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寶智慧庫
-
2 # 此君彡他者
拉稀也有多種因素引起,方法是要對症的。
如果一天三兩次,也沒有脫水症狀,那麼就加強護理,蒙脫石散是不錯的選擇,食療方面可以喝點炒米粥。
如果次數多,精神狀態差,那很可能是有脫水的情況。較輕的話,在家做點鹹湯給孩子喝,或者藥店購買口服補液鹽。如果孩子常口渴、少尿,就要儘早去醫院輸電解質,儘快糾正脫水症狀。
最後提醒一下,腹瀉因素有多種,最好還是搞清楚病因再做進一步治療,避免方法錯誤而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二歲太小,健康無小事。
-
3 # 胡胡151956567
急性痢疾,慢性痢疾,熱痢,血痢,紅白痢,治療痢疾的方法很多,藥物也很多。
老茶葉,鳳尾草,萊菔子,車前子,痴頭婆,木棉花,黑腳蕨,馬齒莧,燈盞菜等等。
我家娃娃拉過一次肚子,也是拔幾棵野菜根,燒一杯水。基本喝了就好。
-
4 # 暖爸實驗室
首先要觀察孩子大便的形狀、顏色、氣味等,如果次數太多,比如每天3次以上,建議去醫院檢查,醫生一般會建議化驗大便,所以可以在家的時候用紙尿褲或者乾淨的塑膠盒收集孩子的大便帶去醫院,這樣比較省事。
其次在醫生開藥後遵醫囑吃藥和飲食,不要亂吃東西。
第三,可以用一下飲食配合,比如用蘋果煮水代替白開水給孩子喝,蘋果去核切小塊煮水。還有可以用紅糖蒸蛋,就是正常的蒸蛋,但是把紅糖代替鹽。等等。
-
5 # 陸叔23
現在是冬天,小兒拉肚子是腸胃感風寒引起的多,可買陳皮3克,茯苓6克,扁豆5克,訶子3克,炒薏米6克,白頭翁5克,甘草2克,炒香大米20克。水煎分三次服,有熱加銀花5克,蒲公英5克。
-
6 # tu醫海拾遺1942
,關於拉肚子在進代中醫,醫書中的註解
①(中醫內科學講義)中這樣寫的:
洩瀉
概說洩瀉,“內經”統稱為“洩”,有濡洩“飧洩”“洞洩”“注洩”等名稱。漢唐方書,多稱“下利”,唐宋以後,則統稱為洩汚。
歷代醫書對於洩瀉多有闡發,因而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和分類法,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下列三類。
1・以發病臟器定名:如“胃洩”“脾洩”“大場洩”小腸洩”。
2.以洩瀉症狀定名:如瀉下完谷不化的謂“飧洩”,溏垢汙濁的謂“溏洩”,澄徹清冷的謂“鶩洩”,所下多水的謂“濡洩”久下不
禁的謂“滑洩”。
3.以發病原因定名:如“暑洩”“食洩”“酒洩”“痰洩”“氣洩”
等等。
目前賂證上以寒熱虛實為依據,弁以病的新久,分成“暴洩”和多洩”二大類。
病因洩的致病原因,大致可分下列幾點
1.感受外邪:外邪侵擾腸胃,導致傳導失常,引起洩瀉。如素問”舉痛論說:“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洩腹痛矣。”王綸,明醫雜著”說:“夏秋之間,溼熱大行,暴注水瀉。於此可知外感寒邪與時令溼熱皆能引起洩瀉。
2.飲食不慎:洩瀉由於飲食不慎而引起的較為常見。其中飽食過量,不能運化面引起的有恣食生冷,多飲寒漿而引起的;
有嗜食腥燴,及誤食不潔之物而引起的。……。
個人認為就目前時令氣候論,多是吃的太多傷了胃,或多吃了冷食涼液寒了胃而拉肚子的因素較大。這種情況,兒童更盛。
我的治療:
中醫治療這情況很簡單,以溫胃化食方劑兩日即安。或:
就近藥店買幾粒大黃蘇打片(1元),再買一小瓶複方黃連素(8元)。第一次成人兩粒大黃蘇打片加四粒複方黃連素同服,八小時候去掉大黃蘇打片,只服用四粒複方黃連素,八小時候再服次就沒事了,。
注意事項:兒童或半。小兒再減半。
放心服用,此藥消炎,殺菌,溫中,厚腸。只是有的藥店不愛賣,兩藥合計到10元錢。祝你平安tu.
回覆列表
首先要確認寶寶腹瀉的原因:
1、如果寶寶吃奶粉拉肚子有水樣便便時,多是由於腸道病毒感染導致的。如果寶寶腹瀉症狀長時間未見好轉,並出現精神萎靡、不停哭鬧、甚至脫水等加重跡象時,爸媽應及時送寶寶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寶寶的病情。
2、全面消毒奶瓶等用具,嬰幼兒配方奶粉蛋白質含量高,容易有蟲害和細菌,誘發腹瀉等疾病。寶寶的免疫力較弱,如果奶瓶沒有完全消毒乾淨,那極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寶寶拉肚子。
3、可能是寶寶乳糖不耐受,而導致腹瀉,可以停一段時間這個品牌的奶粉,如果未出現腹瀉症狀則說明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可以換成腹瀉奶粉給寶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