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56056411285

    山東萊州,曾稱掖縣,在民國二十四年版《掖縣誌》卷二(風俗)記載:‘’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之,遂誤作‘死舅舅’‘’。

  • 2 # 南極小博士

    中原地帶正月不剃頭理髮,說是正月剃頭理髮會死舅舅的,這裡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家窮人家家裡孩子非常多,父母親身體都不太好,家裡窮的飯都吃不飽,全靠舅舅救濟孩子們才能夠吃飽飯,所以家裡的孩子們都特別喜歡舅舅到家裡做客。有一年正月舅舅又到家裡做客了,還給孩子們帶了好多美食,給了好多錢,舅舅吃了飯以後,孩子們就想讓舅舅給他們剃頭理髮,舅舅一看孩子們的頭髮都長了,就想給孩子們剃頭理髮了。這時候孩子的媽媽出來了,孩子的媽媽知道弟弟家裡事情特別多,家裡的人離不開弟弟,父母親年齡也大了需要人照顧,姐姐知道不能夠留下弟弟過夜,一看天色也晚了,就不讓弟弟給孩子們剃頭理髮了,孩子們不想讓舅舅走,非要讓舅舅給他們剃頭理髮。孩子們的媽媽就給孩子們說,正月不敢剃頭理髮,老祖宗說,正月剃頭理髮對舅舅不吉利,孩子們說,正月剃頭理髮為什麼不吉利呢?媽媽說,正月剃頭理髮就要死孃舅的,嚇的孩子們在也不敢讓舅舅給剃頭理髮了,孃舅死了以後就沒有人照顧咱家了,剃頭理髮不重要,孃舅可非常重要,孩子們在也不敢說舅舅給剃頭理髮了。弟弟也知道姐姐是為自己好,姐姐是想用大話嚇住孩子們,也沒有什麼壞心,舅舅就對孩子們說,記住你媽媽的話,正月不敢剃頭理髮,正月剃頭理髮你們就沒有舅舅了,孩子們到外面道處給小夥伴們說,正月剃頭理髮不吉利,會死家裡孃舅的,就這樣無意中的一句話一直流傳到現在,就成了一個不成文的風俗習慣了。

  • 3 # 關東俠客

    舅舅是母親最近的親人之一,是母親權力的維護者,中國是講孝道的國家,自古有孃親舅大的說法。外甥的大事小情,舅舅都要隆重出場。"舅舅在外甥心目中的地位至高無上。“正月剃頭死舅舅"可見,正月剃頭後果有多言重。實際上,這句話中掩蓋著一件漢民族血淚史。

    明朝末年,天下分崩,清軍入關。清軍入關時打著為祟禎皇帝復仇的旗號,比較著重民生得到漢人學士支援。清軍佔領北方後,剃髮,易服,圈地等政策遭到全國上下激烈反抗。華夏衣冠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古代中國是以儒家文化立國的,特別著重孝道。

    《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使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儒家道德規範經過幾千年薰陶已滲入華人靈魂深處。普通百許或許沒什麼皇帝國家觀念,但維護孝道的樸素意識還是有的。當"易服,弟發令下來時,江南人民喊出“留頭不留辮,留辮不留頭"的口號。

    江南人民付出慘重的民族犧牲,揚州十日是典型的例子。漢人學士被清朝高壓嚇倒,民族血性,儒家風骨架不住血腥屠殺的恫嚇。他們為推遲“易服,剃髮"令的實行,婉轉提出"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一兩百年後,競約定成俗,竟成為一種風俗,當我們提起這件事實,應該不要忘記這段漢民族的一段血淚史。

  • 4 # 鹽城小精靈

    這個說法已經不止在中原了,全國都比廣泛。

    最常見的說法是正月不理髮。而最令人信服的說法來源一個故事:很久以前一個貧窮的理髮匠很愛自己的舅舅,正月裡他為舅舅準備了禮物,就是為舅舅剃頭刮臉,親朋好友都誇理髮匠手藝好,舅舅很高興,說這是最好的禮物,並約定每年正月都理髮。多年後,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髮匠都很傷心,思念自己的舅舅!故事就這樣,後期思舅舅傳為死舅舅。

    而很多人願意在2月2理髮,這是圖個好彩頭,2月2為龍頭節,大家期望能像龍一樣從冬眠中醒來,帶來一年的好運!

  • 5 # 河南這些事兒

    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諧音,最早起源於明末清初,在明朝時人們是不剃髮的,無論男女都會梳著髮髻。因為深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文化影響,斷髮就意味著不孝,並且古代也有斷髮斷頭的說法。

    但清朝入關後,就強制所有人剃髮,當時的漢民不服命令的人比比皆是。後來逼於無奈就紛紛剃髮,因此為了紀念以前不剃頭的時候,就約定成俗在正月裡不理髮,正月是新年第一月,也代表著從頭到來,“思舊”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死舅。

    這個說法是我聽南陽的同事講的,此外還有很多說法,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舞蹈零基礎的成人學什麼舞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