎山等門派都必須低頭,龍虎山更是每年都得把煉製的丹藥等物,分出一份,送至北涼王府。這就是徐驍所在的江湖。

      雪中書中講,王朝更替,江湖換代,但有一個例外。他們永遠興旺不衰,那就是世家豪閥,書中講,春秋有十大豪閥,一直屬於頂級狀態,各類重要領域都有他們的身影,甚至各國王朝都需看他們臉色行事,不敢有絲毫,觸碰他們利益。但徐驍不管,只要敢擋在他的面前,都得消滅乾淨,十大豪閥被毀傷大半,剩下的也是元氣大傷。

      中原崇尚書生意氣,西壁壘之戰,書生肆意抨擊離陽王朝,抨擊徐驍。徐驍慘勝西楚後,不過勸阻,坑殺連碩儒方孝梨在內的六百讀書人,馬踏至上陰學宮山前才算收手。

    這樣的人其實已經自己把自己的皇帝路斷了,讀書人不會同意人屠上位的,所以才有了徐鳳年在對這李義山的墳墓說 師傅,如果你活著,我可以為你去爭一爭那把椅子。

    作為說過僅存的異姓王其實已經為徐鳳年把名得到了。只要天下大亂就可以高舉正義之旗,勤王登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為什麼開心時會露出那麼燦爛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