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維界
-
2 # 易家後廚
電商一體化是什麼概念?這個問題沒看清楚,如果是批發和零售一體化,這個命題本身就有問題,因為批發和零售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如果說傳統渠道和電商渠道一體化,這個還是有的說的。
我們從醫藥流通的供應鏈體系來說。
藥品從廠家出廠後,一般會先進入一級批發商,就是全國總代。再透過全國總代下放到省級代理,逐步到地級代理,再到縣市級代理,最後透過醫藥代表送到藥店、診所。以上是非處方藥流通的常規模式,如果是處方藥,還有一個渠道就是醫藥集採。但是根據國家規定,藥品生產(GMp)和醫藥流通(gsp)是分開的,所以,藥品集採應該也是gsp擁有營銷資格的公司來進行集採投標。進入醫院的藥品也是一樣,都是透過gsp醫藥營銷公司才能進入市場。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國家2015年釋出規定“貨票同行”,一些醫藥公司為了省稅,在西藏等地開設了醫藥公司,那麼要符合貨票同行,很多藥廠要不遠萬里先把藥品傳送到西藏,再從西藏發回來。還有2015年推出的“拆零發貨”,要求藥品可以拆箱發貨,這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以前流透過程中一箱一碼,那麼拆零發貨之後就是一盒一碼。這個過程中,都是透過醫藥物流來完成的,醫藥物流有嚴格的物流准入標準,不是所有的物流公司都可以傳送藥品的。另外要設立gsp公司,那麼要符合一定的倉儲要求。這就是當前的流通體系。
先說醫藥批發。醫藥批發典型的網際網路模式是九州通。九州通是從一家醫藥物流公司做起的,後來開始做醫藥批發,再後來就建立了電商平臺。九州通的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他的物流+倉儲的能力。因為醫藥物流和倉儲的構建非常費錢,需要大量的資金,絕對是個重資產模式。九州通的發展並沒有打破原有的傳統體系。這主要的原因在於廠家對線下渠道的保護。醫藥批發的核心優勢,對上是渠道資源,對下是廠商資源。衡量批發的標準還是流通效率。一般中間批發商起到的作用,對上要為廠家墊資,一方面還要給下游渠道一定的賬期。透過上面的描述,考驗一個醫藥批發企業的能力主要就體現在:1、上游品種拿到的好藥越多越好 2、下游的代理商資源 3、墊資和回款能力。批發商拼的不是品種是否足夠多,而是流通效率足夠好。而且每個品種都需要大量的壓貨資金,所以也很難做到全品類。如果用電商平臺來解決問題,那麼有兩種方式來進行突破,一種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為自己的下游提供良好的管理效率提升;另一種就是建立平臺,為上下游進行對接。這裡同樣構建核心競爭優勢的是:1、上游廠家(品種)足夠多 2、下游渠道管理的足夠好 3、強大的倉儲能力以及運力協同能力。只有做到以上三點,才有可能把這件事情做好。最後一點,請記住構建優勢批發商的核心能力構建。
第二點說零售。零售目前比較典型模式有:天貓醫藥館的平臺模式、叮噹快藥的自營模式。零售關注點和批發不同,零售關注的是使用者運營,會員粘性培養等。這兩個模式都有不可複製性。天貓醫藥館依託於天貓有巨大的流量,你賣啥都行,品種越多越好,藥店越多越好。如果掌握了大量的c端資源,那麼撬動大量的藥店來開通網上服務。叮噹快藥打的是28分鐘送藥上門。叮噹快藥上游依託於仁和藥業,構建的強大的線下配送人員,來滿足客戶需求。所謂電商一體化要構建的醫藥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把業務搬到線上去做。
最後再探討一下批發和零售有沒有可能結合。批發和零售關注點完全不同,面臨的問題也各不相同。所以還是很難把批發和零售合起來做一體化電商。
最後做個廣告:我這有成套的醫藥批發領域的平臺,我們開發了一套修正藥業的批發商務平臺 如有需要可以合作。
-
3 # 南兀NAMO
批發和零售,2B,2C。這本身兩個模式,客戶群體不一樣。目前有平臺開始試水2B2C,結果是都沒做好。如何實現醫藥電商的生態圈,能夠解決和推進醫藥電商蓬勃發展,這是未來10年的一直要做的。已經接觸有公司開始全面佈局,隨著市場的發展醫藥電商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大眾。
回覆列表
藥分處方和非處方藥品,如果想要將傳統的藥品搬上網際網路透過電商進行藥品銷售的話還得需要特殊的許可證及醫藥線上和健康相關的批准許可才可以搬上線上許多特殊的藥品不能夠在線上銷售因為他的一些缺陷或者他的一些副作用無法透過線上展示進行進一步求解答,所以這個首先應當解決證件問題,然後再解決渠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