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張叄風

    看到這個問題時我正在收麥子!要說現在收麥子可真是簡單多了,現在都是機器收割,農民只要拿著口袋在田頭等著裝就可以了,很多都不用曬直接就在田裡賣給收購商。

    記得兒時收麥子都是拿著鐮刀自己收割,然後捆成一捆捆的拉回去有的用脫粒機來脫粒,有的就是放在空地上曬乾用石磙子壓,那可是相當的苦啊!

    每到星期日我最喜歡去曬麥子的場上去看管麥子,因為我家的場上靠近一個小魚塘,那時我就會和哥哥一起買來魚鉤魚線然後找來一根小樹條,綁在上面抓來螞蚱釣魚,不像現在的釣魚人大大小小的釣魚工具能裝一後備箱。

    那時的魚也不知是很傻還是因為太多了,我和哥哥一上午就能釣上來很多魚,而且也不像現在釣的魚那麼小。

    現在我和哥也早已成家,各自的孩子也都像我們那時這麼大了!每每和哥哥閒聊回憶兒時的那段時光都會開心的像個孩子一樣手舞足蹈的比劃著!

  • 2 # 湘妹小晶子

    二十年前,

    中國農村幾乎還沒有自動收割機,

    更沒有現在的聯合收割機,

    人們都是這樣用鐮刀割麥子的。

    割完麥子,

    還得把它拉到場裡,

    這時候是有牲口的用牲口,

    沒牲口就得用人力。

    後來慢慢有了拖拉機

    壓好了,就得起場,

    這是起場用的叉子和耙子。

    兒時的打麥場,

    大人的繁忙場,

    孩子的歡樂場。

    如果說現在的孩子有充氣蹦蹦床,

    那麥秸垛就是我們的蹦蹦床

    無所顧忌,肆無忌憚,

    藏老貓,不怕磕著碰著。

    把沒有麥粒的麥秸稈堆成麥秸垛,

    堆出一個既穩定又漂亮的麥秸垛,

    也是需要技術含量的。

    等過了麥季,依然可以玩耍,

    沒準兒還能摸出倆雞蛋。

    接下來就是 揚場

    趁有風的時候,

    用木掀把軋下來的麥粒迎風拋向空中,

    借用風力吹去麥糠等雜物。

    麥子入囤之前還得曬乾了,

    要不會生蟲。

    最後就是裝袋運回家了。

    無人玩耍的麥秸垛,顯得異常孤單。

    麥秸垛,青麥芽,大石磙,

    這一雨後初晴的鄉村景象。

    ▲老人也喜歡在麥秸垛上曬暖兒……

    好的麥秸垛,必須是有角有楞,

    規規矩矩,一看就很漂亮。

    曾經的麥秸垛,

    是鄉村的一道風景,煞是漂亮。

    麥秸稈不是喂牛,

    就是用來燒火做飯。

    拽瓷實的麥秸垛,是個技術活,

    手拽的生疼生疼哩,

    也只拽出來一小把兒。

  • 3 # 小吳身邊的事

    我小時候地裡收麥子,基本上整個隊的人都在地裡,談不上整個村,因為我們村的地有好幾片地,哪片地都有各自的隊,我家的地就在四隊,出了自己的家門口,就看到地裡忙的熱火朝天,機器發出轟鳴格外刺耳,我們隊的人都陸陸續續開著農用三輪車,拉著布袋,都往地裡奔走著,有大人有小孩,遠遠望去,通往地裡面的那個路口的大楊樹下,停滿了三輪車,人們都在樹底下乘涼,有大人有小孩,都在議論家常理理短,有說有笑,好一番熱鬧景象,看這會收割機正在割著誰家的地,什麼時候能輪著自己,小麥割好一倉,拉著衫布,放到機器出倉口下,周圍站滿了人,有拿布袋的,有上前去遞布袋的,男的都拿著布袋在出倉口下接小麥,機器嗡嗡響著,小麥顆粒伴隨著塵土嘩嘩地往下留著,一會一布袋,一會一布袋,人們一布袋一布袋,往外遞著,天氣也熱,地裡面颳起了風,滾滾熱浪撲面襲來,男人都光著個膀子,往車上裝著小麥,女人們領著孩子拿著布袋在地裡面撿著掉在地上的小麥穗,一會這家割完了,快輪著咱們家了,準備拿著鐮刀把收割機割不到的死角,路邊倒伏的小麥割一下,別到時候閃了,就費勁了,汗水浸透了衣服,臉上也掛滿了汗水,今年比去年多打了多少袋子,有說有笑,臉上掛滿了笑容渴了就去旁邊的菜地弄根黃瓜吃,解渴又充飢,三輪車一趟一趟來回拉著,那邊又來了個買雪糕的,一個小孩,推著個腳踏車,在去往地邊的路口吆喝著,你一塊我一塊,一會功夫就賣完了,人們坐在裝好的小麥布袋上,吃著雪糕,議論著,絲毫看不出一點疲憊,其實這就是收麥時帶來的豐收氣氛,帶來的豐收喜悅,我覺得最有趣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了痛風或風溼在腳上有什麼症狀?